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漫谈新文学旧书 1950年代公私合营后,中国的个体旧书业不复存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上海仅有一家国营的上海旧书店,除了福州路总店,就笔者记忆所及,尚在四川北路、提篮桥、南京西路、静安寺、淮海中路等处设有门市部,负责收购和出售各类旧书。但民
漫谈新文学旧书
1950年代公私合营后,中国的个体旧书业不复存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上海仅有一家国营的“上海旧书店”,除了福州路总店,就笔者记忆所及,尚在四川北路、提篮桥、南京西路、静安寺、淮海中路等处设有门市部,负责收购和出售各类旧书。但民国时期旧书是严格控制的。福州路总店内又有内部书刊门市部,所谓店中之店是也。内部书刊门市部门禁森严,必须凭单位介绍信才能进入,介绍信又讲级别,来头越大,进入的范围就越大。
1980年代中期,上海旧书店举办过几次大型旧书展销会,文史哲一应俱全,一种书十几几十本复本也不在少数,记得王独清译但丁《新生》和辛笛新诗集《手掌集》都有一摞。展销会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姜德明先生还专程从北京飞来淘书,当然是满载而归。但是书价已在悄悄提升,虽然幅度不是很大。且从这一时期笔者所购书中举两个例子:谢六逸著散文集《茶话集》1931年10月新中国书局初版本,系作者题赠本,价1.50元;韩侍桁评论集《参差集》1935年3月良友图书公司精装初版本,作者签名编号本,价3.00元,就可说明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