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计算机论文 >

用地方志史料价值为四化建设服务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用地方志史料价值为四化建设服务 用地方志史料价值为四化建设服务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用地方志史料价值为四化建设服务 [摘 要] 简述了地方志的价值,从多方面介绍利用地方志为现实服务的手段。 地方文献是图书馆馆藏文献中极富特色的重要组

用地方志史料价值为四化建设服务 用地方志史料价值为四化建设服务 地方文献论文 更新:2006-4-8 阅读: 用地方志史料价值为四化建设服务


[摘 要] 简述了地方志的价值,从多方面介绍利用地方志为现实服务的手段。

地方文献是图书馆馆藏文献中极富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当地四化建设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著名学者杜定友先生说过:“地方文献是历史文献的一部分,我们要保存它、了解它、发扬它”。地方文献作为我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应该成为作用于社会的重要工具,为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为科研、生产、经济、建设服务。

地方志是地方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的史书,以行政单位为范围进行分门别类的综合记录,其资料都取材于当地的档案、访册、谱牍、传志、碑碣、金石、测绘、笔记、信札、诗文集之类原始材料。记事范围极为广泛,大到包含一个地区的天文地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工农业生产等各个方面的珍贵材料,小到揭示一个地区的风俗、方言、文物、古迹、特产、水利、交通、军事、人物等史料,几乎无所不包,应有尽有。而且,地方志编纂的历史已有1900多年之久,绵延至今。从而保存了丰富的广泛的自然和社会的史料,其价值往往胜过官修的正史,从中可找到其他典籍中所没有的材料和若干史实的记载。这些都是任何史书所无法比拟的。

因此,地方志的重要价值在古代就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清代顾炎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地方志资料来著书立说的著名史学家,他参考了一千多种地方志,引用其中有关的地形、资源、水利、灾害、赋税等资料编写了《天下郡国利病书》,目的是提醒统治者要加强国防,搞好农田水利建设,减轻人民负担,直到现在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同时,他还利用地方志资料编著了《肇域志》一书,也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我国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在编撰过程中也利用了大量的方志资料。在国外,日本学者的《蒲寿庚考》和《南北朝时期地志的中国方言汇录》等书,都是根据我国地方志写成。美国编绘的《中国地图》、英国李约瑟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也都参考了大量的中国地方志。日本还利用中国地方志去指导生产,如20世纪40年代,日本就根据我国的《八闽通志》、《霞浦县志》和福建其他地方志所记载的渔业资料编写论文,刊登于日本渔类杂志,供本国渔业生产参考。

今天,我们更要重视地方志的价值,充分研究方志中的方域、山川、风俗、物产、农业、科技、天文、灾害等资料,总结出历史的经验,以之为四化建设服务。

1 利用地方志,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

一般地方志卷首均有舆图、有府州、县城图,有的有学宫、书院、文庙、关帝庙、城隍庙、县衙图,还有大量名胜风景图,尤其民国时期摄影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以照片代替绘图,保存了大量历史遗址和名胜,图文结合,文字记载,尤为详尽。如清康熙刻本清周三进纂修《五台县志》中《村屯》一目记有“窦村镇为一乡交易之所,自县至此四十里。出镇之北门三里至西营村,村西裴家岗,东过莪河为东营。循河北上,五里则阎家寨。东望层峦翠霭,长松郁郁,一带林光隐见楼台者,古竹林寺也;榆柳阴森,朱门掩映,宝幢杨风珠光欲露者,佛光寺也。寺后有智远墓。传为后汉高祖陵,然碑碣莫存,代远无徵,又谓之唐之僧名智远者墓,寺记为唐鄂国公尉迟敬德监修,则云为僧墓者近定”。“团城村,下庄、上庄,群山拱秀、一山前掩,上建梵宇,松林茂密,楼阁参差,宛若翠屏。清泉左泻,引以灌圃,故其地蔬菜丰沽,果实甘繁也”,“四维皆山,惟中窳下,潦水无归,注于茹村之西,湛然一溪,冬夏不涸,周方四里徐,芦菰蒲菱,遍满泽畔,鸿雁鸳鸯喧啄接呷之声昼夜不绝,令人有江湖之想。”给后人再现了当时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对当地的旅游景点的开发,提供了详实的依据。安徽省浴山县境内的天柱山,奇石异松,风景秀美,是著名的旅游区,潜山县委、县政府为更好地开发本地旅游资源,提高本地区的知名度,在起草申报省历史文化名城的报告中,不仅查证了《潜山县志》、《天柱山志》有关资料内容,而且指定县志办提供了万余字的历史、文化等有关资料。由于资料的充实可信,少走了许多弯路,立项顺利通过,该县被省政府批准为省历史文化名城。

2 利用地方志,开发当地的土特产品

3 利用地方志,为防灾抗灾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

地方志在《祥异》和《灾异》中,大都记载有关自然灾害方面的资料,有的甚为详细,如雍正八年刻本《临汾县志》中《祥异》载康熙59-60年灾情为:“五十九年大旱无禾,六十年大旱无麦。自五十九年三月至六十年六月凡十五阅月不雨,赤地千里,草根树皮俱尽,饿莩盈路……斗米直银八九钱不等。是岁六月十五日始雨,下种时已中伏,乃大有。民渐以甦”。其他灾害,如风灾、雹灾、雪灾、霜灾、地震等,在地方志中大都有记载,这对后人研究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范围、区域、次数、规模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我国地震工作者,组织大量人力,查阅了我国8000多种古籍文献,其中主要是地方志,从中摘选出1.5万多条地震史料,获得从公元前1177年到1955年止的8100多次地震记录,汇编成《中国地震资料年表》、《中国历史地震资料汇编》等书,对地震区域的划分、地震预测等方面提供了依据。安徽省文史馆根据安徽省、府、县志上记载的本地区历史上近千年发生的自然灾害,系统地搜集编辑成《安徽地震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地区历代旱灾情况》、《安徽地区蝗灾历史记载初步整理》、《安徽地区风雹雪霜灾记载初步整理》等4部书。由于这4部书取材于地方志,对霜一灾害的记载更具有区域性、连续性、可靠性,因而为今天人们了解和掌握本地区自然灾害的状况及某种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4 利用地方志,为当地基本建设服务

在进行水利、建筑、公路、桥梁等工程之前,必须对当地的地形地貌、地质结构、土壤成份、水文雨量等进行调查了解,地方志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桐城市政府在配合安徽省交通厅勘察设计合肥至安庆高速公路桐城段路线时,参考《桐城县志》关于地质地貌的记载进行研究。同样,马鞍山在兴建码头仓库时,全椒县在修筑高等级公路时,都参考了地方志中相关的资料,这样既减少了许多重复劳动,节省了人力和经费,又有效地避免了一些隐患。

总之,地方志可利用的范围很广,在天文、气象、科技、历史、地理、甚至对外交流等方方面面都能从地方志中发掘出可利用的珍贵的资料。只要我们认真研究,一定可以让地方志大放光彩,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2 朱士嘉 中国地方志浅说 文献,第一辑

3 汪忠民 从地方志看安庆汛情的一些特点 志苑,1998(增 刊)

〔出处〕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1999(4)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jisuanji/155790.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