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37年,当好1200名村民健康守护人

时间: 2020-07-28 05:37:55 来源:37年,当好12 作者: 37年,当好

邓前堆搀扶老年患者。本报记者 张勇摄/光明图片

7月22日早8时,怒族医生邓前堆在怒江东岸村寨边搭上一辆农村客运面包车去县城,之后转车赶往昆明,列席云南省党代会。

邓前堆是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石月亮乡拉马底村医生,至今已在拉马底村卫生室坚守了37年。曾经是党的十八大代表和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去年被中央有关部门表彰为“最美奋斗者”。这次参加省党代会,他希望像以往参会一样多传递基层的声音。

1983年,初中毕业不久的邓前堆患上痢疾差点儿病死,后被老村医友尚叶救治好。友尚叶问他想不想接班,邓前堆一口答应:“我愿意一辈子当村医!”此后,他跟友尚叶精心学医,出师后,便独自一人守护着拉马底村和邻近马吉乡布旺村小组1200多名村民的健康。

对邓前堆来说,最难面对的,是波涛汹涌的怒江上空那长长的溜索。为了给江对岸的村民看病,他滑溜索过江27年。

令邓前堆印象最深的是15年前一个冬夜。当晚,江对岸害扎村小组一户农房起火,开扒俄老人头皮被烧伤。邓前堆得知后,立即背上药箱,摸黑滑溜索过江,为老人清创、上药、输液。邓前堆回忆说:“当时天太黑了,江面和对岸什么也看不清,我一心只想着救人,一手持着电筒,一手紧握绳子滑溜索过了江,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怕。”

“更早的时候,是用木板作滑板滑溜索过江,人掉进怒江的事经常发生。1987年改成铁滑轮后,这类事故才少了些,但仍然很危险。”邓前堆说。

除了大峡谷的艰险外,最让邓前堆焦虑的,是村医事业后继无人。他最初当村医时每月工资只有25元,直到两三年前才涨到每月千元以上。村医工作条件艰苦,没有养老保险,许多卫校毕业的年轻人都不愿从事。这些年来,先后有5个年轻人来跟随邓前堆工作,但过不了多久都走了。

无奈之下,邓前堆只能让自己唯一的儿子范志新去读卫校,毕业后回村里和自己一起当村医。衣钵终于有人传承,其他方面也在陆续改善:村边怒江上终于修起了桥,出诊不再需要滑溜索,可以开车了;收入也持续提高,“今年年初又加了500元,我现在月收入能达到2400元。”邓前堆说。

今年2月,邓前堆参加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线执勤,在怒江边的公路上守卡两个星期,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登记信息。饿了吃方便面,困了就在车上打盹。在他看来,这是一名医生应尽的本分。

“卫生室只有我一个人的那些年,我也曾动摇过。但妻子问我:村里如果没了医生,交通这么不方便,大家看病怎么办?她的话坚定了我继续坚持的决心。我会记住我的誓言:一辈子当村医,绝不后悔!”邓前堆说。

(本报记者 张勇)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张春雷、周仕兴、王斯敏

37年,当好1200名村民健康守护人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