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工学论文 >

追问六九硅业-新能源专业论文(1)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从一年前爆出0.69元/度的最低电价震动光伏业,到4个月前宣布六九硅业试车成功,英利至今没有摆脱外界的质疑。进入英利集团旗下的六九硅业有限公司厂区,行政部经理张明利开始禁止记者拍照。“这是机密,内行一看就明白了。当年大庆油田的一张宣传海报,日本

从一年前爆出0.69元/度的最低电价震动光伏业,到4个月前宣布六九硅业试车成功,英利至今没有摆脱外界的质疑。 进入英利集团旗下的六九硅业有限公司厂区,行政部经理张明利开始禁止记者拍照。“这是机密,内行一看就明白了。当年大庆油田的一张宣传海报,日本人都能分析出产量来。” 在多晶硅厂家里,恐怕也只有六九还有机密可言。与主流多晶硅厂商普遍采用改良西门子法,用三氯氢硅工艺不同,英利选择了“新硅烷法”作为工艺路线,希望一步到位解决硅料生产为人诟病的“高污染”、“高耗能”问题。闭环生产无污染、从原料到产品转化率高、单位能耗低,是六九硅业宣传新硅烷法的卖点。 在硅料价格连年暴涨,光伏产业拥硅为王的日子里,国内大量上马的多晶硅项目并没掌握解决污染的核心技术,每制造一吨多晶硅,要生成10吨以上的剧毒副产品四氯化硅。直到现在,这也是国内硅料厂商最大的难题。 “我们实现了真正的闭环生产,不生成四氯化硅,没有污染,没有废气,比国内其他的工艺路线先进。”上至董事长苗连生,下至行政部门最普通的员工,英利人4个月来对无数媒体重复这句话,他们声称能把硅料成本控制在每公斤28美元以内。 一期投资25亿,抵押个人股权融资,六九硅业成为集团董事长苗连生商业传奇中最为惊险的一部分。一向低调对外的英利最近频频主动出击,媒体对六九硅业的报道几乎是众口一词的赞美。苗连生穿着运动装上了央视二套的《商道》,并组织集团全体员工观看写感想。 六九硅业成功试产后,英利1号院里挂上了“全球最完整产业链”的牌子。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英利从建立之初就追求的“全产业链”终于名符其实。“1号院”不大,看上去像个四合院模样,如今保定的出租车司机更熟悉的是“英利三期”,行政人员们也等着搬到那边去办公。 但走出英利大院,六九硅业的先进性尚未成为行业共识。光大证券的电力分析师王海生说:“挪威用这个方法的,产能也就7000吨,并没有特别优势。” 6毛9背后的“筹粮处” 半年前同行对英利的口诛笔伐似乎已被淡忘,虽然百度贴吧还残留着当时的战场。 “摧毁光伏产业”、“导致德国反倾销”,在敦煌项目中报出6毛9的低价之后,各种指责以电话、邮件、论坛攻击帖等方式不时向苗连生和英利袭来。 “当时投标6毛9,我们沉默了3个月,业内一片骂声。但六九硅业出来,我们可以做到不赔不赚。”英利集团首席战略官马学禄说,“骂多了,就谁都知道我们了。” 那时,六九硅业已经在建,但外界还没人知道。英利的判断是,等投标项目启动,这边也差不多能生产了。“现在看来,我们的判断基本正确。”马学禄说。 硅料不啻为光伏制造企业的“粮”,六九硅业的前身就叫“筹粮处”,是个“欺上瞒下”的神秘部门。2007年9月,英利集团的11个人组成筹粮处,筹建将自产粮食的六九硅业。除这11个人之外,只有少数几个高管知道筹粮处的隐秘战略。 事实上,苗连生很早就开始琢磨自建硅料项目。2005年世界光伏市场逐渐启动,硅料价格一日千里,国内的光伏制造商开始跟国外硅料公司签订长期合同。手握定价权的硅料厂商提出,要签订长期合同,则10年内不能自建硅料厂。面相随和的苗连生表现出性格中强硬的一面,他不愿签长期合同受制于人,于是一直忍受短期采购的高价。 英利一直声称是行业非硅成本冠军,高价硅料也有功劳。硅料的成本高,产品售价又得低下来,只好在非硅这一块拼命想办法。 筹建硅料厂,自然也不能让合作供货商知道,否则要被人卡脖子。“保密”成了六九硅业从筹建至今的重要工作,这直接导致最初项目报备的困难。“刚开始不敢说是什么项目,又拿不出东西来,报什么?”当时11人团队中负责项目的张明利回忆,光跑地皮就跑了三个月。到了建设阶段,英利特意找了个台湾的设计公司,因为“保密性强”。 除了负责整个项目的推进,张明利还要和同事一起接受专家团队的定期培训,熟悉工艺流程。“全是英文资料啊,真的很头疼,那几个月就是翻字典,查书。”这个技术专家团队有19人,来自不同地区和公司,据称苗连生为此花了几千美金。 在张明利最早看到的资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a/lunwen/gongxue/160652.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