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以下是上学吧范文网小编整理的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 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篇1)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十分重要也十分及时。我们启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工作开展
以下是上学吧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范文,欢迎阅读参考。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篇1)
今天,县委县政府召开这次精准扶贫工作推进会,十分重要也十分及时。我们启动精准扶贫攻坚工作已有一年多的时间,在工作开展一年之际举行这次会议,总结我们过去一阶段的工作,查找存在的问题,安排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刚才,张书记传达了全省产业扶贫暨易地扶贫搬迁滇西片区推进现场会的精神,杨副县长通报了近期扶贫攻坚工作开展的情况,我完全赞同。稍后,张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深刻领会,积极抓好落实。
下面,结合当前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聚焦三化扶贫,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年初至今,全县深入贯彻“13662”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聚焦区域化、精准化、机制化脱贫思路,高位推进以“七个一批”为主要内容的脱贫攻坚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今年1-6月,全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900人,完成年度指标任务1.56万人的50.64%,完成到户贷款资金1831.45万元,占计划数的61.05%。整合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2.23亿元。今年7月30-31日,在全州召开的脱贫攻坚暨县域经济发展推进现场会上,xx县作为考察现场,接受了州委州政府和全州各个县市领导的检验,得到了州委州政府的肯定。总体来说,我县上一阶段的扶贫攻坚工作,按照既定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一阶段的工作可以说既有特点、又有亮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区域化脱贫取得实效
我们着力推进“一园一环一带四区”产业区域发展,2016年上半年,发展基础持续巩固,元蔓高速公路、虎街河水库、县城新区供水、农村道路提升改造等多个基础设施项目顺利实施。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猪牛羊、鸡鸭鹅、稻田泥鳅、牛蛙等特色养殖和芒果、火龙果等特色水果,丹参、三七、葛根等生物中药材种植规模持续扩大;葛饮料厂、生物药液提取中心等农特产品、生物中药材加工项目加快推进;依托哈尼梯田、马帮古城等旅游品牌,以开秧门、歌舞节、姑娘节、蒙面情歌等民俗节庆活动为契机的旅游业逐渐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上半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6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9元。
二是精准化脱贫取得实效
围绕发展产业脱贫一批,创建了精准扶贫产业到户五大培育中心。围绕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启动了29个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点建设。围绕生态保护脱贫一批,成功列入国家光伏扶贫目录,顺利完成全省光伏扶贫试点项目,实现并网发电。围绕转移就业脱贫一批,组织召开了全县农民工大会,制定了农民外出务工和回乡创业扶持办法,在蒙自创建了xx县农民工服务中心,扶持成立2家劳务输出公司,1-7月实现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3.2万人次,创劳务收入3.8亿元。围绕健康救助脱贫一批,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体检行动和卫生屋建设,实现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新农合,33个卫生屋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用设备配套,完成2306人免费健康体检,通过体检,收治了一批因病致贫人口,按95%新农合报账比例为他们报销了医疗费用。围绕教育支持脱贫一批,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168个,依托合作社和村级组织,举办各类培训班31期2251人。围绕兜底保障脱贫一批,完成乐育镇大新寨村公租户进农村“兜底房”试点各项前期工作,即将开工。实现全县6.07万户农村民房保险全覆盖。
三是机制化脱贫取得实效
