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和”的真谛 “仁”的内涵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市,需要一个公民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水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奥运会开幕式上“和”的缔造与展示则向世人传递了有效丰富的信息:中华民族一直是胸怀博大、团结友善的民族,其“仁”的爱人

【摘 要】构建和谐社会,创建文明城市,需要一个公民什么样的精神面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什么样的道德水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奥运会开幕式上“和”的缔造与展示则向世人传递了有效丰富的信息:中华民族一直是胸怀博大、团结友善的民族,其“仁”的爱人思想的传承,表示中国人历来将“以和为贵”作为处人为事的基本准则。那么,和谐文明的依傍不就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么!

【关键词】和 和谐 仁 仁爱

作为儒家思想文化核心的“仁”,自诞生以来,以其独特的内涵与外延,独居中华民族思想文化之首,并世世代代倍受推崇。“仁”不论是在治国治民,在追求个人修养,还是在讲究无人关系上,无不赫然再现“和”的真谛,即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国与国之间的“和谐共处”,也正因为此深远意义,在礼仪失却,人际关系淡漠,凡事多为金钱所左右,国际社会动荡不安,自然界惨遭破坏的今天,“和谐”构建更现它的现实魅力,难怪奥运也不放弃。那么而对众多不重视个人修养,忽视自身素质提高,贪图吃喝玩乐,成天无事,生点非,找点事,斤斤计较的“莘莘”学子们,该如何于学校教育中实施“和谐”构建?

一、历史中探索

二十世纪的世界并不太平,尤其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为打破中国遭受层层封锁的国际僵局,1953年在中印谈判中,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新中国崭露头角。紧接着,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的万隆会议,就是中国在此原则指导下走向国际舞台的成功的外交实践。此后的中日邦交、中美建交、不结盟的新时期外交、现今活跃的多边外交都是遵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功典范。可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为化解各种国际矛盾与分歧提供思想依据,还作为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精神的智慧指南,也因为其影响广泛,最终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如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独特的建设性作用,近十几年,为维护国际和平,中国先后向联合国10个维和任务区派出1500名左右军人参与维和行动,究其根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仁爱”思想,“以和为贵”的宗旨在国际关系中的体现。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针对港、澳、台问题所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更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实现祖国和平统一,达成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心愿的伟大构想。“父子和而家不分”,“人和家道旺”,香港、澳门回归后的稳定局势与蓬勃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如今海峡两岸频繁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具有一定政治意义的接触与会谈,给台湾早日回归带来了很大希望,也给制造分裂者以沉重打击,笔者切盼这一天尽早到来,“家和万事兴”么!

二、时事里追寻

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举行联合祭孔,参加祭典的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安黛丽·霍尔说:“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英国学者韩素音也说:“孔子思想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间的影响力,在全世界广泛传播。他的力量无比宏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在文化事业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结合实际一点不假,像“其怒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行天下者,为仁矣”……“仁”的这些思想,在现今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协调社会人际关系,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方面起到了应有的作用。如今,国内外出现了多个研究儒家学术思想文化的团体学派,曲阜“三孔”(孔府、孔庙、孔林)也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加以重点保护,原来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文化的精髓,具有显赫地位。因为这一点,“今日中日关系也站在了历史的新起点,其重要也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驻日大使崔天凯语)

2007年12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访华期间亲自到孔庙祭孔,还欣然题词“温故创新”预示着中日两国关系开始向着友好方面调整。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在回访日本时说:“记住历史,并不等于延续和重复”,即可以发展创新。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日本政府不但及时宣布对中国震区进行支援,还亲派遣救援队第一时间赶赴灾区,体现了一衣带水的邻里之情,更体现了两国人民间“以和为贵”的博大胸怀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仁爱情感,如此种种,连每个国家都在力争构建和谐社会、和平世界,更何况个人呢?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wenhua/162837.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