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24样72种136道传承宫廷锔艺,这位大师就在青岛

时间: 2020-08-24 08:54:21 来源:24样72种13 作者: 24样72种

周华是高大的北方汉子,拿手绝活儿却是找茬对缝打盘,用锔钉修复瓷器的细致活儿,“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说的就是我们这一行。”

作为青岛市工艺美术大师、周氏锔艺第六代传人,周华传承了24样72种136道“王门锔”宫廷锔瓷独门绝技,修复艺术,缝补生命,让破碎的瓷器焕发涅槃之美。近些年,他又结合西方浅浮雕雕刻技法和中国传统锔艺里的镶嵌技术,制作观赏瓷板画,也为锔艺在当下的新发展打开了思路。

破,而后立。锔艺伴随着中国瓷文化产生发展,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是走街串巷的手艺人养家糊口的倚仗,是老百姓朴素度日延续器皿使用寿命的选择,是生活里的艺术。虽然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传统意义上锔艺已经不再普遍存在于生活中,但是它对文化传承依然有重要意义,并且在周华这样的创新者手中,焕发了新生。

“王门锔”王老邪门内弟子

锔碗、锔盆、锔大缸。曾经走街串巷吆喝着的锔匠,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已经渐渐消失在世俗的画卷里。这门最早在《清明上河图》中有图可循的老技艺,在青岛被一个有心的男孩惦记上了,““小时候就爱看锔匠锔碗,感觉很有意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收藏热开始兴起,周华经常逛地摊淘宝,看到了很多有破损的老瓷器,于是他开始琢磨着锔瓷器,“收藏热又唤醒了我对锔艺的兴趣。”

“我学过木匠,木匠和锔匠都用钻,就是钻头不一样,但有些技法类似。”周华从自家的破旧碗盘开始练手,从图书画册上的介绍自学起锔艺。不久,就能锔一些简单的粗活儿,“锔好的壶不漏,觉得自己干得不错。”

闷头自学了10年左右,央视探索频道一个专访“王老邪”王振海的节目,让周华打开了锔艺新视界。节目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王振海对于宫廷锔瓷的传承讲述震撼了他。家族式传承的宫廷锔瓷因时代发展的形势所迫必须打破“不外传”的规矩,王振海在节目中表示要开班收徒,把宫廷锔瓷传给社会,发扬光大。通过网络搜索电话联系,周华在2003年参加了王振海的一个锔艺培训班。“老师最早讲就讲三样:锔钉、包口、镶嵌。”虽然以前自己摸索过这些基本功夫,周华还是在学习里看到了差距。“师傅是领路人,在学习中我悟了很多东西。”王振海强调宫廷锔瓷首先要“安全性第一”。因为锔的都是用来倒水、冲茶等的实用器,保证不漏的前提下,不用胶粘、大漆等填补,完全按照规范操作——24样72种136道,都是技艺。宫廷锔瓷都用铜制作锔钉,因为铜与紫砂、瓷的膨胀系数一致,而且美观好看。过去民间则多用更为便宜的铁进行锔补,“大约能再用十年八年,老百姓容易接受。”

跟着师傅集中学了三次,不断晋级,周华现在是“王门锔”王老邪门下三个门内弟子之一。“跟着师傅技艺提高得快,以前想不到的技法现在都了解了,技术也就成熟全面了。”

整瓷镶嵌,锔艺发展的一种新可能

从“锔了不漏”到“锔出美感”,从事锔艺30多年的周华已经能接各种锔活儿,并且让每一件破碎的瓷器成为蕴含艺术气质的“唯一”。在锔“旧”的同时,周华开始研究创新,探索锔“新”。

用“胀死牛”的方法,往一把新壶里塞黄豆,再注水使黄豆膨胀,让壶涨裂,然后用锔艺进行艺术创作。周华说这种形式也在“24样”里,清朝的时候就出现了,那些富贵的八旗子弟经常让府里的锔匠用这种方式制造出不一样的壶,然后相互攀比。“我们现在更注重艺术观赏,当然这样的壶也是可以使用的。”周华说,“胀死牛”的方法很考验经验与技法,不能让壶涨得太碎,要恰到好处才能发挥锔艺的魅力。

更进一步的探索,是周华碰撞了东西方的技艺,进行整瓷镶嵌。“我一直很喜欢西方的雕刻。就用了浅浮雕的方法,先雕刻好铜的艺术花样,然后再用锔艺镶嵌到整瓷上,做成瓷板画、观赏盘、观赏瓶以及锔艺茶壶。”这种尝试把锔艺带进了现代文创的时髦行列。周华的作品《果熟禽食》《茶壶锔艺镶嵌》在2019山东非遗+旅游文创大赛中,获奖并被大赛组委会收藏。

24样72种136道传承宫廷锔艺,这位大师就在青岛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