我们制定下发了易地扶贫搬迁到户补助政策、贫困自然村脱贫摘帽竞赛活动、农副产品推销行动、金融信贷扶贫等实施办法和方案,创建了xx县精准扶贫手机大数据管理平台,加强了干部帮扶管理,这些工作的开展,使全县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打开了局面,实现了突破。
二、正视存在的问题,找准补齐工作短板
这次会议,关键是要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找准工作的短板,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大家要引起重视,研究加以解决。
(一)扶贫方式的转变还有待加强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在讲精准扶贫,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扶贫方式转变不到位的情况,大家从思想意识,到工作方法,到采取措施,还有一些过去大水漫灌式扶贫方式的影子。我们要做到精准,首先就要精细,就要精细到村,精细到村小组,到户。特别是精细到户,上级党委政府、县委、县政府制定了很多政策,这些政策已经很好地贯彻到了乡镇、落实到了村委会,但是是否到村,到农户中,值得大家思考。
今年上半年,我专程去我挂钩的10户建档立卡户走访,不久前,我又让政府办的同志逐户去了解我们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情况,有些是落实了,但是有些还没有落实到户。这就说明我们的政策还没有完全到户,政策就像卡车拉的货物一样,已经拉到乡镇,拉到村委会,拉到村小组,但是还没有把这些政策分发到户。
(二)扶贫项目推进有待加强
毋庸置疑,我们有的扶贫项目推进的确不够理想。包括易地搬迁项目,这个项目从去年申报的时候就开始强调要加快推进,但是效果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家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美丽家园的标准上,在做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规划时,思路仍然停留在划地建成小别墅的老的思路上,混淆了“扶贫”和“致富”的标准。这其中有思维方式转变不到位的失误。州内其他县市,其他乡镇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易地扶贫项目,有些是建成楼房,有些是建成其他建筑,这说明,我们在研究政策、制定政策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扶贫项目不仅仅是易地搬迁项目,还有整村推进,整乡推进,还包括薄改项目。前不久,州政府召开了全州薄改项目推进会,会议通报我们时间过半,薄改项目刚刚完成50%多的任务数,在全州来看虽然也不算慢,但是跟好的比,还有提升空间,说明我们的项目推进还有待加强。
项目落不了地有各种原因,落实不了地的,规划没有批的,设计等前期工作没有做完的,只要找,都有许多原因。薄改项目我要强调一下,资金方面虽然还有一点缺口,但省州的资金已经给的很多了,各乡镇都落实不了,就是自身的问题。哪些乡镇要是感觉征不下来,可以提出来调整项目给能干的乡镇来干,项目不能拖,一定要完成。
(三)资金使用有待加强
好多乡镇都反映过易地扶贫的资金拨不下来的问题,这里我要强调:从各个渠道走出去的资金拨付太慢的问题,从扶贫办开始,要迅速整改。已经开会定下来的各个项目的资金,各个部门该拨到乡镇的资金要尽快拨付,财政局要负责检查监管。涉农部门的资金,可以按照不低于30%的比例预拨到乡镇,乡镇上资金使用要严格按照扶贫资金去使用,使用结果由审计严格进行审计,部门不得卡着不放。
(四)工作方法创新有待加强
工作方法的创新,特别是项目上一定要加强。我举个例子,州委姚书记说要“不破法规破常规”。现在大家都知道破坏法规要追究责任,违法乱纪是不敢了,但是有的连常规也不愿意破,以前怎么办,现在就怎么办。当前形势下,需要大家拿出勇于担当的精神,包括在资金整合方面,只要不违法,只要是为了扶贫攻坚,只要是为了群众的利益,都可以去做。
工作一定要在遵守法规的基础上打破常规,不管是前期工作也好,项目落地也好,项目推进也好,都是要破常规的。你随波逐流,别人破而后立,同样的事情别人的效率就会比你快,你的工作就会落在后面。职能部门,特别是有审批权限的各部门,要创新工作方式,如规划可以连施工设计图一起做,有的可以几步并成一步走,扶贫攻坚工作讲的是效果和结果,要实现边疆地区跨越发展脱贫攻坚,就要干的好,比别人干的多,要能在落后别人的情况下同步或超前完成,就要靠工作方法的创新,就要靠我们去研究工作方法,集思广益、稳步推进,如迤萨镇“稻渔共作”的推进经验,就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五)综合协调有待加强
扶贫工作是统揽全县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要工作,所以扶贫办要承担起综合协调的职责,不仅要协调扶贫工作涉及到的项目,还要协调乡镇和部门,从职能部门转变为综合部门。我曾经强调过,凡是大的,区域性的项目都由发改来综合协调,其他和扶贫有关的项目都由扶贫办综合协调,这些制度要坚持,要完善。扶贫办要大胆协调涉农资金,凡涉农资金都要由扶贫办提出建议,涉农部门安排项目的时候,要主动和扶贫办协调,用在重点关键环节上,不要安排在一些无关大局的小地方,扶贫办要把好项目安置关,向上协调好数据上报工作。
以上五方面,是我们在扶贫攻坚工作推进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及时改进。
三、掌握原则,创新方法,推进脱贫攻坚取得更大胜利
一项工作要抓出成效,干出成果,离不开原则指导和创新方法。
(一)掌握原则推进工作
