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文化论文

  • 挪用、反抗与重构――当代文学与消费社会的审美关联

    内容提要:蓬勃旺盛的消费社会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代文学。文学和文化符号的生产者和接受者都卷入到这样的历史场景,受制于它,被它改变、同化;或者反抗它,在冲突中获得力量。消费社会已经难有艺术上创新的先锋派,充其量提供了各种时尚前卫,但这并不意味... [查看详细 ]
  • 对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四种分析角度

    我们可以把近代以来的欧洲称作资本主义社会,而把近代以前的欧洲则称为前资本主义 社会。确实,近代以前和近代以后的欧洲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但是,使用“资本主 义”这一概念只是从一个方面揭示了近代以前和以后的两种欧洲社会形态的不同。这两 种社会形... [查看详细 ]
  • 维新派知识分子群体意识的演进

    一 史学界倾向于认为康、梁维新派是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政治代表,是一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的论著直接肯定公车上书“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形成并登上政治舞台的标志。”①这是值得讨论的。笔者认为康、梁维新派是科举知识分子激进派,处于从封建... [查看详细 ]
  • 东亚的崛起与全球化即“西化”时代的终结

    【内容提要】 自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东亚在经济上重新崛起,在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中的地位获得提升,在科技文化上由原来对西方单纯的学习、模仿甚至被动接纳开始走向自主创新。人类社会的全球化因此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其显著标志之一是全球化... [查看详细 ]
  • 论“宽容”的合法性根据

    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以市场经济建设为主题的“社会转型”,市场经济内在地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精神,毫无疑问,在这种文化精神中,“宽容精神”无疑应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说,在一定意义上,市场经济是一种“宽容经济” ,市场社会是一种“宽容社... [查看详细 ]
  • 招魂的尴尬

    读孟繁华的文章,常常产生共鸣,比如在人文精神讨论结束之后他对人文精神的持续寻思,比如他对“文化崩溃时代的逃亡与皈依”现象的思考,都曾使我感动不已。然而,这次读到他的《资本神话时代的无产者写作》[1],感觉却完全不同。 该文提出了“无产者写作”的... [查看详细 ]
  • 《白银资本》研究综述

    《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的东方》(Reorient:the Global Economy in the Asian Age .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8)是德国学者安德烈·贡德·弗兰克(Andre Gunder Frank)的代表作,获1999年世界历史学会图书奖头奖。其中心观点是:我... [查看详细 ]
  • 知识分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为当代知识分子研究定位 一、知识分子:覆亡与觉醒 "知识分子"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在中外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俄国是"知识阶层"这一名词的起源地,其知识分子的始祖是被别尔嘉耶夫称为"18世纪俄罗斯最卓越的人物"的拉吉舍夫⑴,在俄罗斯,知识分子是这样... [查看详细 ]
  • 洋务派与传统文化资本的初始陨落

    ——从洋务派的人才观及其取才实践探讨 [摘 要]: 法国社会学大师皮埃尔·布迪厄在其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的“文化资本”一词很有启发意义,此文即借用“文化资本”来分析中国的传统文化资本在近代的陨落,并认为洋务派的新型人才观及其取才实践对传统文化资本... [查看详细 ]
  • 物质与元间的对立统一是世界存在的基本方式

    摘要 本文试图提出一个可供参考的一般性的模型。物质与元间的对立统一是全部存在的主体,是全部进化史的内容和线索;信息是转移过程中的元间;认识是一种元间转移的现象,只能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 Summary A model of general nature that can supply co... [查看详细 ]

推荐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