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武汉、黑龙江、吉林、北京……这位医者一次次书写传奇

时间: 2020-07-29 23:17:26 来源:武汉、黑龙江、吉 作者: 武汉、黑龙江

在地坛医院,童朝晖见到了“西城大爷”。

“西城大爷”唐先生,是北京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的首例确诊病例。他入院的第二天,由于病情反复,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在ICU治疗期间,童朝晖对唐先生的病情格外关注。当时唐先生的临床分型为重型,一度需要经鼻高流量吸氧才能维持住氧饱和度。童朝晖为他制定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童朝晖在北京地坛医院救治新冠危重症患者时的工作照

查房时,童朝晖常和唐先生开玩笑,以疏解他的焦虑——

“你现在可是北京市的牛人!”

“52岁怎么就叫‘大爷’了,应该叫‘小叔’”

……

经过精心护理治疗,唐先生病情好转,顺利出院。

前一阵,一段“拍背”视频走红网络。主角,正是童朝晖。

那天,童朝晖正和医生们查房。

“您做做这个姑娘的工作吧,她又躺在床上不动了……”一位医生对童朝晖说。童朝晖走上前,扶着患者坐起身、下床。

“你的肺挺好,但是要多下地活动。来,坐在板凳上,身体趴在床上,我给你拍一拍……”童朝晖说着,双手交替,由下至上,手法娴熟地为患者拍背,边拍边说,“你肺里的病变都集中在后背,趴着拍背的目的是让病变消散,散开就容易吸收了……”

对家人的思念,永远是这位战疫老兵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面对病毒,无所畏惧的童朝晖,看到一段女儿的留言,竟红了眼眶——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你在我、家人和全社会眼中就是这样的英雄!一定要注意防护!多加小心!要记住至亲的人在日夜记挂着你,翘首以盼你的归来。无论在哪里,无论什么时候,家里始终有一盏灯为你点亮!”

望着女儿发来的信息,童朝晖仿佛看到了女儿的笑脸,这张笑脸又渐渐与17年前的一个小女孩重合……

小女孩是10岁的女儿,当时,她也给童朝晖写过一封信,女儿写道:“打完胜仗,凯旋而归!我将用双臂迎接我那劳苦功高的爸爸……”

“他们都理解我,知道我不怕累、不怕苦,知道在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我希望为国出征、冲锋陷阵。”童朝晖的声音有些哽咽,他能做的,就是每天给家人报个平安,让他们放心。

190余天,1.2万余公里……

北京疫情得以控制,童朝晖又有了新的任务。疫情不退,他的战疫历程就仍会延续。

听到大家把他列为“重症八仙”,童朝晖笑了,连称“不敢当”,“大家过奖了,我算不上什么‘仙’,只是做了一名医生分内的事。”

来源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刘欢

童朝晖边给患者拍背,边对其他医生说:“新冠肺炎患者中,无论是普通鼻导管吸氧,还是插管,都要不时趴过来进行俯卧位通气,对氧饱和度的改善很有效。”

听说“拍背”视频火了,童朝晖很开心,他也希望能把“拍背”这种简单有效的策略教给更多的医生、患者及家属。

除了全力救治病患,童朝晖的身影还出现在北京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以及连线直播的镜头中,他希望尽可能多地普及防疫知识,回应关切,消除恐慌,助力战疫。

家人的信息

战疫190余天,转战四地。和童朝晖一起奋战的同事有很多,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湖北黄冈人。

童朝晖的父母就住在离武汉两个小时路程的黄冈市蕲春县。但在武汉奋战的日子里,虽然多次到黄冈,但童朝晖没回过一次家。

“实在太不方便。”童朝晖说,“我每天近距离接触的全都是重症患者,减少跟老人接触,对他们也是一种保护。”

儿子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见,两位老人没有埋怨,他们都很支持儿子的工作。

儿行千里母担忧。为能及时收到儿子的消息,童朝晖76岁的老母亲还学会了用微信,不仅会视频通话,还会收发照片。

童朝晖的手机里,有一条母亲发来的信息——

“在这四九寒天的日子里,你听从党的召唤,最先从北京来到武汉,为的就是家乡的父老乡亲早日从病疫中解救出来。我们为你感到骄傲。你要好好地保护自己,才能好好地保护别人。我们俩在家不出门、不串门,你不必担心,就是守望你早日归来!天佑中华,天佑武汉!”

武汉、黑龙江、吉林、北京……这位医者一次次书写传奇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