我认为,下一步抓扶贫工作的工作原则归纳起来是三句话,一是实事求是,二是先易后难,三是先中心后周边。
一是要实事求是。扶贫攻坚工作一定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要求不能弄虚作假,不能数字脱贫,就是要从乡镇、村委会、村小组、扶贫户的实际出发,来开展扶贫攻坚工作。
二是要先易后难。先易后难,就是要先把容易脱贫,容易扶贫的先扶起来,再去帮扶贫困程度更深的。我们部分乡镇的村组,生存条件很恶劣,以现有力量很难让这些地方短时间脱贫,这些难啃的骨头可以稍后再解决,集中精力把已经有一定产业基础,帮一把就能脱贫的先扶起来。要使精力花得有效率,不要反过来先解决难的,有些地方投入太大,例如,按照中央2万元解决一个贫困户的标准,我们投入100万,应该解决50户脱贫问题,不能投入100万,才解决了20-30户的脱贫问题,这是没有效率的表现。
三是要先中心后周边。一个区域发展的规律,一般是以一个或几个点为中心,以点带面,逐渐向外辐射,最终带动区域发展,脱贫攻坚工作也是如此,我们要优先解决乡镇中心,村委会中心,村小组中心的脱贫问题,先把中心的贫困问题解决掉,然后再向周边辐射。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一个地方的中心,肯定是基础设施投资最多的地方,基础设施提升了,社会服务随之增加,下一步的产业到户就可以事半功倍。
(二)创新方法做出成效
掌握了原则,就可以对工作做出创新,而在具体工作中,具体分析,合理灵活采取多种方法,就能使工作更有效率,事半功倍。具体到扶贫攻坚工作来说,有五个方法要用好、要创新:
第一个工作方法是抓区域发展。抓区域发展,就是要形成一个增长极。从经济规律来说,一个地方要发展,要有一个增长点或者增长极。而xx县的增长极,就在于我们的30万亩热区、我们的龙头企业、工业园区、五大中心。没有这些要素构成的增长极,地方经济社会就难以发展。增长极的实质,就是能够汇聚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健全的产业发展要素,充分的人才资源保障,有这些要素之后,再加上政策引导促进,一个地方就可以得到长足的发展。增长极发展起来之后,就会产生许多需求,这些发展需求就会对周边其他地方形成带动。各乡镇也要有自己的增长极,产业要形成连片规模,不光是要有增长极,还要清楚自己的增长点在哪里,如果既没有增长极,也没有增长点,就谈不上区域发展。
有了增长极和增长点后,还要有个普惠面,地方增长起来以后,要带动多少农户,要惠及多少农户,所以一个区域的发展必须既有增长极、增长点,又有普惠面。抓区域发展有三方面的重要工作,就是“抓土地流转、抓龙头培植、抓合作组织”。
一要抓土地流转。牢牢的把土地流转这个事情做好,xx县的农业要发展,没有土地流转是起不来的,土地流转是当前xx县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农业提质增效最好的政策,从近2年xx县做出的一些工作和经验来看,这些成绩的取得,重要前提就是因为我们实施了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工作。土地流转是撬动xx县经济发展最大的契机,xx县老百姓为什么穷,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像内地农民一样,发展出高水平的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技术,导致亩产太低,要提高亩产,从农业规律来讲就是要实施规模化生产,要实施规模化生产,就要通过土地流转。
二要培植龙头。土地流转后,要有龙头企业来做下一步的工作,才能够适应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才能适应市场。依靠传统农户单打独斗,一是不能实现规模化生产,二是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掉,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要。而龙头企业既能够组织生产,又能够解决销售,因此要培植龙头企业。
三要组建合作社。合作社是新时期把农民组织起来的一个较好的办法,有组织的农民,会成为市场的新兴力量,会不断吸收各种发展要素促进自我发展,不断的提高产出效益,能够实现自主脱贫。因此,大家要结合实际,做好规划,推进热区开发土地流转,支持大户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培育合作社,提高群众收入。
第二个工作方法是精准到户。扶贫工作的重点是“农民收入增加,基础设施改善,公共服务普及”,而核心是精准到户。现在的精准扶贫政策已经基本具备,关键是要到户,核心就是农民增收。一要发挥各级干部,乡镇,村委会,村小组,以及挂包帮干部的作用,迅速把政策资金落实到户。现在的问题不是没有政策,不是没有资金,关键是没有到户,没有到户政策资金的效果和目标就达不到预期的标准。二要坚持标准,严格执行“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其中最重要的是住房有保障,要严格厨卫入户,人畜分离标准。
第三个工作方法是抓公共基础。基础设施有所改善,才能加快脱贫攻坚步伐。一是提高基础设施效益,要提高基础设施投入的效益,提高普及率,提高受益群众面。要围绕扶贫攻坚工作,最大限度的发挥基础设施的效益,最大的惠及群众,惠及群众多的先做,惠及少的后做。做好基础设施以后,就积极引导群众实施易地搬迁,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二是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教育要按照改薄政策推进,医疗卫生要按照卫生屋建设和体检政策推进,要有标准化的厕所。在文化方面,乡镇党委政府要重视民族文化传承,每个村要有一个活动场所,文化活动是精神生活的载体,没有精神生活就会出现文化断层,有了村级活动场所,就有了文化交流的空间。
