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从媒介环境学解读马嘎尔尼访华失败原因 从媒介环境学解读马嘎尔尼访华失败原因从媒介环境学解读马嘎尔尼访华失败原因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距离爆发鸦片战争不到50年。在1793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在历史上不太显眼的事件——大英帝国派遣以马嘎尔尼为首的庞大
从媒介环境学解读马嘎尔尼访华失败原因
从媒介环境学解读马嘎尔尼访华失败原因
从媒介环境学解读马嘎尔尼访华失败原因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距离爆发鸦片战争不到50年。在1793年,中国发生了一件在历史上不太显眼的事件——大英帝国派遣以马嘎尔尼为首的庞大代表团出使中国。这是“天朝上国”和大英帝国的第一次正式接触,马克思用这样的语句来描述此次访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随着历史的流逝,这一在当时并不显眼的事件被许多学者重新审视,其意义甚至被提高到“先进社会和传统社会相遇”,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将其描述为“两个世界的撞击”。
马嘎尔尼访华事件如同多棱镜一般,投射出许多值得讨论的议题。在这段造就了历史进程矛盾与冲突的传播活动中,虽当时并未有学者提出媒介环境学这一概念,但媒介仍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崔保国曾把媒介比作鱼,信息资源比作水,这段文字恰到好处的描述了媒介:除了媒介自身纵向的发展外,媒介本身的影响还横贯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结构,心理认知,角色身份,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传播而存在,深受媒介之影响。①当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的时候,通过马嘎尔尼访华事件来讲述媒介环境如何改变人类思考和组织社会生活的方式,并从历史的镜子中找到启迪,无疑是有价值的。
一、媒介环境学及马嘎尔尼访华事件回顾
媒介环境学这个术语由麦克卢汉提出,1970年尼尔?波斯曼接受麦克卢汉的建议在纽约大学创建媒介环境学博士点,将媒介环境学定义为试图揭示其隐含而固有的结构,揭示媒介对人的感知、理解和感情的影响。林文刚在《媒介环境学北美学术简史》做了这样的分析:媒介环境学是对传播媒介在人类感知、人类意识或者人类思维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的研究。
《清史稿》记述到:“五十八年,英国王雅治谴使臣马嘎尔尼等来朝贡,表请派人驻京,及通市浙江宁波、珠山(舟山)、天津、广东等地,并求减关税,不许。”大多数文献都认为是马嘎尔尼希望以平等的地位与乾隆进行谈判,因此拒绝单膝下跪向乾隆行三跪九叩之礼。乾隆以西方体制与中国不符为由,拒绝了扩大贸易通商谈判等请求。
在西方英国率先实行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急于向海外扩张寻找更广阔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②而中国在乾隆时达到了“康乾盛世”顶峰。据统计清乾隆时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51%,③这意味着当时中国一国的财富比世界其它所有国家财富总和还要多。如此成绩让清王朝沉醉于“天朝上邦”的美梦,对于一切中国之外的事物无知。乾隆盛世是一个“饥饿的盛世”,甚至有学者认为它是逆人类文明主流的产物。④
二、从媒介环境学解读马嘎尔尼访华失败的原因 (一)英国近代报刊与开放通商观点
1、英国近代印刷术发展
1455年西方近代印刷术诞生,这种新的媒介形式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开创了社会生活和社会行为的新方式。1695-1780年间,英国报纸从不足100万份增长到1400万份,一家报纸曾抱怨:“目前,城市和乡村每天都充斥着报纸的洪流。”在18世纪的英国,不单是社会上层人士读报,社会下层的人们也开始读报。1730年孟德斯鸠在他的日记中写道:“最引使人震惊的并不是报纸的数量和不受约束,而是劳动者也在读报,瓦匠们带着报纸来到他们工作的房顶,在那里读报。”一个社会中新媒介发展壮大成为主导媒介的过程,必然导致社会文化的震动和变迁。于是英国诞生出《人类理性论》、《政府论》、《利维坦》等名着,成为17世纪欧洲文化的中心。正如英尼斯所言:“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
