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政治论文 >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 论文关键词:共产党 领导干部 建设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论文摘要:党员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确立党员领导干部的建设主体地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导功能和垂范效应,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

论文关键词:共产党 领导干部 建设主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论文摘要:党员领导干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确立党员领导干部的建设主体地位,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导功能和垂范效应,对于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不开建设者即建设主体。社会主义阶段社会实践与认识主体的多样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主体的多元性。因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1]40认真探讨和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主体,对于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确立党员领导干部的建设主体地位

在我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肩负着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事业的历史重任,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关键在党。各级党组织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责任主体,其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本身,也必须是这一价值体系建设的首要主体,必须在其中发挥主导的、率先垂范的重要作用。
应该看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政府是社会最高的但却不是唯一的主体。每个自主生产与经营的单位、自主活动的个人,都可以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和主体,成为社会这个有机体中活的“细胞”。它们有自己特殊的责、权、利体系及生存发展规律,既要对社会负责又要对自己负责。这样,整个社会中实际活动的主体就必然是多样化、多层次的,什么事情好不好、该不该,就不会只有一种声音、一个标准,而是有多种声音、多个标准。在这种多元化格局下,统一不再是“单一”式的,而是多样性的统一与和谐,只能靠多元主体间在利益、条件、生活方式上的共同点和相互联系来维系,靠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来建立,而不能靠简单的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或统一规定来实现。也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党和政府这个最高层次的主体,主要靠组织和协调来保持整个社会的统一与和谐,而不能过多地对基层单位和个人活动进行直接干预,甚至包办代替。
这种变化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的意义都是重大而深刻的,但它并不会影响党和政府作为社会生活中最高主体的角色定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这一最高主体的责任,这是任何其他团体和个人都无法替代的。就目前情况看,解决宏观和社会整体层次上的观念问题,远比一个一个地回答每个人的思想问题更重要。个人,尤其是一般群众的价值观念的变化和调整,要让他们自己在实践中去解决,而国家、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则需要党和政府这一最高责任主体,尤其是其中的决策层和领导层,集中注意力,从深层次上加以思考和建设。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价值观,以及由它们构成的核心价值体系,如果不是出现了混乱的话,就只能是一元而不是多元的。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每一个成员积极地共同参与,但是,就其主要点和本质来说,它必定是党和政府的责任,可以称之为群体主体。
作为党和政府的重要组成成员,党员领导干部是责无旁贷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个体主体。我们党是一个拥有7200多万名党员、40多万名县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执政党,肩负着在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肩负着引导、感召、凝聚、组织协调和带头示范等特殊责任,在社会生活中处于重要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进程。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行为主体,党的先进性最终要靠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离开了个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整体先进性无从谈起。同样道理,党员领导干部是党和政府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行为主体,离开了这些主体的实践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句空话。因此,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自觉确立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体意识,摒弃一切“与己无关”、“只说不干”甚至“做群众尾巴”的错误思想和行为,使自己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 "

