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关于专业批评家与网络文学批评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和网络批评也呈现众声喧哗之势,但是繁荣背后是肤浅化和过度自由化的危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是必要的,但也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好在网络文学与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有内在的承继关系,可以成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文学和网络批评也呈现众声喧哗之势,但是繁荣背后是肤浅化和过度自由化的危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是必要的,但也存在许多现实的困难。好在网络文学与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有内在的承继关系,可以成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的有利条件。另外,专业批评家也应该积极地适应网络文学的新特征。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学;网络批评;传统批评家
一网络文学与网络文学批评现状
一种新的传播工具的产生总会带来文化形态的改变与发展。20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网络技术开始在中国普及,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广度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和文化交流方式。网络文学的兴起也就成为世纪之交文学领域不可避免的伟大变革。自从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风靡网络之后,仅仅几年的时光,数不胜数的网络写手和网络文学作品就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网络上,甚至有些作品还以纸质书籍的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网络文学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了它不同凡响的影响力和生机勃勃的发展势头。
有什么样的文学形式存在,就一定会产生以之为对象的批评活动。2001年6月北京市文联研究部在天津举办“网络批评、媒体批评与主流批评”研讨会,“网络批评”这个概念被正式提出来,从而区别于传统的“媒体批评”的概念。这也说明,目前以网络文学为对象的批评可以有三种存在形式,包括发表在各种批评媒体上的批评文章,其中既有严格的学术论文,也有随机性的媒体评论。但是从总体上看,主流批评和媒体批评在数量上只占很小的组成部分,更多的批评性文字是发表在网络上的,出自广大网民之手的评论“帖子”,它由各类文学论坛、文学BBS和社区的文学批评组成,也常被称为“跟帖”,具有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的特点。目前的网络文学批评多指这种在线批评或即时批评。
尽管目前网络文学的发展呈现强劲势头,尽管网络文学批评呈现出众声喧哗的态势,但当前网络文学的批评现状仍令人担忧。“跟帖式”的网络批评表面上热热闹闹,其实它潜藏着很大的危机:自由的批评环境可能造成文学创作的失范;批评主体的大众化造成的是批评的粗俗化和过渡自由化;多媒体方式的加入也可能带来批评的肤浅化,以至于越来越流于形式,从创作到批评,人们有可能都不再关注更深层的内涵。这样的批评是没法达到应有的效果的,很不利于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
但是最令人担忧的还不在于此。就像要想果树结出更大更多的果子,果农就必须修剪枝叶,要想孩子成长得顺利,父母必须时时言传身教一样,网络文学也需要专业批评家的介入,时时为网络文学的畸形发展敲起警钟甚至予以修正,网络文学也许会更顺利地发展。但是,就目前的形式来看,专业批评家在对网络文学的批评中显然处于缺席状态。
二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文学批评的困难
笔者以为传统的专业批评家不参与网络文学批评并不是他们不愿意参与。相反,传统的文学创作与批评都自觉地担负着神圣的社会历史责任,面对网络文学发展的混乱现状,传统批评家不可能无动于衷。他们时时发起的对于网络文学定义及其对传统文学的冲击的探讨就表明了他们参与的热情。但是我们也同时发现传统批评家只是采用远远观望的态度做出批评,很少有人直接参与到网络文学批评中去。这是因为直接参与意味着很多困难。
