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言语论文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 要]针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作者就引领的原因,从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入分析,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的必要性,以及我国的大学教育遭受市场经济与社会多元文化负面效应的冲击引起大学精神的道德滑坡与失

[摘 要]针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作者就引领的原因,从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之间的内在关系深入分析,指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的必要性,以及我国的大学教育遭受市场经济与社会多元文化负面效应的冲击引起大学精神的道德滑坡与失范,迫切需要给以正确的引领,找出切合实际具有应用价值的引领对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具有相融相通的精神气质

大学精神是一个大学的灵魂导向,不同的大学有着不同的大学精神,培育出不同的大学生气质,例如清华大学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京大学的自由、平等、民主、科学,武汉大学的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厦门大学的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天津大学的实事求是,华东师大的求实创造、为人师表,西南石油大学的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等等。从以上各个大学的精神,可看出他们表现的气质各有不同,为此有人将大学精神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社会关怀精神,也有人理解为永恒的道德精神、自觉的学术精神以及敏锐的时代精神。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倡导:“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这不仅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也是当前中国的意识形态主流,体现人民“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观,其本质就是一种理想社会的“大德”。习总书记曾强调:“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钟明华教授也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大学精神都是具有大精神大气质和大价值观内涵的意识形态,二者相融、相通、相互影响。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精神的主要内容

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最基本的就是高校要全面深化改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人大学精神。社会要进步离不开教育与高人才的培养,全面贯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来培育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以校园文化为大学精神的基本载体,潜移默化为具有独立、自由、创新、民主等特点的大学精神内容。以高尚的道德精神和情怀,引导学生走向崇高。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的必要性

(一)大学精神内容的丰富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最新的理论引导

首先,十八大报告高度集中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最新的理论创新。它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是党中央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吸纳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融汇各学科领域的理论智慧。不但体现了人民“最大公约数”的价值观,而且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这不仅仅是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方面的重大理论创新,还体现了党的高度理论自觉性和文化自觉性。

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学精神提供了丰富的内容。核心价值观植根于深厚的中华文化传统,吸取精华弃之糟粕,适应了时代进步发展的要求,既有价值延续性,又有历史超越性,顺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心期盼。

(二)大学精神的创新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引导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方向,同时也指明了大学精神的发展方向。大学精神是传播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在社会转型期,在以“两个一百年”为奋斗目标的现在,大学精神要理直气壮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爱国,爱校,爱社会武装学生的心理,不断促大学精神内容创新,彰显大学精神的时代性和针对性,提高大学精神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并在实践层面上达到知行统一

(三)大学精神道德的滑坡与失范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给予引领回归

首先,道德价值观的世俗化引起大学精神道德的滑坡。随着大学本身的世俗化进程,许多大学教师的价值观也在发生蜕变,为了金钱和利益不惜采用学术造假、抄袭剽窃等手段。正如著名学者张东荪说道,“不是真正的学术自由,乃只是一个伪装的学术自由…这些人对于学术并没有把自己的灵魂与学术打成一片,只是拿来装潢门面,以便在教育界站得一个吃饭的位置”。这段话对于当代大学教育工作者价值观的蜕变起到了恰如其分的描述,有一种振聋发聩的作用。

其次,部分大学教师“重智轻德,重器否道“的思想和“伪教师”的存在引起大学精神的道德失范。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可如今的大学教师一部分让人匪夷所思,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藩曾说“当你40岁时,没有4千万身价,不要来见我,也别说是我学生,也是我对研究生的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的对策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的原则

2.引导社会进步的原则。超越现实,摆脱世俗生活的纠缠是大学存在的基本条件。有了超越才能升华,只有脱离才有发展,大学不只是认识和适应现实,而且要给予人们把握和改变现实的力量。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精神的途径

1.树立先进科学的大学理念和发展观。要保持大学应有的精神风貌,树立高远理想信念,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和大学精神。第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追求真理,造福人类,以榜样示范于社会。第二,作为大学,必须保持其自主性、独立性和鲜明的个性,要富于批判精神。第三,树立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以及科学质量观、发展观,坚持质量、规模、结构、效益之间的协调发展。第四,在科研教学中提升大学精神。

2.着力提高大学教师,特别是校长和教授的思想素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师重于大楼,要充分发挥教师在培育大学精神方面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的作用。一个优秀的校长或者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所大学发展的方向和发展水平,好的校长是办好一所大学的前提条件。如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竺可桢之于浙江大学等等。

3.在完善学校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中规范和维护大学精神。第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规章制度,坚持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自主办学。第二,强化学术管理力量,建立教授治校、治学的管理模式,规范学校行政管理行为,抑制行政权力膨胀的非正常现象。同时,建立科学的人事制度和资产配置制度,合理分配有限的办学资源,努力营造有利于钻研教学、科研创新、人才成长以及大师形成的良好氛围和机制。

4.在校园文化活动中丰富大学精神。第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美化学校外在形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都应体现教育的特点和育人的价值,渗透大学的理念、精神。第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行动去落实、践行大学精神。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和社团活动,举办能发扬学生主体性、彰显学生个性、充满人文气息和科学精神、彰显大学精神的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等。第三,培育优良的校风,和谐校园。第四,制定符合本校特色的校训、校歌、校徽,对于培育大学精神则有标志性作用。

参考文献:

[2]周小明.美国工具主义高等教育思想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7.

[3]陈忠群.论中国大学精神的危机与重建[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yanyu/162790.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