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关于20世纪中国革命文艺活动的六大范型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论文关键词:革命文艺 规律总结 六大范型 论文摘要:20世纪的中国革命文艺活动,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断面临着新局面、新问题。在解决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瓶颈困境时,并结合中国革命文艺的创作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本人认为有六大范型是值得重视的:革命文艺的

论文关键词:革命文艺 规律总结 六大范型

论文摘要:20世纪的中国革命文艺活动,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不断面临着新局面、新问题。在解决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瓶颈困境时,并结合中国革命文艺的创作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本人认为有六大范型是值得重视的:革命文艺的实践功能论、传统文化和革命文艺论,民族解放与革命文艺论、红色经典论、文革文艺的本质论、主旋律论。这六大范型是在某一类型问题上对革命文艺进行理论探索和规律总结,从而对革命文艺的发展具有普遍适用性。

纵观二十世纪的革命文艺活动,其气势奔涌向前、波澜壮阔,主导着近百年中国文艺发展史的潮流走向,也在中国人民百年来苦苦追寻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幅文艺长篇画卷。伴随着百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百年中国的革命文艺活动也不断面临着新局面、新问题,如革命文艺活动与革命实践的关系、中国传统文论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融合,等等。在解决中国革命文艺发展的这些瓶颈困境时,并结合中国革命文艺的创作实践的经验和教训,我们认为有六大范型是值得珍藏和借鉴的。这六大范型是根据不同时代文艺的发展,对革命文艺创作规律的总结和归纳,并对今后指导并促进中国主流文艺的发展和繁荣,有着很重要的启示意义。

其一,革命文艺的实践功能论。针对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实践和革命文艺发展的关系问题,如何处理是个棘手的问题。对于文艺如何配合革命运动,瞿秋白等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们都给出了明确的答复,认为革命文艺要成为"革命的战斗的号角"、"阶级的武器"、"煽动的工具"和"政治的留声机",等等。这些革命文艺家认为革命文艺通过传达情感、传播思想,对革命起舆论、宣传和社会动员的作用,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进步的民族革命的旗帜下进行革命和战斗。当然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时代、紧迫的革命形势不允许革命文艺家们有时间和精力来思考和探索文艺的自身发展规律,一味强调文艺对革命的推动作用,强调文艺的革命性、阶级性和宣传性,也导致了文艺发展的政治化、组织化和关门主义倾向。

其二,传统文化和革命文艺论。在探讨革命文艺创作的理论思想时,绕不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中国传统文论与革命文艺创作的融合问题。其融合的可能性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艺有着许多可以沟通和挈合之处" 。它们都强调文艺的现实性内容,强调文艺的政治教化作用,强调文艺具有人民性,强调人文关怀。当然其融合的意义在于带来了中国文学艺术和文艺理论的现代转型。一是促进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构建与发展;二是奠定了中国现代文论的理论基础;三是推动了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现代转型。对于融合的前景,我们展开对中国现代文艺理论的前瞻性预望,在其多向度和多层面的发展趋势中,着重凸显中国现代文论的这样几个未来发展方向:一是密切结合中国文艺的实践问题;二是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本精神和体系。三是吸收当代全球优秀的文艺理论的成果和资源;四是继续促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传统文论中优秀因子的沟通与融合。当今和未来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建设,其主流是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总体框架下,整合和展开中西文论的创造性融合。

其三,民族解放与革命文艺论。抗战爆发后,全国的文化区域分为国统区、沦陷区和解放区三个板块,革命文艺面临着如何建构文艺抗战的统一战线的新局面。

其四,红色经典论。新中国成立后,《讲话》精神成为国家文艺创作的衡量标准后,一个大规模地创作"红色经典"的时代来临了。建国后革命红色文学作品的不断生产,被民众所熟悉,并培育了民众独特的文艺欣赏接受趣味,是和国家层面文艺政策的规范、出版发行制度的变化、文联机构的成立、文艺家群体的改造等方面的推动力量密切相连的。同时红色经典作品的广为传播也完成国家在文艺领域的话语建构,并作为一套完整的文化理念表达体系,全面深刻地影响了好几代中国人的日常行为和社会生活。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wenhua/162797.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