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厦门那么多“国姓井” 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

时间: 2020-08-27 08:56:03 来源:厦门那么多“国姓 作者: 厦门那么多“

▲位于鼓浪屿延平公园的“国姓井”。(记者 邬秀君 摄)

▲集美“国姓井”。(林 凯 供图)

台海网8月27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今日是郑成功诞辰,作为闽南人熟悉的“国姓爷”,至今厦门还留存很多郑成功的遗迹,这其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其部下所挖的水井——“国姓井”。

厦门有哪些知名的“国姓井”,它们又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和历史背景?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部分本地文史专家。市博物馆副馆长、郑成功纪念馆原馆长陈洋也对各个“国姓井”提出自己的看法。

【厦大】

地点:映雪楼后在陈嘉庚要求下

得以保存至今

据本地文史研究者李世伟介绍,厦大“国姓井”位于厦大映雪楼后,是当年郑成功驻军演武场时挖掘的军用水井。

“厦大演武场是当年郑成功训练陆师的地方。”陈洋说,郑成功从1650年占领厦门到1661年攻打台湾,超过十年的时间都在厦门,尤其在厦大这片区域。“兵士要生活,有口井就不那么奇怪了。”陈洋表示,只是当时很多井的水含碱量较高,像这口“国姓井”应该是水质较好,就被保留下来了。

关于这口井,李世伟告诉记者一个小插曲,当年陈嘉庚创办厦大,在施工兴建映雪楼时,这口“国姓井”正好在施工范围内,“原本施工人员打算把井填平的,后来陈嘉庚认为这是郑成功练兵遗留下的古迹,便一再交代施工人员不能填埋,于是这口井才得以保存至今。”李世伟说。

【鼓浪屿】

地点:延平公园

环境得天独厚 或多次挖掘而得

要说厦门的“国姓井”,最出名的是鼓浪屿延平公园内的“国姓井”。据本地文史专家彭一万介绍,这口井是郑成功驻兵鼓浪屿时,因要解决众兵士饮水吃饭问题而开凿的。

陈洋告诉记者,1647年郑氏入驻鼓浪屿,要解决的头等大事就是兵士的吃喝问题,而水源在这个小岛之上显得更为重要。鼓浪屿作为四面环海的小岛,当时只能靠打井吃水。“鼓浪屿地下有充足水源,郑氏属下才能挖出这口井。”陈洋说,在一次次挖掘失败后,郑成功令属下不停挖掘新井,最终才挖出这口水质最佳的“国姓井”,这口井是目前可考的郑成功遗迹,也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地点:怡园

郑成功举剑劈石 成就“剑泉”

位于鼓浪屿福建路24号的怡园为晚清福建八大诗人之一林鹤年的住宅。怡园中有“三宝”,其中之一便是“国姓井”。

据说,当年郑成功下令各营官寻找水源,驻守在“小桃源”附近的士兵就近挖井,可士兵挖了三天,才挖了三尺深,底下尽是石头。有一天郑成功巡视军营,听说了此事后就严厉地说:“几块石头就怕啦,怕不怕清兵,怕不怕红夷?”说罢抽出佩剑,大喊一声:“顽石何所惧!”举剑劈向顽石,只听“轰隆”一声,顽石开裂,涌出了清冽的泉水,士兵就把这口井叫作“剑泉”。

【集美】

地点:尚忠路口旁

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5月,在集美区公布的新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中,一处“国姓井”便位列其中。据官方公布的资料介绍,这口“国姓井”位于集美区集美街道浔江社区尚南路1号归来园南部20米尚忠路口旁,该井是郑成功部将刘国轩建造集美寨时所凿。

除了这口“国姓井”,在集美寨附近还有一处“国姓井”。据官方资料记载,该井位于南薰楼前的观景台之下,数年前围封于小房内。当年刘国轩在浔江尽尾的高地上筑城寨(今延平故垒遗址),镇守高集海峡,兵寨就叫“浔尾寨”。兵寨为了用水只得打井,先是挖掘一口(在今南薰楼前台阶下),可水源不是很好,便再挖了如今这一口,也就是今年5月集美区公布的新增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陈洋认为,南薰楼前的观景台之下这口井大概在1658年到1660年间所挖掘。“挖掘水井这种事太小,不会载入史料,但根据郑成功的活动轨迹可以大致推测上述结论。”据他介绍,1658年郑成功在攻打南京失利后返回厦门,两年后的1660年,清军反攻郑氏,郑成功在集美及高崎海域和清军打了一场“厦门保卫战”,并最终取得胜利。“这两三年间,郑氏在集美和高崎附近休养生息,凿井成为生活必须。”陈洋说。

厦门那么多“国姓井” 有着怎样的传奇故事?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