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艺术论文 >

《功夫熊猫》的火爆与口水(1)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4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如果你曾经认为动画片只是孩子的专利,那么不妨看看《功夫熊猫》。如果你看完《功夫熊猫》依旧认为动画片只是孩子的专利,那么不妨就把自己当成孩子,放肆地享受电影带来的快乐。《功夫熊猫》在全国院线全面上映,10天的票房超过了人民币一亿元,成为目前最

如果你曾经认为动画片只是孩子的专利,那么不妨看看《功夫熊猫》。如果你看完《功夫熊猫》依旧认为动画片只是孩子的专利,那么不妨就把自己当成孩子,放肆地享受电影带来的快乐。《功夫熊猫》在全国院线全面上映,10天的票房超过了人民币一亿元,成为目前最卖座的动画电影。显然,被胖熊猫阿宝迷住的130余万中国观众不仅仅只是孩子。

功夫、面点、针灸、爆竹、杂耍、书法、青砖白瓦……老外眼中这些中国文化的表征符号,在影片中被梦工厂运用得无孔不入。尽管对某些“中国元素”的解读,在中国观众看来有些班门弄斧,但是依旧不妨碍阿宝成为新一代的“动画英雄”。

“无厘头”式的动画想象

如果用成人严谨的思路去思考动画片的想象世界,《功夫熊猫》会成为“新十万个为什么”。为什么鸭子、兔子、猪同住在一座城里,为什么熊猫阿宝的爸爸是鸭子,为什么阿宝的师傅名字就叫“师傅”?不过,捧着爆米花的观众根本没有时间在意这些“无厘头”。

配乐大师汉斯·泽莫排山倒海式的音乐,快节奏MTV般的画面剪辑方式,动物主角夸张的表情,飞檐走壁拳脚中的插科打诨……闪现眼前的种种疑问,瞬间就会被应接不暇的声画效果和快乐的情绪淹没。就算出现几个特写,让影片节奏稍稍放缓,技术上的进步也能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喔,看熊猫皮毛的细节,表现得还真不错。”

有趣的是在动物集体逃亡的时候,被愁云惨雾包围的熊猫阿宝,忽然问鸭子爸爸:“有时候我也在想,我究竟是不是你生的。”鸭爸的脸顿时扭曲,看似百感交集,然后郑重地说:“你长大了,是时候告诉你你应该知道的事情了。”他机警地左顾右盼,最后缓缓道来:“鲜味面汤的祖传秘方就是没有秘方,什么都不放!”这样的“大喘气”桥段,无疑让竖起耳朵希望找到鸭爸熊猫娃真解的观众,瞬间释放紧绷的神经,欢笑也就情不自禁地迸发了。

给“功夫世界”的一封情书

很难相信《功夫熊猫》的导演约翰·斯蒂文森没有来过中国。不过他从小就是个“功夫迷”,也毫不掩饰对功夫世界的敬仰之情:“《功夫熊猫》是献给中国的一封情书。”他悉心钻研中国画、建筑、雕刻,使得《功夫熊猫》的美术“相当中国”;聘请功夫高手给动画设计上课,也让观众看到“熊猫”中一招一式经典香港功夫片般的精准和力度。

重复经典是步入成熟不可缺少的一环,西方的《功夫熊猫》也带着敬意,历数了东方经典功夫片的设定和名段。虎、鹤、猴、蛇、螳螂五大高手,是中国“形意拳”的卡通形象化。片中江南式的民居和高耸入云的武林圣殿,很容易让人想起《卧虎藏龙》中的场景。让人捧腹的是,其实鸭子、兔子、猪和数位高手组成的“和平村”,就是《功夫》中龙蛇混杂高人藏身的“猪笼寨”;阿宝和大龙的对决,也一如《功夫》里“阿星”和“火云邪神”的正邪争斗。

共2页: 1

论文出处(作者): 于“80前”观众,《功夫熊猫》中阿宝与师傅抢碗的桥段,是《蛇型刁手》中成龙和袁小田“抢碗”一段的动画重温。于“80后”观众,貌似糊涂的“乌龟大师”,和《龙珠》里的龟仙人有几分神似;“师傅”则是《忍者神龟》里斯普林德鼠老师的翻版。

最精妙莫过于《功夫熊猫》中“神龙大侠”宝典其实是张“空白秘笈”,颇有几分“笑傲江湖”的意味。“相信自己,人人都能成为大侠”的“禅”式自我领悟,也令这部美国式励志电影,在中国观众心底引出温暖的共鸣。

“中国元素”只是一个符号

当然,《功夫熊猫》的火爆也引来不少的口水,前有国内某“熊猫艺术家”抵制影片上映,认为是对熊猫的“妖魔化”;后有中国动画人集体反思,为什么“外来和尚”经念得如此之好。

事实上,《海底总动员》、《马达加斯加》、《快乐的大脚》、《冰河世纪》无一不是动物唱主角。《功夫熊猫》对于海外观众而言,只是近年来动物题材动画影片的延续,换了场景换了主角,继续的还是“不抛弃不放弃”的励志主题。《功夫熊猫》在中国的火爆和口水,是因为熊猫是“国宝”,功夫是“传家宝”。两个宝贝自己还没怎么用,不想却让老外抢得先机,不仅被赋予了美国式的奋斗精神,还精准地点到了中国观众的“笑穴”。

只有200多年历史的美国,让好莱坞不得不取材各家的经典创造自己的“经典”。《埃及王子》、《花木兰》、《小美人鱼》这些非美国的故事都被美国动画人搬上了银幕。《功夫熊猫》的主创在创作之初,也参考了《大闹天宫》和《葫芦兄弟》等中国动画。在“中国元素”和“美国概念”哪个更多的争论之余,中国动画人也发现,熊猫不仅仅是外交使者、亚运会的吉祥物等“高大全”形象,熊猫“阿宝”的可爱更在于他是个好吃懒做、浑身缺点的普通人。简单却动人的故事、真诚却儿童式的情感,是“拿来主义”动画电影屡获成功的“秘笈”。而中国武术的视觉冲击、“禅”文化的精神内核,则成为《功夫熊猫》走俏全球的个性法宝。

传统并不是束缚创作的桎梏,“阿宝”从做汤面的道理中悟到了武学精髓,娱乐路线的动画电影也应该在传统文化中谋求和时尚融会贯通。如果仅仅抱着“中国元素”,一面当其是救命稻草,一面指责海外的运用如何“妖魔”,最终自己只能成为“玻璃罩里的蛤蟆”。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a/lunwen/yishu/169225.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功夫熊猫》的火爆与口水(1)"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