第四个工作方法是抓长效机制。扶贫后还要抓好农民的增收长效机制。一是形成工资性收入。要形成工资收入,就是要转换农民收入的组成方式,要把高风险、不可预见性强的传统农业性收入转变为低风险、可预见的就业性收入。收入稳定,脱贫就有希望,在就业方面,县委、县政府出台了良好的鼓励政策,请人社部门抓好落实。二是形成财产性收入。要引导农民以土地入股的方式,积极参与市场活动,土地入股了,形成规模化经营了,农民就能分红,就有收益,要推进农民掌握的资源转换为资产,以此获得长期的、稳定的收益。三是健全社保体系。社保体系是脱贫攻坚最后的兜底网络,现在的问题是社保体系兜得太多,兜得不准的问题,要逐步改善,使社保政策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
第五个工作方法是抓统计认可。一要抓好档案建设,要做好记录工作,到户扶贫落实了什么内容,建档立卡户享受了哪些政策,要清楚记录在案,要让工作经得住历史的检验,避免数字脱贫、造假脱贫、拒绝脱贫的现象发生。二要抓公开公示,扶贫工作要有认可度和公信度,要做出让群众认同的扶贫成效,才能让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认可我们的工作,对扶贫的成果,要有公认的标准和认定范围。三要签字认可。确保做到扶真贫、真扶贫。
扶贫是一项大工作,扶贫工作方法,特别是精准脱贫需要大家进一步探讨和交流,进一步总结和提升。我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精准扶贫攻坚工作推进会讲话稿2017(篇2)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近三年扶贫攻坚工作,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不断把我市扶贫开发引向深入,奋力打好全市扶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这场硬仗,确保遵义在率先建成全面小康进程中走前列、作贡献。
会前,大家现场参观了正安县的扶贫攻坚示范点。刚才,习水、务川、正安、道真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作了大会发言,大家讲得都很好,简明扼要、鲜活生动、各有特色,听后深受启发。等一会,少华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抓好我市扶贫攻坚工作,我讲三点意见。
一、发扬成绩,找准差距,坚定做好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
近三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扶贫开发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拓宽基本增收门路和提高基本素质这三个“基本问题”,不断加大扶贫投入,创新扶贫机制,大力推进扶贫攻坚,扶贫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可以说,近三年是遵义贫困地区发展最快、发展最好的三年,是遵义农村贫困人口减少最快、减少最多的三年,是遵义的扶贫攻坚推进最快、成效最明显的三年。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联动机制,在落实责任上实现新突破。积极创新扶贫开发跟踪协调服务和领导挂帮县、部门挂帮乡联动机制,吃透政策,用好政策,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重点县、重点乡镇为主战场,制定出台了《关于打好扶贫攻坚战加快“减贫摘帽”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务川道真正安三县“减贫摘帽”同步小康的意见》,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范围,认真落实市、县、乡、村及各级帮扶单位的责任。抓好部署、协调、督查、落实四个基本环节,注重扶贫规划的组织和实施,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项目、有措施、有检查。三年来,全市共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扶贫资金投入近10亿元,实施扶贫项目1567个,习水县和40个重点乡镇顺利实现“减贫摘帽”,减少贫困人口45.5万人。今年有望实现重点县正安县和20个乡镇“减贫摘帽”,减少贫困人口20万人以上。
二是突出优势产业,在产业扶贫上实现新突破。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科技支持、市场推动等方式,以典型引路,搞示范让群众看,办基地让群众干,大力扶持发展中药材、干(鲜)果、草地生态畜牧业、商品蔬菜、辣椒、高粱、茶、竹等八大优势产业,加快“中部蔬菜、干鲜果产业带,西部竹业、高粱产业带,东部茶粮烟产业带,东北部草地生态畜牧业和茶果烟产业带”的山区农业示范区建设。近三年新增扶持发展中药材17.5万亩,核桃产业46.3万亩,商品蔬菜51.8万亩,完成人工种草24.9万亩,在桐梓、赤水、习水等县(市)发展乡村旅游点1500多个。精心打造3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其中19个被列入全省“5个100工程”项目。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公司+协会+科技+农户,公司+基地+中介+农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认定市级以上扶贫龙头企业224家,其中国家级5家,省级95家。
