有幸成为一名人民法院陪审员,第一次陪审的场景一直挥之不去
时间: 2020-08-08 19:21:47 来源:有幸成为一名人民 作者: 有幸成为一名我有幸成为一名人民法院陪审员,前几天第一次参加陪审的时候,怀着对法律的敬畏之心,走进庄严的审判庭,心情异常激动。
随着审判长一声“传被告人到庭”,审判庭的大门打开了,一位大约十七八岁,戴着手铐脚镣的男孩在两位法警的押解下,走进了审判庭,被指定坐在了被告席上。
看到这一幕,心情立时变得沉重起来,这么小的孩子,本该是在学校里上学的年龄,怎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呢?
他原来是留守儿童,爸妈一直在外打工,从小和姐姐一直跟他奶奶生活,他姐姐早早辍学打工去了,他本人初中没毕业就因偷盗被羁押。
罪时还不到十八岁,从屏幕上显示他的出生年月来看,刚过了十八岁没几天。审判全程他一直面无表情,显得非常麻木。
审判结束后,审判长问他有什么要求,他低着头没有回话,当要把他带走时,他突然娃娃大哭着说:“我想见奶奶,想见爸爸妈妈。”“他爸妈都打工没在家,奶奶年纪大了不能来。”其中一位法警说。审判长安慰了他几句,就被带走了。
走出法院的大门,我脑海里一直是那个孩子的哭声、无助的眼神、迷茫的表情、对亲情的渴望需求,一直挥之不去。
父母打工挣钱是想让孩子生活的好一点,但却把孩子给害了!审判长说:“少年犯罪看似偶然,却是家庭教育长期缺失及不良环境影响等长期积累的结果。”
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700万人,他们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大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叔伯、姑妈等照料,存在交流、顽皮、任性、冲动易怒等诸多问题。
有些孩子从不与同学、父母、监护人谈心,在受到别人欺负后,表示“无所谓”。
有些孩子记在心里,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
有些孩子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看别人脸色行事,幼小的心灵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有些孩子与爷爷奶奶守着家徒四壁的房屋,缺吃少穿,自卑、孤僻、内向。
有些孩子,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亏了孩子,只知道物质上满足,不会教育,要什么就给什么,要干什么就干什么……一切顺着孩子,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放荡不羁。
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减少青少年犯罪,我认为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该给予关爱。
一、父母应尽到义务,关心关注孩子成长
作为“第一责任人”的父母,要经常和孩子聊天、通话,经常和学校沟通,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为其排忧解难。生他就要对他负责,不要留下小小的他们在家里独自面对人生的酸甜苦辣,幼稚的心灵如何低得过灰暗东西的污染。
二、学校、社会要给留守儿童关爱
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学校更需多对他们进行关注关心,用心观察、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美好事物的感受,让他们健康成长。
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给孩子捐赠学习用品的同时,可以融入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充当“父母”的角色,给予他们精神上关爱,让孩子们感受到这个世界是美好的。
三、多创造和孩子在一起的机会,减少留守儿童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脱贫攻坚、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重大决策,许多农民在政策的扶持下,返乡创业;另外,可以选择一方外出务工,一方在家与孩子共同生活。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