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文化论文

  • 封建科举、职官中的“官年”——从杨守敬的举人硃卷谈起

    《年谱》与《硃卷》皆源于杨守敬本人之手,白纸黑字,言之凿凿,似乎不容质疑,但又确有一年之差,这不免有些匪夷所思。针对于此,已有文章进行了探讨[5],不过,似乎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 那么,为何杨守敬当年参加举人考试填写“履历”时会写为“道光庚子... [查看详细 ]
  • 近20年中国大陆地区六朝士族研究概观

    门阀士族的形成、发展及其衰落是中国中古时期特有的历史现象。汉唐之间,士族成为这一时期社会的统治力量,对于六朝士族的认识和研究直接关系到对整个魏晋南北朝历史的理解和把握,长期以来,士族问题的研究一直是魏晋南北朝领域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显学”。... [查看详细 ]
  • 略论女性主义及其文学的几个问题

    内容摘要:本文提出了,在现代社会,决定男女是否平等的关键因素,仅仅只是在智力和才干方面。但是现代社会的才干和智能已经深深地打上了雄性、刚化的特征,女人在这个社会当中,要想获得较高的智能和才干,就难以摆脱自身被雄性化的影响。女性的雄性化将会... [查看详细 ]
  • 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及其启示

    在中国历史上,曾有多种和谐社会的设想,他们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与传统社会相对应的静态和谐。无论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家思想,还是强调以礼乐制度支持的人际和谐的儒家思想,都是如此。他们从不同侧面,为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 [查看详细 ]
  • 和谐社会三重奏(下)

    三.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道 (一). 时到机来 (二). 当代发达国家大本大源小考 (三). 真儒精义及其可用性 (四). 中华“心态文化”建设优选方案 (五). “权力制衡”突破口 结束语 参考资料 (一). 时到机来 毛泽东去世,文革写下句点,在党心民... [查看详细 ]
  • 日本八十年代以来的明清地域社会研究述评

    战后日本明清史学,至八十年代发生重要转折,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其特点之一是,有关地域社会的研究占据主导地位。所谓地域社会研究实际上包含两个含义,即具有确定含义的地域社会论和地域研究中的社会研究,不管怎样,二者都把视野转向地域社会。本文在重点论... [查看详细 ]
  • 唐代胡化婚姻关系试论——兼论突厥世系

    陈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开宗明义地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朱子语类壹壹陆历代叁云: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朱子之语颇为简略,其意未能详知。然此简略之语句亦含有种族及文化二问题,而此二问题实李唐一代史事关键之所在,治唐... [查看详细 ]
  • 和谐社会三重奏(上)

    目录 前言 一. 构建和谐社会三大要素 (一). “两心调谐”型“心态文化” (二). “权力制衡”机制 (三). “激发时机” 二. 古今中外构建和谐社会例证选粹 (一). 西周前期“成康之治” (二). 西部基督教文化区启示录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 三.... [查看详细 ]
  • 略论西汉元帝永光年间皇帝宗庙礼制改革

    [摘要]西汉初期,皇帝宗庙制度因不循古礼而为后世所讥讽。随着儒家礼治思想渐趋浓厚,汉元帝永光、建昭年间,依据礼典轨范皇帝宗庙典制,其主要内容是罢弃西汉初、中期建立的西汉“祖”、“宗”郡国庙、定皇帝宗庙迭毁之制。 [关键词]西汉 皇帝宗庙 礼制 郡... [查看详细 ]
  • 二十年来中国大陆景教研究综述(1982—2002)

    中国景教的研究肇始于明末天启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发现及对碑文的解读,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随着敦煌、吐鲁番、内蒙古、泉州等地景教遗物的发现,其研究渐趋深入,可以说,中国景教的研究是随着景教遗物的出土而前进的。国内的研究至朱谦之《中国景教》出版... [查看详细 ]

推荐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