2、英国媒介环境下的开放通商思想——“准WTO谈判”
爱因斯坦明确指出,印刷术发明之后欧洲文化就以全新的面目出现了。在这个开放式的媒介环境中,英国人培养出了开放的思想和“去疆域化”认知。英国派出马嘎尔尼代表团出使中国,给当时封闭的中国带来了一种全新的开放观点。马嘎尔尼希望中国能开放口岸、增设货栈、减免关税、并希望能在租地居留。这些思想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八个字:“自由贸易,协定关税。”这是一种开放而先进的观点。但那时乾隆拒绝了这种先进的观念和文化,仍然坚持“大乖仰体天朝加惠远人、抚育四夷之道”。 ⑤
(二)清朝禁教运动与闭关自守思想
1、中国近代印刷术发展
中国近代印刷术在19世纪初才起步,以1805年铅活字版印刷术的传入为标志。传统活字印刷术并没有被用于新闻的规模化传播,因为它于报刊长期、多次、大量的印刷无多大作为。中国封建文化意识根深蒂固,认为读书毕竟是少数人的事情,社会对书籍、报刊的需求往往是少量的需求。因此由于没有市场压力、消费需求,传统印刷术便没有革新的动力。这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不读书不看报,文化传播的需求小,大众文化素质就不能提高;大众文化素质不高,更不想读书看报,文化传播的需求就更难增长。
2、乾隆时期禁教运动
乾隆时期,古代报刊正向近代报刊转变。面对这种转变,乾隆采用了一种中国统治者最常用的方法:打压。拿官报来说,谕旨和臣僚奏章哪些应抄发,哪些不应抄发,通过何种渠道抄发,往往由皇帝作最后的决定。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指出:“我国现代报纸之产生,均出自外人之手。……《蜜蜂华报》发刊于一八二二年九月十二日。……”雍正皇帝推行禁止传教政策,将各地传教的教士驱逐出境,关闭教堂。到乾隆时期,传教活动被打压直接导致了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难以在中国大范围传播。马克思曾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⑥一书中写道:“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乾隆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关闭自守政策。开放遭遇闭关——“志不同,道不合”,马嘎尔尼便只能铩羽而归。
3、清朝媒介环境下的闭关自守思想
当时中国处于一种封闭的社会环境。清王朝的文化眼光一直没有投注到自己的文明圈之外,所以清朝是用单一文化眼光去看这个世界的,看待马嘎尔尼的到来。当乾隆时期遇到英国开放的通商文化、另一种单膝跪拜的习俗,便表现出不可理解、不可接受。
媒介偏向理论认为:时间偏向的媒介有助于加强永恒和长久存在的观念,有利于树立权威,从而形成等级森严的社会体制。1933年出版的《文化与环境》一书中,利维斯提出传统社会是由一个一个的“有机社区”组成的,在这种“有机社区”中,人们是通过口头交流和亲身交往接受教育。⑦这其中,并不包括报刊这一媒介。所以在当时中国的舆论环境下既不能产生对外开放的先进思想,也不具备接受外界先进思想的舆论环境。当英国马嘎尔尼使团来叩响中国大门时,中国和乾隆,似乎都还没有做好迎接远方来使的思想和心理准备。
乾隆停留在“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的想法上,停留在因为“礼仪之争”而全国禁教的思想里,停留在不知道英国在哪里这种思维和文化环境里,虽然连英国人都发现了清朝行宫中保存有明朝遗留下来的地球仪和《坤舆万国全图》。媒介是一种符号环境,能让人凭借各种感觉去感知世界,又从媒介的符号世界内容去思考。但清代媒介及其环境的缺失,却使得乾隆无法准确地感知和把握世界,更无法对马嘎尔尼访华的价值和意义作出正确的判断与抉择。
三、结语
人们的生活无疑是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的,一种新的媒介出现不只是改变我们的思维,更是可以改造我们世界的结构。通过民族国家的建构, 中国在凤凰涅架中得以重生。那段历史与我们渐行渐远,我们并不应该用我们的后见之明来将现代的观点强加于古人。乾隆当时的选择,本身就是历史的选择。马克思说:“只有世界史才是最伟大的诗人。”诵读这段历史,单从媒介环境这一角度来讲,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其实也很简单:媒介环境如何创造语境,这样的语境是如何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或组织社会生活的方式,如何使我们的境遇更好或更坏,如何使得我们更聪明或更迟钝,使我们更自由或更加受奴役。在全球化被人们广泛讨论的今天,希望我们能开始明白如何用媒介环境学的方法来理解传播媒介在中国文化或历史上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