首先,专业批评家的权威身份和精英意识与网络文学的自由精神是矛盾的。传统文学的创作与发表要受到很多规范的约束,要承受许多沉重的社会使命。而传统作家、批评家也大都有一种文化精英的心态,他们面对网络文学时,往往以民众的指导者和批判者的身份自居。然而这一切在网络的世界里都不复存在。互联网自由、开放、平等的特点,有力地瓦解了精英意识,消解了知识权威。在这里人人都有述说自我、表现自我的权利,人人都有发表批评的自由,几乎不受任何限制。一篇网络作品好不好不由哪个人说了算,再有权威的批评家的言论在网络上也只能算作小小的一票而已。这样,专业批评家与网民的冲突就在所难免。1999年网易举办的“中国网络文学奖”所引发的强烈争议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其次,专业批评家的理论批评模式与网络批评反理论、反深度的要求相冲突。传统文学批评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已经形成一整套严肃而厚重的理论体系,它是文学批评传统的宝贵积累。但是也正因为这套理论的广度与深度,它只是为个别精英批评家所掌握,与普通民众的关系是疏离的。而网络批评是人人均可参与的批评活动,并且它的参与主体主要是追求时尚与物质的年轻人,他们是没有耐心也没有能力参与精英批评家的对话的。对于他们来说,网络应该是好玩而且轻松的地方,他们需要的是风趣幽默娱乐化甚至是粗俗的言语方式。因而他们排斥一切婉转的说教和沉重的理论。传统文学批评在网络批评中是没有立足的空间的。
再次,网络文学的即时性特点让传统批评家难以介人。网络文学是只存活在“当下”的文学创作。正如戴锦华所说:“一份统计资料表,在世界范围内,互联网网站的平均寿命只有八天。今日网络空间已到处漂流着废弃的幽灵网站。那么,网络文学似乎应该是最典型的消费文学,它似乎应该比电影更为纯粹地成为‘一次过’文化,成为通俗文化的范本。于是网络文学,便成了一种悖论式生存:网络,即时性消费的此刻;文学,作为最古老的艺术,先在地指向着永恒。”…网络文学迅疾的更新频率需要的是生动活泼、轻松随意的速成化批评,不像纸质文学可以永恒保存。这让一向注重深层次挖掘作品,从中总结出创作规律的传统批评家手足无措,难以适应。
最后,网络批评的“跟帖化”特点也让专业批评家没法参与。“跟帖”作为一种尚未成熟的批评方式,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像盖楼一样层层递进的,许多杂乱的批评层层叠压在一起,让你无从分辨糟粕与精华。再加上文学网站林立,更换频繁,这样的批评形式是没有办法凸显出专业批评家的声音的。
三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的可能性
尽管专业批评家要真正参与到网络批评中去会面临诸多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没有介入的可能性。
首先,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为传统文学批评的介入提供契机。虽然网络文学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甚至是文学理念上,与传统文学相比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表现出一种反叛姿态,但综观网络文学作品我们会发现,它之中其实蕴含着传统文学的很多内容。2007年第3期的《文学评论》刊发了陈立群的《网络文学中的古典文学传统》一文,文章从对古典文学资源的利用和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性认同方面分析了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继承。当然,对传统的继承不仅仅表现在古典作品方面,现当代作品也是它们模仿的资源之一。这种文化的承继关系可以成为传统批评与网络批评之间的座桥梁。
有许多代表着网络文学中坚力量的著名网络写手也一直在努力地向传统文学靠拢。这无疑会给传统批评介入网络批评创造出更大的空间。尽管这些写手的语言是叛逆的,他们的写作手法是随心所欲的,但是他们对于文学价值的期望与传统作家无异。网络文学作者瞎子说:“我很想别人对我说:瞎子,你在不断进步,终究会写出意义深远的作品。我相信文学是有使命的,这个使命就是对人的终极思考和关怀,写出具有这种使命的文字,就是我坚持下来的最大的动力。”另一个网络文学作者bonny.1ively说:“让我们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思考未来,在思想不断成熟的过程中,寻找到自己的立足点,在每一个小小的支点上,我们彼此挟持,共同推动社会的发展。”这里体现出来的文学使命感和传统文学相比是没有差别的。当然,有人会由此判断说,这些人根本不能代表真正的网络作家。但笔者相信,网络给文学带来的变化尽管是巨大的、多方面的,但是文学的本质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有不少网络文学作者认为,当网络成为人们更习惯和熟悉的媒体时,网络文学将会成为文学流通的最重要的方式,它也就更需要实力派作家领衔指导,需要文学理论家们呵护培养。

