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新闻网讯(记者 刘 冰)新年的到来并没有让各地产权交易机构放松对碳排放概念的争夺。近日,四川省率先提出,在成都设立中国碳交易所,打造“零碳成都”城市品牌,制定规划并和成都“十二五”规划、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等
中国企业报-中国企业新闻网讯(记者 刘 冰)新年的到来并没有让各地产权交易机构放松对碳排放概念的争夺。近日,四川省率先提出,在成都设立中国碳交易所,打造“零碳成都”城市品牌,制定规划并和成都“十二五”规划、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等规划对接整合。 成都建立中国产权交易所的想法颇有“先下手为强”的意思,作为回应,北京环境交易所几乎在同一时间发起成立了“中国碳中和联盟”,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则正式推出了“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在此之前,北交所提出了“熊猫标准”,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被确定为人民银行碳金融试点平台。“各地对碳排放交易的争夺由简单的跑马圈地,已经上升为对碳排放‘标准’的争夺。”一位低碳经济发展研究人员向记者表示。 四川抢设中国碳交易所 “四川要实施低碳系统工程。”攀枝花市循环经济办公室主任、攀枝花市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建明表示。四川单位GDP能耗在2008年时比全国高25%,是北京的一倍以上,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实施。“首先,要制定全省能源转型路线图,要推动能源发展多元化,减少燃煤比例,大幅度提高水电、天然气等低碳和无碳能源的比重,并建立以可再生能源等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可以利用四川资源特点,全面启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能源基地建设,规划并启动核电建设。此外,在风能、太阳能和地热丰富的攀西和阿坝地区要设立清洁能源战略基地。”刘建明说。 减排的实质是能源问题。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能源结构优化,新的能源技术被大量采用,因此进一步减排的成本极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同一减排单位在不同国家的成本不同,形成了高价差,碳交易市场应运而生。 按照这种根据地域特点发展本地区低碳经济的方式,或许是对当下迷茫的碳交易市场的指引。“根据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特征,可分别从成都、川南、攀西、川东北、川西北五大经济区各选一个市(州)有组织地开展低碳经济发展试点,在低碳产品生产、碳交易市场培育、低碳生活方式培育等方面进行探索。”刘建明说。 四川对碳交易市场的兴趣已经不仅仅体现在与北京、天津等产交所争夺制高点上,对低碳城市的规划也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四川省社科院院长侯水平提出,成都是西部中心城市,西部地区又是具有全国乃至世界意义的碳汇区域和生态环境保护地区。在成都设立碳交易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在成都设立碳交易所之后,还应与世界银行、芝加哥交易所、欧洲交易所建立合作机制。 但是也必须看到,打造中国低碳中心的目标任重而道远。为了打造低碳城市,不仅需要出台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城市规划、各行业低碳目标、低碳能源开发与供应体系、碳排放评价指标、实现交换的碳汇量等。此外,政府还需要把低碳城市建设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出台相应的税收等优惠政策,培育低碳消费市场。 北京环交所强推中国碳中和联盟 北京环境交易所对碳交易标准的设立直接瞄准了国际市场,在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北交所提出了“熊猫标准”,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对低碳经济的势在必得,这也是全国其他地区对低碳经济“标准”争夺战的导火索。 在此前的国际碳交易中,项目认定、减排流程、核算方法等标准都由买家制定,卖家只能被牵着鼻子走。值得注意的是,买家是清一色的发达国家,卖家则是清一色的发展中国家,一个由买家单方面制定的游戏规则,能否带来对买卖双方都公平的碳交易?答案显而易见。事实上,正是由于不掌握话语权,中国、印度等一级碳交易市场达成的每一笔交易,价格都比在欧洲的二级交易低一半以上,以至于到中、印发现及“倒卖”碳减排项目已成为一种新兴行业,大批碳交易中介应运而生。 标准之争的背后,事实上是利益和市场之争。“熊猫标准”首先是确定交易的范围和交易的尺度,然后是规定方法学,包括各个行业标准,另外则规定谁有权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