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言语论文 >

中外合作办学下的英语课堂反思与建构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要]中外合作办学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是学生的英语底子差,学不好,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学。怎样才能让学生心归课堂,心属课堂。心不在焉的学生不是课堂中的真实存在,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从思想上、意识上参与课堂,更没有在课堂上有过甚至想过要有所作为。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中最为突出的矛盾之一是学生的英语底子差,学不好,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学。怎样才能让学生心归课堂,心属课堂。心不在焉的学生不是课堂中的真实存在,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从思想上、意识上参与课堂,更没有在课堂上有过甚至想过要有所作为。所以存在是其他一切的先决条件。在英语教学活动中,让教的主体教师从“生本”立场出发,使学的主体学生突破“本身”的存在,进而形神俱在,在课堂中通过自我参与,自我选择来实现自我,让课堂不仅是学生的“容身之地”,更是“生长之地”。

[关键词]本身;生本;存在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本刊网址] http://www.hbxb.net

一、中外合作办学下的英语课堂之困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教学师资是越发强大的,可是教学质量依旧蹒跚,高效课堂难以为继;依然不能摆脱传统大学英语教学的桎梏。老师们经常这样评价课堂中的学生:人未了却心不在焉。且但凡有这种情况的学生,其成绩多半不尽人意。心不在焉与学生成绩是因果律吗?课堂中的学生为什么会心不在焉。人未了,心不在,教师无奈,学生痛苦,课堂失真,学校莫名,老师忙于点到,学生疲于应到,何其累也!

为点到而点到,只关注身体,不在乎灵魂,学生被迫在课堂中浑浑噩噩的“混”,教师在课堂中兢兢业业的关注出勤率。这就是身本的课堂,只关注躯干在否的课堂,缺乏活力与灵魂的课堂。

二、中外合作办学下的英语课堂反思

课堂中,心不在焉的学生是没有存在感和归属感的学生,或者可以这样理解,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根本没有“存在”于课堂。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方式首先是有所作为。”某种意义上说,心不在焉的学生不是课堂中的真实存在,因为他们根本没有从思想上、意识上参与课堂,更没有在课堂上有过甚至想过要有所作为,更枉论要实现自我了。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与中外合作办学的不适切性主要表现在如下:

第一,填鸭式教学。大声疾呼并未唤来这类教学的回心转意,它们依旧深深扎根于某些老师的心底,顽强的生长着。第二,过于依赖教科书,教学形式单调。更有甚者,无书不成堂,岂不闻“尽信书不如无书?”。加之信息时代,知识高频的更新换代致使许多专家学者都应接不暇,死守教科书无疑是人为的给学生画地成牢。这一点国外早已意识到了唯书是从的局限性,许多高校不再指定专有的教科书,代之以广泛的阅读参考材料,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机会接触海量信息,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这种做法还可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可惜的是国内绝大多数老师、学校都不是这样做的。第三,教师是权力的拥护者,学生只是服从。缺乏民主平等的教学,教出的学生可能会记但欠缺灵活使用?第四,缺乏信任,教师对学生不相信。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没有看到学生的潜力,教师总是在背后“指指点点”,学生难免就总是蹑手蹑脚。这在语言教学中是大忌。殊不知教师给学生的影响,教师给学生的信心,将伴随其一生。第五,学生一直处于恐惧状态,学习之于他们,已了无乐趣,无外是无休止的应付和敷衍罢了,恐惧是厌恶和抵触滋生的温床。第六,学生不能参与选择教学目标,课程和教学方法,教学目标制定后,学生往往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学生缺乏参与。第七,教学中只有智力,而无完整的人,学生的好奇心、兴趣被扼杀了。

在教学目标上,只重知识、技能,忽略了人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认知能力的培养完全掩盖了情意的作用;教学方式方法上过于依赖教材、教案等,单调乏味;师生关系上学生一味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参与意识极度弱化;教学内容上以传授已知为主,注重记忆性知识,忽略了知识的生成性;……针对以上问题,结合中外合作办学实际,笔者认为,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中形神俱在的“存在”,使课堂不仅是学生的“容身之地”,更是“生长之地”。存在是其他一切的先决条件,“生活好比是驾驶马车,有的人在打瞌睡,任马拉他,有的则驾驭着任意驰骋。只是后一种人才是存在着的人,前一种人并不存在”生活如是,课堂不也如是吗?

三、中外合作办学下的英语课堂重构

(一)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自为和自由之所

中外合作办学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应该是自为和自由的,而非自在的。自在是什么?用莎特的话说:“自在是,自在是自身,自在是白所其是。”学生在课堂中被教着,被管着。被教与被管就是指学生在课堂中是教师要做什么,怎么做的一个对象,是处于自在的状态的,学生对于在课堂中要做什么,怎么做,怎么做好全无意识和想法。而我们的需要的是学生从课堂中的自在状态走向自为和自由。“自为是指被意识活动所意向的存在。他们是按意识所规定的目的倾向而如此这般的存在着。”对于课堂中自为的学生,学习复归学生本身,他们不再单向的被教,被管。他们是被自己的学习意识支配者的学生,并且根据自我意识随心而动的学习者,快乐的学习者,自由的学习者。

(二)让学生用情感把握英语学习

情感是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生活中,我们除了可以认识事物外,我们还能爱它、怕他、恨他。学习活动不仅是认知过程,还是情意过程。怎样才能使学生爱上学习呢,关键在教师。

3.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完全的人,而非完人。

朱熹说:“圣贤千言,无非教人做人。”全面发展的人是在认知心理方面,自我、个性等非认知方面和生理机能方面都同时尽可能发展的人,而尽可能的发展,不一定是充分发展。充分发展只是理想的状态,一种期待。人的发展潜能是无限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创造条件让学生的这些方面都尽可能得到充分发展,使这个发展过程持续下去。某方面的发展不是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完全的人,而完全的人绝不是完人。完人只是我们理想的状态。所以最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完全的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格形成发展、扩充成熟的驱力。马斯洛认为人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也就是一种使它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于自己的本性。这就是完全的人。随心而生,随性而长,不因外力强加而扭曲,不为世俗嘲弄而媚俗,让“我”成长为“真我”,而非生活在“他”的阴影中的“虚我”。

参考文献:

[l]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6.

[2]罗杰斯.学习的自由[M].北京:三联书店,1986.

[3] Kierkkegaard.Works of Love[M].Boston:Houghton Mifflin,1961.

[4] Rogers,C.R.Freedom to learn for the 80's[M].Columbus:Charles,1983.

[5]卡缪.西西弗的神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7.

[6]卢梭.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7] Rogers C.A client-centered/approach to therapy.[M]Boston, MA:Houghton Mifflin.1989.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yanyu/162719.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