另外,网络文学批评的“跟帖”特点也不完全是网络的产物,其实这种批评方式在我国古代文学中早就存在着。金圣叹批六大才子书,张竹坡评点《金瓶梅》,脂砚斋评《红楼梦》都是我国古代点评式批评的典范。这种批评是趁热打铁时的妙笔生花,是转瞬即逝的灵感突现,具有深厚而灵活的趣味性。网络文学的跟帖批评与这种古典的评点方式有一定的共同性和相似性。但是表面的相似不能掩盖深层的差别。传统的评点尽管短小,也不一定有“跟帖”的幽默风趣,但是它是点评者厚积薄发的结果,表现出来的是深厚的经验积累和灵动的智慧。但是网络批评少有这种境界。跟帖者往往只图一时的口舌之快,并不深究文章的韵味与思想,更不仔细推敲自己的语言。尽管如此,古典的点评方式却为专业批评家介入网络批评提供了一种典范。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网络文学的进一步发展,当当前的网络批评方式越来越显露出它的弊端的时候,必须依赖于传统批评家深厚的学术素养来修正它。
一个混乱的无政府状态的社会是不可能长久存在的,它最终需要确定一定的权威和典范来约束它,否则这个社会就不可能继续发展。网络文学也是个社会集体,它同样需要规范的约束。目前,网络批评队伍人员杂乱、水平参差不齐,由于没有一定的规范可循,批评者往往人云亦云,甚至表现为狂热的意气用事,表现非常不理智。这是网络批评还很幼稚的地方。只有专业批评的理性引导才能纠正它。南帆说:“印刷文明之中发展出来的一系列规范并非可有可无。如果网站要在社会的学术生活中成为举足轻重的角色,它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威。”这是很有道理的。
四网络批评对专业批评家的要求
虽然我们承认网络批评需要权威,也需要传统批评家的介入甚至引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把网络文学改造成传统文学。事实上,网络文学的产生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我们想怎样改变它就能改变得了的,它与传统文学的差异也是难以抹杀的。因此,传统文学批评试图介入网络批评的时候,对专业批评家就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首先传统批评家不应该再用轻视的态度来看待网络文学。目前网络文学和网络批评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是存在这样那样的很多缺陷。但是任何一种新生事物在起步的时候都是艰难的,也正因此才更需要专业批评家的支持与帮助。就像复旦大学张新颖教授所说:“网络批评的诸多缺陷传统批评就没有吗?我觉得网络批评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怎样在这个空间里进行积极有效的工作是比单纯说目前网络批评如何糟糕更重要的事情。”葛红兵也说:“正是这些欠缺在表明这个事物是新生的,它有着光明的前途,相反,那些无所欠缺的事物大都是已经经过了青春期的,它们正在走向过熟的路上。真正值得重视的不是后者,而是前者。一个有眼光的批评家应当有发展的视野,应当能透过事物发展的点滴迹象窥见它未来的可能性。网络文学目前正是需要这样的批评家。”因此, 传统批评家在介入网络批评之前,首先要学会用宽容积极的态度、宽广发展的视野来对待网络文学与网络批评。
其次,传统批评家要学会放下精英的姿态,放下逐渐僵化的理论化批评语言,对网络文学作直观的趣味性批评。网络快速的刷新频率、受众普遍的娱乐化审美趣味决定了网络批评语言具有风趣、幽默甚至是粗俗的特点,网民需要的是生动活泼、趣味横生的生活化、日语化甚至是戏谑化的批评语言,而传统批评过于专业化,看起来总是生硬晦涩、高深莫测的理论名词只会让他们感到反感。事实上,当前文学批评已经呈现出过熟的迹象,很多评论只是为批评而批评,只是热衷于创造出一种理论的空中楼阁,离文学创作活动本身越来越远,甚至是凌驾于文学创作之上。这样的“玄谈”式的批评是僵化的,对文学创作是没有丝毫意义的。理论可以指导,可以总结,可以语言,但是它永远无法代替活生生的现实。因此,传统批评家应该积极地从网络文学批评中吸取鲜活有生命力的东西,不但可以为当前的传统批评注入新鲜的空气,同时也有利于尽快适应网络批评的新特点。
最后,网络文学最突出的特点是超文本性。“‘超文本’是一种不是以单线排列、而是可以按不同顺序来阅读的文本,也是一种非顺序地访问信息的方法,读者可以在某一特定点予以中断,以便使一个文件的阅读可以用参考其他相关内容的方式相互链接。”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用扑克牌的形式试验超文本,到了网络时代它成为网路文学的主要形式,而且与多媒体联姻形成超文本的新形式。立足于互联网这种高度结合的新媒体,网络文学超越了简单的文学领域,包含了视觉和听觉方面的非文学书写活动的因素。网络文学的这种跨学科特点就要求批评家拥有更阔大的文化视野去解读它。
五结语
在互联网席卷全球的今天,传统文学和文学批评受到的冲击是空前的,多方面的,同时也是不可避免的。面对网络文学这种新生事物,传统批评者不能人云亦云地狂欢雀跃,但也不应该视之为洪水猛兽,疏离隔绝。作为专业的批评者,对网络文学的产生、现状和未来发展,都该保持清醒的认识,总之,网络文学的研究任重道远,传统批评家应该担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不断熟悉、适应网络技术和网络文学新的特征,寻找网络文学批评的新规范。并尽可能用较短的时间在批评界形成良好的网络文学批评氛围。这对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wenxue/161123.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