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复原”152件古器具 河南老人西山办展馆

时间: 2020-08-18 10:28:43 来源:“复原”152件 作者: “复原”15

“这 个 叫 做‘耧’,也叫‘耧车’、‘耧犁’、‘耙耧’。最早出现于西汉时期,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今北方农民仍在使用……”在市西山风景区开汉楼, 每当有游客登楼,总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跟随其后充当解说员,回答游客的每一个问题。这位名叫周玉钦的老人就是这些古器具的制作者, 从2013年开始,他用手工打造各类汉代古器具152件, 供游客参观体验。 周玉钦说,他不为别的,只为弘扬汉文化。近日,记者在开汉楼见到了这位老人。

一座古楼 让河南老人结缘南充

竹制水车、木制战马、石磨、石碾……在四周的墙壁上还挂着各类古兵器、藤甲等,来到周玉钦的展览馆,记者就被眼前的一件件古器具吸引,这些带有远古气息的器具仿佛让人穿越到了千年之前。

“目前,整个开汉楼4层都有展品,除二楼的玉器是我的收藏外,绝大部分器具都是我这些年来手工制作的。” 在周玉钦的引导下,记者登上开汉楼,每登上一层都能看到不同类别的展品, 古农耕用具、古工业器械等, 每个展品都为1:1制作。“这些器具在汉代, 都是当时十分先进的生产生活工具……”聊到自己的这些“宝贝”,周玉钦讲起来头头是道、激情满满。

周玉钦并不是南充人,2009年6月,他与妻子从河南到南充旅游,从此便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南充和我的老家南阳一样, 都是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南充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我一直都计划到南充来看看。”周玉钦说,当他来到西山风景区,看到纪念汉初大将纪信而兴建的开汉楼时, 深深地被这座仿汉代建筑吸引。“整栋楼,楼面逐层收分,每层均有走廊环道,是典型的仿汉建筑。”周玉钦介绍到,由于祖辈均为民间收藏爱好者,他从小就对古代的一切感兴趣, 特别是汉文化。自上世纪70年代起,就不断收集关于汉代的玉器,经过数十年的收集,他收集的玉器就已多达数十件,其中最珍贵的就是自己岳父留下的一件“金缕玉衣”。

“那个时候开汉楼还未布展,整栋楼都是空的。”周玉钦回忆到,当看到空荡荡的开汉楼,他的脑中立即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汉楼能不能展出自己的藏品么呢?” 激动的周玉钦当即就找到了市西山风景区管理局, 表达了自己的心愿,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经商讨后,景区同意了周玉钦的诉求。

回到河南南阳后,周玉钦立即着手准备,将自己收藏的玉器“打包”搬进了开汉楼,2010年,“金缕玉衣汉文化娱乐展览馆”正式开馆。

一张骏马图 手工打造出﹃汗血宝马﹄

在众多展品中,一匹高约2米的木马吸引了记者的注意。 这匹马通体滑溜,骨骼分明,马肚镂空,周身红木的花纹层次依然分明,拼接处严丝合缝,足见其匠心独运、手工细腻。

这匹木马是周玉钦花了半年时间呕心沥血,纯手工打造,制作之初就博得了众多关注度,在2014年农历马年正月初一展出时, 闻讯前来观马的市民和游客接踵而至, 就连外地媒体也是争相报道。

“这匹汗血宝马能走会叫,两三个人骑上去都不成问题。”周玉钦告诉记者,2013年初夏的一天, 一张游客丢弃在开汉楼景区廊亭内的骏马图,突然打开了他的思路。 看着图上异常神骏的战马,他灵机一动,可否在展馆中打造一匹战马和游客互动呢?

“要做一匹可供游客骑乘的战马,石膏肯定不行,石料取材也是问题,只能选择木头。”打造战马的材质定下了,可木材昂贵的价格和木雕工艺又成为了周玉钦遇到的难题。“多亏了我二十多年从事建筑的经历。”周玉钦说,在战马打造过程中,他想到既然砖石可以砌成各种造型的建筑,那么无数小木料也能拼接成战马的形态。

说做就做,2013年下半年, 周玉钦的心思都花在了他的汗血宝马身上, 同时他也成为了周边木材厂的常客,木料贵他就用木材厂的边角料,没有木雕的手艺就用一块块小木料先塑形再拼接。

为了契合三国文化,周玉钦多方查证史料,在马友的帮助下搜罗了几十张马的照片,熬更守夜研究马的种类、外观、动作神态等,“我还反复研究了《百骏图》,百匹骏马放牧游息、别具意趣、姿态各异……”在多番揣摩和研究后, 在周玉钦的工刀下,木马有棱有角、栩栩如生。

“复原”152件古器具 河南老人西山办展馆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