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屡造假?教育部出手了

时间: 2020-07-22 04:06:07 来源:中小学生科技创新 作者: 中小学生科技

当前学术造假屡有发生、备受诟病,中小学生科技创新造假危害不亚于此。

近期,一篇小学生研究癌症的论文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引发公众广泛关注和质疑。7月16日,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发布通报,决定撤销该奖项。

有网友梳理发现,近几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可谓“高精尖”,其中有不少涉及基因、抗癌等生物医学领域的前沿科研项目。

如,重庆两名中学生的论文《二氢杨梅素调节肝脏脂代谢及细胞外基质生成的作用研究》《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敏感标志物降钙素的ECL比率检测研究》均获得该大赛一等奖,近期又获得重庆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

前篇论文写道“实验方法是取8周龄的雄性129野生型小鼠40只,干预持续12周。利用高脂膳食诱导小鼠建立动物模型,检测DHM干预后对肝脏脂代谢、肝纤维化发生的影响。”后篇论文结论更是直言:“本比率策略为降钙素的灵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也为甲状腺髓样癌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有效途径,其思路还可以扩展至其他免疫检测及适体分析等领域。”

中学生真的能写出如此前沿、专业的科研论文?重庆某医科大学一名不愿具名的教授看后对记者说,论文中提到的研究方法都是医学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才会学到,涉及这些领域要达到硕士甚至博士专业水平才行,中学生医学知识不多且课业繁重,“写出这样的论文一万个不可能。”有网友发现,其中一篇论文与重庆某医科大学某硕士毕业论文几乎雷同,而这篇硕士毕业论文的指导老师正是该中学生的指导老师。正如云南获奖小学生父母是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一样,这篇论文的真实性同样备受公众质疑。

湖北武汉一项获奖作品也遭到质疑,被质疑的作品获前述第33届国家级比赛三等奖,项目名称是《茶多酚的抗肿瘤实验研究》。

其公示信息称,“本项目研究通过建立裸鼠癌症模型,并用绿茶提取物中茶多酚的主要成分EGCG作为受试药物,研究其在裸鼠肝脏肿瘤疾病模型中的体内药效”,最终通过实验表明“绿茶提取物儿茶酚EGCG有一定的抗肿瘤效果”。前述获奖项目竞赛组别是小学组,由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两名小学生完成。他们分别来自三年级和五年级,辅导教师为王茜和熊曳。网友质疑,该项目需要研究者进行小鼠实验,提取裸鼠肝脏肿瘤,且实验对逻辑性要求很高,小学生难以完成。7月19日,一名接近当事人的知情人士吴明(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两名小学生李某怡、李某卿的实验指导老师王茜是其父李红良的直属下级。另一名知情人鲍敏(化名)则透露,此实验需要合格证,两人不具备动物实验者资格,故而这项实验本身就是违规的。

当然,这些获奖论文的相关情况还需要进一步调查,但公众对中小学生科技创新造假的担忧必须引起重视。近年来,不少地方开展各类中小学生科技创新比赛,对于激发孩子科学兴趣、加大科技人才培养大有裨益,但若出现明显造假行为,其危害不仅是对孩子本身的揠苗助长,把孩子带歪,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科技发展基础环境的破坏。

为规范个别竞赛在组织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切实维护教育公平,进一步规范竞赛管理工作。

《通知》要求,各竞赛主办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全面开展一次自查,对以往获奖项目的真实性、独创性进行复核。要坚决避免参赛项目明显不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现象的发生,坚决防止由家长或其他人代劳等参赛造假行为。举办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必须坚持公益性,做到“零收费”。

《通知》明确,任何竞赛奖项均不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加分依据。各地要继续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幼升小、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不得将任何竞赛奖项作为升学依据。要继续对本地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加分项目进行清理和规范,严禁将各类竞赛获奖情况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加分依据。

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屡造假?教育部出手了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