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关于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于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关于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摘要] 从地方文献的搜集、收藏和服务方面,分析了当前制约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特色
关于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关于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关于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若干思考
[摘要] 从地方文献的搜集、收藏和服务方面,分析了当前制约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发展的主要因素;指出特色化建设是改变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滞后的突破口;呼吁抓住机遇,确立图书馆是当地“地方文献搜集和利用中心”的地位,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建立用户网络。参考文献3。
21世纪,我国各地区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必将进入一个新阶段,这给我国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繁荣和发展的良好机遇,同时,又使习惯于封闭式服务的地方文献信息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使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上台阶、出水平,是当前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当前制约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主要因素
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中现有的观念、传统的工作方式及封闭式的搜集、收藏和服务体系与世纪之交的社会经济大发展已不相适应,并严重束缚和阻碍了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与时代的接轨,主要表现在:
(1)一些图书馆对地方文献的搜集工作在整个馆藏资源建设中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将此项工作仅仅看作是某一业务部门的事,因而,缺乏宏观指导和总体规划。具体业务部门又由于人力、物力的投入不足。仅靠赠送和交换的形式坐等地方文献上门,或注重搞
捐赠仪式、举办展览等短期性和突击性的搜集形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地方文献搜集信息闭塞、搜集渠道不畅等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
(2)由于受搜集渠道的局限,目前一些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收藏品种少、类型单一、缺藏比例偏高,内容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分散性和雷同性,大大影响了收藏价值和使用价值,同时由于针对性不足,可利用价值低,满足不了用户需求,因而也削弱了用户利用地方文献资料的积极性,难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最终影响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一部分图书管理员一直在知识的大门外充当看门人,没能进入学科领域内充当信息咨询员,从而严重制约了地方文献信息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导致了信息服务工作的被动,服务功能发育不全,无法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服务体系。又由于地方文献储备的增长与社会需求不同步,图书馆缺乏充足的地方文献息资源作后盾,又忽视社会和读者需求,图书馆提供的大量信息产品层低、质量差、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不强,达不到为社会经济、生产科研、文化建设服务的要求。
2 特色化建设是改变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滞后的突破口
特色化建设,就是图书馆根据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和重点,有目的、有步骤地整理、存贮分析和传递适应地区需求和科研需要的地方文献信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该地区某些学科、领域或项目上形成具有特色的地方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并使这一系统在该地区发挥出独特功能。
2.1文献搜集的特色建设
丰富的地方文献资源是做好信息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而多渠道、有特色的文献搜集形式是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使各行业更新观念,开拓进取,积累了丰富经验,留下很多资料。图书馆若将这些资料系统地搜集起来,启发后人,无疑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图书馆的主管部门及馆领导应及时调整有关策略,规划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将地方文献信息搜集工作合理定位,紧跟地区发展步伐,加大投入,系统、完整、连续地搜集地方资料,特别是特色资料,彻底改变过去搜集工作中的无序状态。具体业务部门要在充分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的基本情况、历代行政区划和变迁的基础上,以走访地方名人、定期向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发函征集等方式,将被动索取变成主动搜集逐步拓宽搜集渠道。同时,在搜集与该地区历史文化、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正式出版物和内部资料不能忽视信函、笔记、记录、图表、照片、手稿等非书形式资料的搜集,因为这些原始资料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文献参考价值。图书馆只有突出收藏重点,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多、人多我优,充分体现藏书的特色化,才能为地方文献的特色服务打下扎实基础。
2.2专业队伍的特色建设
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要有新发展、新成就,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于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首先,图书馆要培养一支有知识、能吃苦、肯钻研的高素质的专业队伍,这支队伍的组合既要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人才,也要吸纳其他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专
