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4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1、首页2、综艺节目的未来之路 【摘要】希望查字典论文网整理的新闻传播论文:《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灵感。 摘 要: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播出后,以其精良的选秀模式、草根娱乐大众的理念、台上台下互动活泼

1、首页2、综艺节目的未来之路

【摘要】希望查字典论文网整理的新闻传播论文:《中国好声音》引发的思考能够给您带来一些灵感。

摘 要: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浙江卫视播出后,以其精良的选秀模式、草根娱乐大众的理念、台上台下互动活泼的氛围不仅牢牢吸引住了传统的收视人群,还将知识分子、青少年人群等此前几乎与电视“绝缘”的群体吸引过来,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视听的愉悦,更多的是对同类节目未来的思考。

关键词:声音;选秀;理念;思考;

从2012年7月起,一个名为《中国好声音》的节目开始引起国人的注意。到9月底该节目落下帷幕时,几乎成为中国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都市人谈论的热门。《中国好声音》的初次亮相给观众带来了惊喜,伴随着高收视率、高关注度,也引起了业界对如何办好娱乐节目的深刻思考。《中国好声音》和传统的娱乐节目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理念的不同。传统娱乐节目是“明星娱乐大众”,而《中国好声音》是“草根娱乐大众”。看到《中国好声音》中的草根面孔,普通人也有了极大的参与感。草根更亲民,也更真实。当前中国的娱乐圈可谓是八卦新闻叠出,虚假炒作横行,各种潜规则五花八门。这让众多粉丝失望透顶。相比其他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对歌手的包装不是最好的,歌手的歌唱水平也不是最优秀的,但它带给人们的感动却是真实的,也是真诚的。

音乐传播是需要媒介的。然而,真正能引起人们对音乐关注的媒介却很少。娱乐节目留给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往往都是哪个女明星被潜规则了,哪个明星又走光了,谁和谁又离婚了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很低级,也很无聊的。然而,这种低级和无聊却时常充斥着中国的娱乐界。这与时下党中央倡导的大力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的初衷格格不入。《中国好声音》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观众对综艺节目的期许,在人们眼前展现出一抹亮色,给草根带来欢乐的同时,也重新燃起人们对中国综艺节目的希望。下面,我试着就《中国好声音》的成功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从观众需求的角度来说,《中国好声音》的选秀模式是巨大的成功

(一)选手质量高、赛制公平

《中国好声音》每期推出8名歌手,每位歌手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比如长的很萌,但声音很power的海星,又比如留着大胡子却唱着细腻情歌的李代沫。节目中选手们用自己在舞台上的表演和对音乐的演绎来打动观众和评委。选手能否胜出由导师考核决定。在总决赛时又将选择的权利交还给观众,得票多少,能否胜出,选手的实力和现场表现起决定作用。

(二)评委质量高

节目中由刘欢、那英、庾澄庆和杨坤四人担任评委和导师。他们不仅专业水平高,名誉头衔多,而且知名度大,覆盖人群足够广,包括很多60后的观众都是他们的忠实粉丝。

(三)风格清新,绝少世俗

选手们参与节目的目的就是为了用音乐愉悦自己,愉悦观众。能否出名,能否胜出对他们来说并不十分重要。很多选手本身就是音乐从业人员,甚或以音乐为生,因而,在舞台上对音乐的诠释和演绎就完全不同,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带给人们的完全是享受。节目的整体氛围要远好于《超女》之类的节目,没有那种一心想要通过这个平台出名成星的感觉。

(四)人情味浓郁

节目中,有少量选手的演唱并没有赢得的认可。但是,在选手离开时,导师们都能先对选手的表演给予肯定和鼓励,再委婉地指出选手需要改进的地方,包括音乐修养和人生态度,对选手表现出充分的尊重和关爱。比如不很自信的董贞,声音甜美但是却对自己长相不自信,在导师的鼓励下终于解开面纱,勇敢地面对观众,表现自我。尽管最终没能加入导师的团队,但是还是实现了自我心理上的突破。还有一些选手参加节目的目的就是为了圆梦,能不能加入导师的团队,倒在其次。