三是优化攻坚模式,在“集团帮扶”上实现新突破。从2000年以来,我市通过整合部门力量,拓展帮扶领域,扩大帮扶规模,提高帮扶水平,探索了“集团帮扶”的扶贫攻坚模式,2009年起这一模式在全省进行推广。截至目前,我市共整合102个市直部门,实施捆绑项目274个,投入帮扶资金一亿多元,分别对道真、务川、正安、湄潭、凤冈、遵义等县的12个一类贫困乡镇实施“集团帮扶”,形成了“党政领导、部门负责、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扶贫格局和“定点到乡、帮扶到村、捆绑发展、整体推进”的攻坚体系。今年以来,我市进一步拓展“集团帮扶”内涵,围绕党建扶贫开展“干群结亲”活动,由市级领导、市直部门干部全员参与,到定点帮扶乡镇和贫困村“结对帮扶”,营造了“干群结亲,党群连心,干群手拉手,同步奔小康”的良好氛围。近三年来,我市承接省级“集团帮扶”项目投资1.47亿元,主要安排在4个重点县的贫困乡镇实施,通过省市两级的“集团帮扶”和合力攻坚,被帮扶的贫困乡镇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观,面貌焕然一新。
四是整合各方资源,在构建大扶贫格局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利用现有培训资源,完成劳务技能培训10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3.5万人。统筹安排交通、水利、能源、特色主导产业、社会事业发展等项目,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55个安置点,已完成安置任务4215户、1.8万人。全面完成承接大连市对口帮扶工作,积极主动对接上海市对口帮扶工作,通过建立对口帮扶联席会议制度、党政代表团定期互访制度,编制完成对口帮扶工作规划,制定出台对口帮扶项目资金管理办法。2013年上海对口帮扶31个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涉及项目资金5000万元。沪遵双方着眼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在组织、工业、教育、科技、人事、劳动、文化、卫生、旅游、商贸等10多个领域开展对口合作,目前上海企业与遵义新增签约产业项目8个,涉及产业投资66亿元,已到位资金7.2亿元。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市扶贫攻坚形势依然严峻,任务十分艰巨。一是扶贫攻坚任务重。扶贫对象规模大、程度深、投入大,全市有9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县,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116个贫困乡镇,2398个贫困村。到2012年末,全市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农村贫困人口达115.6万人,贫困发生率达17.6%。二是产业基础欠帐多。农村产业体系建设不健全,多重因素制约扶贫开发进程,返贫问题成为完成扶贫攻坚任务最大的障碍,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瓶颈依然存在,偏远贫困乡村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三是主观能动性不够。部分基层干部对脱贫致富主动思考不够、主动性不强,对新时期扶贫开发认识不足。贫困地区群众对脱贫致富缺乏信心,缺乏改变贫困面貌的勇气,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等、靠、要”现象。四是扶贫资金投入不足。根据目前中央和省级扶贫资金投入规模测算,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圆满完成扶贫攻坚各项任务的资金缺口很大。加上省级调整了扶持政策和方向,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对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未进行配套投入,需要整合多部门的资金,使得专项扶贫资金投入总量不足。五是重点区域攻坚合力不强。我市有9个县(市)分布在武陵山和乌蒙山片区,由于各区域、各部门、各行业的政策规定不同,要求不尽一致,资金和项目难以整合,两个片区区域发展合力攻坚的效果没有显现出来。
面对新形势下的扶贫工作,省委、省政府提出以全面小康统揽扶贫开发工作,围绕创建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提出贵州扶贫“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极大地提振了我们决战贫困、同步小康的信心和决心。加大扶贫攻坚、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是我市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也是难点,没有农村的小康,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新任务新要求,统一思想、集中心思、凝聚力量,坚决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
二、瞄准目标,合力攻坚,扎实推进扶贫攻坚第一民生工程