人才。这些人才的综合使用,有利于在地方文献开发和咨询工作中,各学科之间能互相取长补短。同时,要改变高级文献信息工作者缺乏的现状。在年龄结构上,要注意老中青搭配,避免工作中出现青黄不接。老同志有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知识功底,在咨询服务和文献开发方面能指点迷津,在培养青年人才方面,可充分发挥其传、帮、带的优势;中年骨干年富力强,有一定的业务实践经验和较好的业务素质,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在研究工作中可发挥承上启下的优势;青年业务人员接受能力强,知识更新快,可发挥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文献信息的优势,其次,无论什么样的知识结构或年龄层次,要做好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都必须加强继续教育,进行知识扩充,如拓宽历史文献知识,补缺地域文化知识、强化咨询服务知识和更新信息技术知识等,才能保证地方文献信息服务工作高水平地持续发展。
2.3信息研究的特色建设
2.3.1对地方文献信息内容的研究
地方文献对于一个地域而言,它是关于该地区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文献集合体。图书馆首先要在熟悉和了解地方文献的出版情况、本馆的收集情况以及这些地方文献可否满足用户需求程度的基础上,加强对所收藏的地方文献信息进行深加工研究。这是因为,地方文献往往隐含着既丰富又分散的内部信息,如果没有适当的引导,用户难以识别和利用,从而会导致地方文献利用率低、社会响应度不高的局面。所以,应深入到文献的篇名甚至数据等,将地方文献信息的内容充分揭示出来,形成一批新颖丰富、水平较高的二、三次文献,如专题索引、题录、汇编、文摘以及就某些领域课题的研究发展情况而撰写的资料综述、进展报告等。图书馆通过对地方文献信息的深加工和重新组合,可以产生更多的综合性新知识,这些新知识在为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同时,还可为图书馆进行研究性工作铺路搭桥。
2. 3.2对用户信息需求的研究
图书馆的读者和用户由于职业、工作性质、活动领域、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素养等因素,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地方文献信息的需求,并呈现出复杂多样的需求态势,形成了大量的“潜在用户”。因此,图书馆有必要进行用户信息需求的启发及研究工作。首先,应充分发挥宣传教育的职能,积极开展用户信息意识的培训。一方面,让信息的生存意识、先行意识。商品意识在用户头脑中扎根,激发他们对信息需求的欲望和培养良好的利用信息的习惯;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文献的地域性构成了使用的专指性,它内容的广泛性又形成了使用的多样性等,因而,图书馆有必要通过举办地方文献展、地方文献书目发布会以及二、三次文献研讨会等,逐步启发用户从中探寻出具有独特价值的文献内涵,少走弯路,尽快获得各类区域性研究与决策所需要的最直接、最原始的材料,提高地方文献的利用率,其次,图书馆应对用户信息需求的性质、数量、特点、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他们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如地方政府决策机关,他们在制定规划、政策、措施以及进行决策时,往往要受到本地区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及其他地区与之相关因素的制约,迫切需要一些跟其决策有关的专题信息资料、专题调查报告和反映本地区真实情况的有关统计数字、事实依据、参考方案以及其他地区相关领域的新观点、新动向、新思潮、新做法等;科研人员在选择研究课题的过程中,须参照本地区文化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现状、可供操作的条件等;企业力求生存发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主动也必须依靠本地区的政策、法规、金融、市场等信息。图书馆在进行用户信息需求研究的同时,还要注意收集研究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近期和长期目标,以争取信息服务的主动性和延续性。
2.4信息产品的特色建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信息意识逐渐在加强,对信息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地方文献信息产品而言,长篇大论的说教、分散而零乱的“豆腐块”,已不能满足用户的现实需求。要吸引用户,占领用户信息市场,就必须站在新的高度,在了解和把握用户信息需求种类、特点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次、具体的领域、目标、项目而开发并提供有特色的信息产品,这些信息产品应具有一定内容含量、可信度和参考价值。同时,从长远发展来看,图书馆还应加强通过再加工,开发一些有分析、有比较、定性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高浓缩、高质量的地方文献信息产品的能力,如预测、评述、专题信息、论点汇编等。只有开发有特色的信息产品,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工作才能打开局面,得到社会认可。
3 抓住机遇,创造条件,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3.1确立图书馆是当地“地方文献搜集和利用中心”的地位
虽然一些地区制定了向当地图书馆缴送地方出版物等规定,然而还是有不少出版机构、企事业单位没有将出版物及时缴送,当图书馆工作人员上门收集时,还会遇到误解和冷遇,看来,收集齐全各类地方出版物,还需要图书馆与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图书
馆应抓住机遇,争取主动,建立符合本地特色的搜集渠道,通过宣传,让有关社会机构了解图书馆搜集地方文献的意义,同时,争取政府部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尽快确立地方文献搜集和利用中心的地位,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以保护,健全各种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地方文献缴送制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地方文献建设逐步走上良性循环轨道。
3.2建立地方文献数据库和联网
计算机的普及和使用,标志着信息社会正快步向我们走来。图书馆应尽快适应这种趋势。首先,应通过现代化的文献信息处理手段,积累大量数据,建立地方文献数库;同时,采取多种形式,制作缩微和光盘资料等,以丰富文献类型。其次,根据地区发展的特色和优势,有选择地建立某些学科和重大项目的信息资料库,为地方文献信息服务积累充足的信息源。第三,实现地方文献的资源联网,建立网上协作组织,扩大信息源,从而提高图书馆快捷、高效地服务于领导决策、企业经济活动和科研部门的水平。
3.3建立用户联络点,发展通讯员
图书馆应以图书馆读者联谊会、基层图书馆(室)和图书馆流通点为基础,深入机关、企业、科研单位、部队、农村和社区,广泛建立地方文献信息需求联络点,并发展通讯员,收集社会用户的信息需求,形成用户网,扩大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服务的辐射面。
参考文献
1 吴慰慈.论我国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图书馆论坛,1994(3)
2 张耀东.论当代地方社科文献信息系统的特色建设.浙江学刊,1997(1)
〔出处〕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