二、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导功能

确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就必须进一步发挥其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导功能。没有这种主导功能,主体地位的确立就毫无意义。这里所说的主导功能,就是指党员领导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能够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科学地引领社会思潮。马克思主义一贯认为,在社会实践中,主体有巨大的能动性。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无论是党员领导干部还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是实践着的个人,因此,也都是建设者即主体。当然,由于他们所处社会地位和所负责任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的主体。一般来说,党员领导干部处于社会的核心层,具有自觉性、先进性、创造性等重要的主体特征,其主导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这种主导作用,从形式上看表现为组织、教育、调控等活动;从内容上看则表现为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即:一方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科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批判错误和腐朽的价值理念,以排除干扰。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的:“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1]33
之所以要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主导作用,完全是出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需要。在我国目前的社会生活中,人们的价值观念明显呈现出多元性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关系是多种经济成分的统一体,它不仅有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还有大量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多种经济成分必然产生多元的市场主体,他们都要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去确立各自的价值取向。同时,作为社会意识存在的价值观念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或者超越于一定的经济关系而出现,或者滞后于其依附的经济关系而残存。当前,虽然从总体上看,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适应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而逐步转变,以公平、公正、自主、自强等为主要内容的新的进步价值观正逐步在社会经济政治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但这种价值观念的转变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其中有的会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烙印,也有的会带有剥削阶级腐朽价值观的气息。另外,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必然是开放的体系,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资金、商品将大量涌入我国,它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会乘虚而入,同中国人原有的价值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使我国价值观领域的多元性状况更加突出。以上三个原因,造成了我国在价值体系领域里的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碰撞的现象。应该说,正是这种价值观的多元性,反映出当今社会的丰富多彩。
多元价值观的并存和相互碰撞的现实,要求我们必须倡导、确立一种一元的、主导的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念制约着人们行为的选择,价值观念不同,人们的行为也就会有所不同。人际关系的冲突、民族之间的纷争、国家内部发生的动乱,都可以从价值体系的对立与冲突中寻觅其归因。任何社会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统治地位,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定,都必然要把能代表本阶级根本利益的价值观作为社会主导价值体系加以倡导。这是因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体系是引领社会理想、信念和精神风尚的灵魂,它对处于非主导地位的种种价值观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成分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因而也是稳定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必须正视和承认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同时又必须坚持正确的、一元的价值导向,决不允许价值观念和价值体系的放任自流、任意发展。在现在和今后的一段时间内,坚持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将直接关系到新世纪里中国的面貌,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党员领导干部坚持正确的一元的价值导向,对于坚定人们的理想信念,规范人们的行为,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创建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倡导充满活力的主流价值形态。马克思主义指出了价值观的多元性,又指出这种现实多元性同时又表现出历史一元性的必然性,即通过人的彻底解放和全面发展,真善美等基本价值观将不断得到丰富和充实,并最终战胜假恶丑,达到高度的统一。当前,我国一元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已经确立,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大力宣传和倡导,用这种主流的价值体系来引导人们的精神生活,给他们提供精神上的原动力,不断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其次,党员领导干部要在积极回应挑战中有效超越多元价值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既需要有本国传统文化的积淀,又离不开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其中必然是良莠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这就要求我们,在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坚持进行科学甄别,理直气壮地反对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各种腐朽的生活方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与时俱进地提出自己的正确理论和观点,积极回应历史与现实各种价值观的挑战,为广大人民群众及时指出正确的行动方向。第三,党员领导干部还要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活动,促使人们努力践履。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代世界各国在意识形态领域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必然成为新世纪我党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强调:“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1]33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自觉坚持科学价值观的指导,正确进行价值分析、价值选择、价值评价,正确处理实践中的一系列价值矛盾,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顺利发展。

三、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垂范效应

如果我们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视作是其主体的外向功能的话,那么,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率先垂范效应,则可以视作其主体的内向功能。尽管在这里,内与外是相对的,而且是相互联结与相互转化的,二者共同推进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顺利构建,但从其侧重点来说,党员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效应具有更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价值。 "
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说,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发挥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人格示范作用。诚然,这些年来,经过全党同志的共同奋斗,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绝大多数干部的价值观正确,涌现出任长霞、郑培民、叶欣、杨业功等被人民群众交口赞誉的好干部,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鲜活的人格示范。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在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身上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例如,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漠视群众、以我为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弄虚作假、浮夸冒功,铺张浪费、贪图享受,阳奉阴违、独断专行,以权谋私、骄奢淫逸等,群众对此深恶痛绝。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顾全大局、令行禁止,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等八个方面的要求,大力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任务紧迫,十分必要。[2]
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榜样,必须坚持改造主观世界,做到淡薄名利、无私奉献。领导干部要做群众的榜样,就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加强自身修养,注重改造主观世界,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胡锦涛总书记在一次重要讲话中曾经指出:领导干部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解决好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就不可能领导好改造客观世界的工作。从党员领导干部所处的特殊地位和要求来说,特别要注重确立科学的义利观。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个人利益,但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时刻把人民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淡薄名利,无私奉献,才算是具备了正确的义利观,才能真正解决好“参加革命为什么,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的问题,也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真实可信的人格榜样。
党员领导干部要真正成为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榜样,必须坚持身体力行,首先在行动上成为表率。目前,人民群众从理论上接受我们党倡导的核心价值体系并没有太大困难,但是少数领导干部所奉行的与权力崇拜、拜金主义具有内在联系的“假道学”却非常致命。假道学的特征是言行不一、口是心非,表面上说起来冠冕堂皇,骨子里却根本不信这一套,行动上则更是背道而驰。这种价值观上的虚无主义,致使许多群众对党的主张产生了怀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体现的义利观对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就是要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要实现这一要求,就要不懈地抵制权力崇拜、拜金主义和假道学。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离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奋斗,离开了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特别是离开了领导干部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显然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我们所有党员领导干部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从自身做起,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言行,克己奉公、以身作则,力戒空谈、力戒浮夸,真抓实干,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广大群众才会心悦诚服地拥护我们党的主张。
参考文献: [2]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7-01-10(1).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zhengzhi/159270.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