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结合遵义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扶贫攻坚工作的总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决策部署,以全面小康统揽扶贫攻坚工作,确保“十二五”期间,1年1个县、20个乡镇“减贫摘帽”和20万贫困人口脱贫,确保实现4个重点县、100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和1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2016年实现剩余重点乡镇全部“减贫摘帽”,稳定实现全市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率先在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此,要着力抓好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一要着力抓好产业园区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结合全省“5个100工程”建设,把扶贫产业落实到产业园区,落实到产业基地,落实到龙头企业,落实到专业合作社,落实到市场,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扎实抓好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重点产业发展,本着规模发展、区域推进、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示范带动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组织精干力量,全力抓好19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区和11个市级农业园区建设,使其成为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样板,成为全市贫困地区农民稳定增收的主要途径;这30个现代农业园区,要力争在建设规模、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正安县突出“长线扭住茶瓜核、年度攻坚烟畜粱、季度增收禽菜果”和“人均1亩茶、户均2亩果、100万家禽助增收”的攻坚做法值得借鉴,各地要围绕“政府引导、群众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协会组织、规模发展”的要求,扎实抓好中药材、干(鲜)果、草地生态畜牧业、商品蔬菜、茶叶、竹业、乡村旅游等重点产业发展,努力建成一批上规模、能发展、促增收、带动强的优势主导扶贫产业,加快打造具有遵义特色的扶贫产业主体格局。
二要着力抓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基础设施落后是贫困地区发展的主要瓶颈。省委、省政府启动了“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着力加快“小康路、小康水、小康房、小康电、小康讯和小康寨”建设步伐。市政府已将此项工作分解到牵头责任部门,要求抓紧制定工作方案,落实任务。“四在农家”品牌是我市在“三农”工作中创造的成功做法,也是贵州新农村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在新一轮“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更应当走前列、作表率。各级各部门要把扶贫攻坚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深化创建内涵,如仁怀市围绕“坡屋面、小青瓦、高粱红、雕花窗、酒元素”的创建思路就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各级各部门可结合本地的民族、文化等元素,整合人力、财力、物力、信息等资源,捆绑使用,打造独具特色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带,并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大力向贫困地区倾斜,破解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工程性缺水严重等制约瓶颈,加快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
三要着力抓好就业创业促进农民增收。农民增收是扶贫攻坚的核心。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要以实施教育“9+3”计划为总抓手,大力开发贫困地区人力资源,提高扶贫对象就业创业能力。依托“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培训载体,深入开展“一户一技能”活动,每户有一条致富门路,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掌握1-2门农村生产适用技术,提高劳动就业和实用技术应用能力,努力增加农民的工资性收入。