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势"在中国画中的地位

时间: 2020-08-18 05:37:52 来源:"势"在中国画中 作者: "势"在中国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

尺寸:41.5×70.8cm

一幅图画的创作成功,即从客观到主观的结合,从形似到神似的发展,从自然景象到艺术境界的升华,“势”就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媒介和桥梁的作用,是国画创作必须注重的问题。

“势”与“空白”又有很大关系,物象的大轮廓,它最本能地给人有大的势态的印象,并且指出就远处摄取物象的功能。

然而画家作画时,并非一定要把对象置于远处观察后,方能造势。画家在观察物象时,除了“远取其势”外,亦要深入细致地就近观察,左右上下,里外前后地观察,对有些物象以至做到“明察秋毫”,须具有“近取其质”的过程。

而问题在于塑造物象时,必须先具有概括大势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近处取象时不能疏忽远看的设想,要能概括出大的体势。

潘天寿 《鹰石图》

尺寸:110×300cm

看潘天寿先生作巨幅鹰石图,画鹰是一大片黛墨,画石几条粗线,似乎无多变化,其实不然,他是把墨色的变化和线条的变化,都概括在大的形态之中。而当把画挂起来稍远看时,就又见出其形态的生动变化,笔墨沉雄有力,气势磅礴,毫无单调的感觉。

从而可以悟出一个道理:潘老的画,笔墨高度概括,而墨色的变化是:浓中求浓变,淡中求淡变,都着眼于“势”。在落墨运笔之际已估计到远看的效果,并且十分注重外形与空白的对比,善于在“空白处做文章”。

宋 李公麟 《维摩演教图》

尺寸:34.6×207.5cm

“外形”与“空白”在画面造势中,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中国画特点之一是在一张白纸上运用笔墨(以线为主)表现形象。

运用笔墨(线条勾勒)的取象方法,它不同于依靠自然光照的块面描摹而表现三度空间的方法,而是依靠线的穿插变化、虚实变化(包括墨色的浓淡枯湿)表现出和“空白”相协调的画面。这个“空白”一旦成为画面所组成的部分的时候,它就不再是空洞无物的白纸。

北宋 王希孟 《千里江山图》

尺寸:51.5 ×1191.5cm

中国画中称为“虚白”,说明“白”和“虚”是休戚相关的。“虚”是物之隐,“实”是物之现,画上的空白(包括留白的背景)可解释为“实”所演化的虚像,亦可谓是“象外之象”,是意到笔来到之处。

因此,不论从内容上说,或者从形式上说,“外形”与“空白”互为关系,节奏变化的表现,是中国画突出的特点。

傅抱石 《雨后云山图》

尺寸:28.8×40cm

在生活现象中,往往是“外形”突出于“空白”之中,于是容易找到“势”的倾向。比如:与天连接的山峰,雾中的行人,雪地上的梅花……物象处在单纯或模糊的背景的衬托中,它的外形是比较明确的,同样其“空白”也是比较明豁的。

但在许多情况下,物象需处于繁复、重叠、万象交错、宾主难分的情况中,“外形”与“空白”的处理都会感到棘手,这时就要明确立意、分别宾主,以至采取大取大舍的方法,紧紧抓住要作为主要描写的对象,并进行外形势态的加工,达到整个画面造“势”的目的。

徐悲鸿 《晚秋栖霞图》

尺寸:87.3×47.2cm

对一些次要的景物可作任意的选择,对那些无关紧要的形象可以视而不见,归于迷茫或“空白”之中。这种取于自然而不为自然所羁绊,充分发挥画家主观意识的能动作用,在中国画中是十分讲究的,它既符合了人们心理要求的基本特点,亦符合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势"在中国画中的地位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