二、在制作方式上与中国传统的综艺节目有巨大不同

当今中国选秀节目可谓名目繁多,层出不穷。从《超级女生》到《快乐男声》,再到《加油好男儿》,虽然名字不同,但是基本模式相差不多,观众早就产生了厌烦情绪,希望有一档选秀节目能有所突破。《中国好声音》正是在这个时侯以令人耳目一新的形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心理需求。

(一)精良制作

据《中国好声音》宣传总监陆伟介绍,为捕捉到每个学员、导师和亲友团的表情和动作细节,每集不到90分钟的节目,节目组动用27台摄像机同时摄录,调用素材量达到10000多分钟,片比高达130~140︰1,是国内同类节目的至少40倍。为学到“The voice”版权方的精髓,节目组完全比照海外节目进行操作,从操作流程、舞台布景到灯光布置和台词脚本,甚至摄像机光圈调校的标准全盘照搬。节目录制场地采用专业的后台音控操作设备和环绕全场的巨型LED屏,甚至每位学员脚下踩踏的舞台,也是一面智能LED屏幕,它会随着学员演唱时的律动而变换图形和色彩。

此外,《中国好声音》还推出了豪华的制作阵容。除了四大导师和众多实力惊人的选手外,担任《中国好声音》音效总监的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的音响总监金少刚,录音由给王菲录制专辑的李军负责,就连伴奏也选用专门给一线明星伴奏的乐队。正是这些顶级阵容的通力合作,才有了《中国好声音》“上佳”的节目品质。其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二)故事感人

好声音的背后,流淌着平凡人丰富的情感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正因为此,坚持通过歌声赢得自信和尊重的“哈尼王子”李维真,台湾盲女歌手张玉霞、背负工友梦想而来的航天人云杰等,这些有血有肉有故事的人才走进了千千万万观众的心里。

(三)广告播报雷人

在商品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任何节目都少不了广告。在关键时刻出现广告,让人揪心,也令人不快。但《中国好声音》的广告播送方式,却别出心裁。节目利用华少的“中国快声音”,在短短的43秒快速播送广告,既照顾了赞助商的利益,又诙谐幽默,令人捧腹,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三、成功把握互动,尊重表达诉求更是《中国好声音》一夜爆红的关键

在当今这样一个眼球效应时代,任何一档电视节目的走红,追根溯源,就在于满足了观众特定的文化需求。而这,正是《中国好声音》成功的关键所在。首先是对社会互动的成功把握。社会互动的核心在于互动双方权利平等、地位均等,只有把握好这一点,社会互动才会传递出温情的力量。在《中国好声音》里,社会互动不仅体现为评委和参赛选手的“双向选择”,更体现在二者的亲密互动。直爽率真的那英走上舞台,光脚与“黄大嗓”high歌一曲,沧桑感性的杨坤遭遇忠实粉丝,和“全职妈妈”戴月一起演唱的《里约热内卢》,既让观众陶醉在音乐之中,也让人们体味了互动的感染力。

在网络社会时代,娱乐节目想要成功绝对离不开对社会化媒体的利用。微博的热议和转发也为收视率的提升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开播初期,《中国好声音》利用微博、手机短信等社会化媒体的大量转发及话题刷新等手段,有效支撑了选手精彩表现视频的传播,使得节目营销得以一步一步地成功实施,最终让《中国好声音》席卷微博,沸腾短信,成为观众群体逃避不开的话题。其次是对表达诉求的充分尊重。正如《人民日报》《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1]所言,我们迎来了表达的“黄金时代”,但仍有许多声音未被倾听。《中国好声音》以“声音”为原料,以“故事”为佐料,赋予参赛选手充分的表达空间,让我们在品味悦耳歌曲的同时,也能倾听歌曲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通过《中国好声音》,一些曾经被忽视的声音,一些过去被遗忘的面孔,终于走到聚光灯下和舞台中央。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wenxue/169743.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