结合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等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和乡村旅游业,努力打造“农家乐”、观光农业、原生态旅游等乡村旅游产品,不断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扎实开展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产权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尽快搭建产权交易和贷款抵押平台,激活农村发展要素,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各地要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拿出具体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到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创业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和谐。
四要着力抓好民生保障促进应扶尽扶。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除了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弱,社会保障水平低也是重要原因。要瞄准全市115万扶贫对象,采取“分类管理、差别化扶贫”的方式,建立管理台帐,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加强帮扶对象识别,强化动态管理,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对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差、自我发展能力弱但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要借鉴全省扶贫攻坚十大产业示范县道真县 “整县推进”试点做法,采取产业扶持、技能培训、劳务输出等措施,实行开发式扶贫。对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各地要按照农村低保制度和开发式扶贫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要求,形成“生存靠低保、发展靠扶贫”的工作机制,加快建设“扶贫开发+农村低保+临时救助”三位一体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行长期社会救助。对居住在深山区、高寒山区、石漠化地区等不具备生产生活条件的扶贫对象,结合城镇建设、园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
五要着力抓好“集团帮扶”促进“减贫摘帽”。“集团帮扶”是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亮点和品牌,我们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继续抓实、抓好,抓出成效。要把推进板块式扶贫作为全市扶贫开发的重要抓手,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减贫摘帽”目标任务,立足国家重点扶贫开发县、重点贫困乡镇的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和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有针对性地编制“集团帮扶”项目,不断整合“集团帮扶”资源,不断拓宽“集团帮扶”范围,不断深化“集团帮扶”内涵,结合市直机关党建扶贫、农村基层组织精品示范点等各类帮扶工作,全面开展帮县、联乡和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做到“不脱贫、不脱钩”、“不摘帽、不脱钩”。务川县开展的一般干部帮1户、科级干部帮1户带1户、县级干部帮1户带2户的“帮一带一”活动,就是县级在着力探索发展型扶贫攻坚模式中的有益尝试,各地要积极动员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通过多种方式参与扶贫攻坚,倡导扶贫志愿者行动,深入推进“党员创业带富”、“春晖行动”、“干部结亲”等活动,全面提高“集团帮扶”水平。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安排的“集团帮扶”工作任务,各市直有关部门要认真抓好落实。
六要着力抓好上海对口帮扶工作。要认真总结交流区县、院校、园区和部门之间结对帮扶经验,在提高对口帮扶成效的基础上,推动帮扶工作向合作发展延伸。市对口帮扶办要主动对接落实好上海每年对口帮扶遵义5000万元以上的资金项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引导上海民营资本、个体、慈善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帮扶重点贫困县,推动建立贫困村、贫困户、特困家庭、失学儿童、残疾人和少数民族特困群众援助基金,帮助重点贫困县加快“减贫摘帽”。依托上海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对口合作帮扶,加强人才培养交流,加快两大集中连片9个贫困县的脱贫致富。重点推动装备制造、汽车、IT产业等领域的融合发展,孕育一批互动产业项目,实现遵义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七要着力抓好连片区域扶贫攻坚。要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小康建设带动扶贫开发”的思路,大力实施好武陵山、乌蒙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各县要围绕产业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扶贫要求,结合以县为单位开展同步小康创建的安排部署,尽快制定各年度、各阶段扶贫攻坚的具体目标任务、农民减贫增收行动计划,以区域推进、连片开发、扶贫到户为主要方式,实行扶贫攻坚与同步小康创建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加快脱贫步伐。
