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认知障碍老人生活在友好环境中…访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
时间: 2020-07-25 12:05:21 来源:让认知障碍老人生 作者: 让认知障碍老“卖汤圆,卖汤圆,小二哥的汤圆是圆又圆……”7月21日上午,长宁区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三楼的“记忆家”活动室内,11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人正在工作人员谷东雪的带领下,跟着电视里的老师一边拍手打着节拍,一边唱着《卖汤圆》,活动室内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上海是我国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城市之一,据估算,认知障碍老人约有20万人,每年还在不断增加。加强老年认知障碍照护服务已被列入《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去年9月21日,上海28个街镇被列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首批试点单位。在近日举行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中,本报记者来到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看这个友好社区如何开展老年特色认知障碍服务。
图说:虹桥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手绘。受访者供图
干预:近悦远来,在记忆家的日子开心充实
81岁的丁奶奶是去年6月来的。10年前她就被诊断出患有老年认知障碍,同样患有该病的老伴已于2017年去世。老伴生前和她一样都是精致的人,穿衣打扮干干净净,但去世前,却只记得穿同一件衣服。她不愿意以后自己也像老伴一样。于是她用一本本子,记了每天的气温和自己穿的衣服,“30℃浅灰连衣裙,32℃浅咖连衣裙……”她想趁现在还能记住事情的时候,先记下来,以后可以对着气温,穿合适的衣服。
她告诉记者,自己的记忆越来越不好了,常常记不住要做的事情,但心态一定要好,要多出来活动。在记忆家和大家一起做操、唱歌、涂色,很开心很充实,还能帮助别人,比如有老人眼睛看不清,她就会帮他们一起完成作业,很有成就感。
80岁的芮爷爷和76岁的庄奶奶老俩口都是认知障碍患者,家住徐汇区,是慕名而来。庄奶奶告诉记者,芮爷爷病情比自己重,已经不怎么认识路了,每次都是自己带他出来,他俩总是形影不离,这边活动内容丰富,学习后回到家两个人还一起复习回忆,都非常有助于锻炼大脑。
他们中有一位新加入的伙伴——76岁的张爷爷。张爷爷的女儿张女士说,父亲由于脑梗,摔过两次跤,然后就变得不爱与人交流,不爱笑了,带他过来是想做个初步评估。另外,作为家属,她非常关注如何与父亲相处和沟通。
图说:记忆家。屠瑜 摄
上门:干预到家,给予患者和家人更多支持
23日下午,记者陪同谷东雪来到59岁患者乔先生位于黄金城道的家中,乔先生看到谷东雪就笑得很开心,太太季女士说:“他特别欢迎小雪来看他,因为他知道小雪是来帮助他的。”
6年前,乔先生因为脑梗在卫生间摔倒昏迷,动了脑部手术,醒来后被诊断为血管性痴呆。这个家庭幸福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了,原本一个没有一点脾气的好男人变得性情暴躁,时刻都离不开季女士的照顾。因为乔先生无法到记忆家去,所以谷东雪等志愿者从2018年起每月会来两三次,陪他聊聊天,做做简单的功能训练。
“这几年我头发全白了,因为小谷要来,我特地去染了头发”,季女士告诉记者,有些邻居会戴有色眼镜看他们,背后指指点点,有人会建议她把乔先生送去精神病医院,让她无接受。她还说,有时候带乔先生出去聚餐,常常有人会来问乔先生:“你还认识我吗?”虽然没有恶意,但殊不知,这样常常激怒他。
为了寻求帮助,季女士参加了街道组织的认知障碍家属俱乐部,在这里有许多和她情况类似甚至更糟的人,大家互相倾诉,听专家上课指导,感到对自己帮助很大。
图说:记忆家。屠瑜 摄
目标:科技助力,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
老年认知障碍俗称老年痴呆,是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在内的一系列脑部退行性病变。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失去记忆、思考、逻辑、语言,甚至日常自理等不同能力。
针对周围人如何与患者相处这一难题,上海市长宁区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一科主任杨道良表示,患者患病早期时就要引起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周围人对他们要宽容,家人要多陪伴患者。家里环境要布置温馨,避免老年人骨折,打牌、唱歌、跳舞、打麻将等活动都可以有助于锻炼大脑。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