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故事:用一年青春,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
时间: 2020-08-14 04:02:25 来源:支教故事:用一年 作者: 支教故事:用如果不曾支教,你不会知道
大山里的孩子,如此渴望知识和远方
如果不曾支教,你不会知道
走出大山,需要无尽的努力和勇气
如果不曾支教,你不会知道
三尺讲台肩负的使命与担当
7月23日,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给第21届南通大学莫文隋研究生支教团回信,对他们一年来的支教工作给予肯定和赞赏,希望同学们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今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实施的第21年,数以万计的的高校青年奔赴西部,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今天,我们的主人公是我校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还是一个默默资助学生3年的“资助者”。他叫袁凯,是我校化工学院19级博士生。
参加支教,源于回馈社会
作为一个农村孩子,袁凯的求学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我的成长路上,因为有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各类资助政策,才有今日继续求学的机会,在我很小的时候就一直梦想着将自己收到的爱心传递下去,用自己的力量回馈社会。”袁凯坦言,这颗种子萌芽的很早。
“2016年9月,南京工业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招募,我毫不犹豫的申请加入,对我而言,支教的意义不仅仅是给孩子们传授知识,还能够让他们看到努力与坚持的意义。”袁凯回忆道。凭借本科期间的优秀履历,经历严格筛选,袁凯成功的成为了南京工业大学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分配到四川乐山市沐川县利店镇利店中学展开为期一年的支教生活。
(和学生合影:史佳琴、袁凯)
(周末阳台批改试卷)
担任5个班级的生物老师,备课、上课、改作业成为袁凯的日常生活。“袁老师,袁老师,珊瑚是生物吗”“袁老师,袁老师,鲸鱼不是鱼呀”,“袁老师,袁老师,你帮我看下为啥子乳酸菌的细胞结构是这样子的?”和城里的孩子相比,这儿的孩子没有多样的参考书、辅导书,考量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的唯有一本薄薄的练习册。每天的午休时间,自然就成为答疑的专属课堂,看到孩子们开心离开的背影,再多的疲惫也一扫而光。回忆起支教时光,袁凯至今难以忘怀:“川蜀之地,群山环绕,建立一所学校十分不易,利店中学是附近7个乡镇拥有的唯一一所中学,在校生651人,13个教学班,只有41名教职工。在这种环境下,孩子们求学的艰辛和对知识的渴望,深深的感染着我。”三尺讲台,肩负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有改变这些孩子人生之路的使命与担当。
孩子们期待走出大山,走向外面的世界。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却又伴随着艰辛和不确定的过程中,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珍惜当下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感恩父母和老师所付出的一切,而他们却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自卑和惶恐,需要有一个人轻轻的说一句:你很棒,要坚持。
牵线搭桥,播撒温暖与希望
支教过程中,袁凯发现山区学生最缺乏的不仅仅是为他们传授知识的老师,更多的是生活的困苦和家庭教育意识的缺位。祖祖辈辈都是从事体力劳动,生活艰辛难熬,比起十几年漫长的教育投入,有些父母更希望孩子们早点辍学帮助家里采茶、干农活或是打工,以减轻家庭负担。而现在仍在坚持读书的学生,他们的求学之路非常不易,由于学校宿舍床铺数量有限,不少学生只能每天起早摸黑穿过崎岖山路走读,冬天,很多学生因为没足够的保暖设备手脚冻疮,写字变成了一件煎熬的事情…...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