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文化论文

  • 狂欢节与跑马场——当代消费冲动与休闲景观

    一 我们曾经有过一个"身在茅屋想世界"的年代,物质的极其匮乏和精神的畸形夸张,使中国百姓既须承受物质的不可随受之轻,亦须承受精神的不可承受之重。那时候,观念的封闭和眼界的促狭,使人们的想像力曾十分苍白的而又贫乏;今日某些老板们尚感委屈的康居楼... [查看详细 ]
  • 发现东方与文化输出论纲

    Abstract: The important question in global academia is not to conquer orient but how to "discover orient" again. Between the center and the edge,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other, their relationship is very complicated because of the course... [查看详细 ]
  • 多元论、终极差异与社会的基本共识

    I. 揭谛:历史的网 从多元论的立场来谈人对自我及世界的认识,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取向。自有形上学开始,理性思维取代了感官知觉,变成客观知识最可靠的来源。这毋宁是人类知识历史上的一个大转折。启蒙时代的西方哲学承续了这套理性思想传统,变本加厉把人的观... [查看详细 ]
  • 文明失范、道德腐败与常德缺位

    近二十年来,关于道德滑坡问题一直论争不休。笔者认为,笼统谈论道德滑坡并不准确,譬如在政治道德领域中便有大的进步。但社会公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却是不争的事实,否则,我们便无法解释各类腐败现象正向纵深蔓延的现实。当下紧迫的问题已不是如何描述评价... [查看详细 ]
  • 公共领域

    按照我们的祖训,为人应当以天下为公,而个人修炼之最高境界当为大公无私。作为一种思想范畴,"公"与"私"的辨证关系在中国思想史上本来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大概是由于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的原因,人们一想到"大公无私"这个多少带有口号味道的词,就不免... [查看详细 ]
  • 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及其功能

    【内容提要】社会关联形式可以分为神性关联(包括巫术关联)、伦理关联和契约关联。传统中国社会的社会关联形式是伦理关联。传统中国社会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治乱相因”,而伦理关联的社会关联方式则于其中实现了七大正功能和六大负功能。 一、传统中国社... [查看详细 ]
  • 知识分子、民工、下岗工人的阶级关系

    一、论知识分子对民工、下岗工人这样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怀 民工及农民问题的最终解决,应该是斗争、立法再斗争来进行的事,知识分子的同情和关怀,并不直接解决这一人民内部的压迫和剥削问题,如不加入他们的抗争,则是作秀和虚伪。在市场经济里,资本与工... [查看详细 ]
  • 中国公共卫生的危机与转机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非典”危机突显了中国公共卫生的深层次问题,并对此展开了分析。结合大量数据,本文提出了中国公共卫生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在卫生总费用大幅上升的同时,中国公共卫生状况改善不大、甚至有所恶化,并指出中国卫生工作指导思路的两个... [查看详细 ]
  • “万里长城建造时”--卡夫卡的中国神

    摘 要: 批评的策略在于分析所谓"单个文本或作家与其所属的复杂文本集合体之间的动态关系",因为构成文本意义的,是文本所在的话语传统。解读卡夫卡的《万里长城建造时》,具有诗学与汉学的双重意义。它揭示了文学想象与表述的内在意义结构,重建了西方文化构... [查看详细 ]
  • “后主义”与启蒙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一直以启蒙为己任, (1) 尽管由于内乱或外患,启蒙的进程屡屡被打 断,但启蒙的话语一直不绝如缕,启蒙精神一直得到正面评价。各个时代的守旧势力或统治者,虽然竭力阻止或扼杀启蒙,但多 半另寻借口,未敢正面理直... [查看详细 ]

推荐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