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江南名号】我的目标不是500强,而是做到500年

时间: 2020-07-21 14:28:04 来源:【江南名号】我的 作者: 【江南名号】

摘要:是保持匠人的初心,还是随波逐流以利益为重?

2011年我离开了工作十多年的机关单位,从父亲手里接过王一品斋笔庄时,我的面前就摆着这样一个问题: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是保持匠人的初心,还是随波逐流以利益为重?我越来越觉得,做生意要沉得住气慢慢来。

我的目标不是将王一品斋做到500强,而是做到500年。

这是湖笔的历史底蕴给我的底气。湖笔历史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传说中,秦代的蒙恬将军改造毛笔后,将制笔工艺传授给了湖州善琏的民女卜香莲。善琏镇至今,仍以家家户户做湖笔而出名。明弘治《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

清乾隆四年(1739年),湖州有一位姓王的笔工随考生一起进京叫卖。大试之日,有位名叫庄有恭的考生因为忘了带毛笔正在考场外焦急,王笔工及时推荐了一支羊毫湖笔给他。庄有恭在考试中得心应手,下笔有神,竟中了头名状元。从此读书人竞相购买王笔工的毛笔,还美其名曰“一品状元笔”,称他为“王一品”。1741年,王笔工回到家乡开了家笔庄,店名就叫“王一品斋笔庄”。同时笔工在他的房顶上塑造一尊“天官铜像”以致标志,一直沿革至今,现在所用商标为“天官牌”。天官像有两大含义,一个是保佑买他笔的学生能够中状元,能够文曲星下凡;第二个,天官是民间的文财神,就是保佑他的子子孙孙能够把生意做下去。

据史料记载,王家的制笔工艺一直传到第7代(大约上世纪20年代),7代之后王家没有儿子,由于只传男不传女的行规,三十年代后期王一品转入周姓,老板叫周志云。岁月斗转星移,短短十余年间,王一品几经易主,在四十年代中期周德臣以300块大洋购得王一品。

新中国成立初期,继承了王一品制笔工艺的周德臣之子周承仁远去美国,并于2005年在美国病故。1956年公私合营后,湖笔制作120余道工艺由一批老艺人传承下来。

270多年来,“王一品”世代相传,虽几经易主,但笔庄的制作工艺始终没变。生产的“天官牌”湖笔从选料到制作,大小120多道工序,按传统手工精制而成,保持湖颖“尖、齐、圆、健”的特色。

1991年,正值王一品250周年之际,这个百年老字号传到了我父亲许阿乔手里,我父亲成为王一品的第16代掌门人。

毛笔曾经作为中国人的主要书写工具,但随着电脑、手机的普及,使用毛笔的人越来越少。面对困境,王一品开始变革。仿佛当年那位王姓笔工在大考之时携笔进京一样,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的父亲带着一批批湖笔到北京,与启功等十几位书画名家交流、探讨,并收集意见,与许多书画大家建立了长期的联系,他们成为王一品湖笔最好的代言人。

通过认真考察和研究,王一品最终在礼品市场找到了商机。从1993年起,王一品开发各式礼品笔、观赏笔、收藏笔,从几十个品种逐步扩大到五百种,老字号过硬的质量和远播的名气,加上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包装,使得礼品笔推出后受到了市场的欢迎。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礼品市场已经发生了诸多变化,礼品笔销售严重下滑的冲击使得湖笔行业整体销售明显下降。虽然在产品结构和销售模式上不断调整,但所有湖笔企业都受到了不可避免的影响。王一品需要再一次转变思路。这一次创新的任务落在了我的身上。

为了摆脱困境,我做出企业必须从“经营产品”到“经营文化”的战略转型的决定,并付之行动。同时,以新思维、新理念开展企业管理,一切工作围绕企业文化传承和产业创新。

自2011年起,王一品与淘宝、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和银行App进行合作,探索了一条传统手工业和互联网融合的发展模式。线上销售额不断攀升的同时,线下更注重个性化定制,与故宫博物院、西泠印社、国家博物馆、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及其他老字号企业合作。线上线下相互促进,使得年销售额过千万,年产量达到30万支,各项经营指标在湖州地区的湖笔行业中稳居第一位。

为了更好地研发文创产品,王一品业务骨干组建“湖颖天下”宣传文化创新团队,并下设市级湖笔制作大师工作室,通过精湛的湖笔制作技艺和专业美学设计将赋有文化韵味的产品呈现给消费者。团队研发制作的文渊一品、至柔至善、钟灵毓秀、精妙入神、返璞归真等数十款产品获得了全国工艺美术大赛金奖、长三角地区工艺美术创意设计金奖、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会工艺美术金奖、故宫博物院文创大赛铜奖等10多项大奖。

【江南名号】我的目标不是500强,而是做到500年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