三、健全机制,狠抓落实,全力确保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扶贫开发作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决策、新部署,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我市实际,在坚持以往行之有效做法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模式、新机制,全面提升扶贫攻坚的质量和效益。
一要完善扶贫攻坚联动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扶贫攻坚工作,坚持把“三农“工作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攻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对扶贫开发工作亲自研究部署,亲自协调落实;分管同志要具体抓、抓具体;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积极参与扶贫攻坚,构建大扶贫格局,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各级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和机制,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统筹抓好扶贫攻坚工作,经常性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研究解决的措施和办法,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当好参谋助手。市扶贫办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抓好组织协调,上下联动,推动扶贫攻坚工作有序开展。
二要改进扶贫考核评价奖惩机制。汪洋副总理在贵州调研时强调,要改革考核办法,把贫困地区干部的主要精力引导到扶贫开发上来。省委、省政府已明确,对贫困县的考核,要与同步小康创建指标相衔接,围绕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的“两不愁、三保障”总要求,建立差异化的考核指标体系,由主要考核GDP增长转为主要考核扶贫成效,对重点县率先实行扶贫导向考核机制。我市将建立“三线”考评机制,市委、市政府对各县党委、政府扶贫攻坚落实情况和市直有关部门帮扶工作进行综合考核,市、县扶贫部门也要对驻村干部帮扶情况进行考核。对扶贫攻坚工作成绩优秀的县和部门,市委、市政府给予奖励和表彰;对工作不力、成效不好的县和部门实行问责。
三要创新扶贫资金投入使用机制。要建立完善扶贫开发财政投入机制,在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下拨基础上,由市、县财政按一定比例匹配专项资金,努力提高对专项扶贫项目的补助标准。抓好各方面资金的整合和统筹使用,将扶贫开发部门帮扶和涉农专项资金整合起来,集中使用在重点脱贫项目上,达到资金整合、政策叠加、事半功倍的效果。争取国家和省级层面出台支持集中连片地区加快发展的扶持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探索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用作贷款贴息、以奖代补、奖励扶持等有偿使用、滚动发展的新方式。市财政要按上年投入我市的财政扶贫资金总额按比例配套市级扶贫工作经费,各县要按照上年度省下达到县财政扶贫资金3%的比例配套工作经费,市县两级对当年新争取财政扶贫资金的增长部分再按一定比例追加配套奖励工作经费。
四要强化扶贫攻坚督查调度机制。各级各部门要加强对扶贫攻坚工作的督促检查,实行月调度、季督查、半年小结、年终总结考评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考核、有问责、有成效,推动目标任务序时完成。扶贫部门要着力抓好月调度,时刻掌握工作进度,查找问题,提出解决建议;各级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要抓好季度督查和半年、年度总结,整体把握工作进展情况;分管领导要抓好统筹调度,亲自跟踪督办工作任务落实,确保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确保做到“五个到户到人”,确保结对帮扶干部到户到人、产业发展扶贫到户到人、教育培训安排到户到人、农村危房改造到户到人、扶贫生态移民到户到人。
希望各地各部门对照时间表和路线图,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开拓进取,扎实工作,确保完成既定工作目标,不断开创我市扶贫攻坚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