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词明戏,古老的平潭文化瑰宝

时间: 2020-08-13 17:42:06 来源:词明戏,古老的平 作者: 词明戏,古老

“汉代名臣,终年汤化身,蟠桃已熟,摘来献神仙……” 这是词明戏《八仙》里的一句经典唱段,悠悠唱腔令人沉醉。

词明戏原名“高腔”,系明末清初弋阳腔流行平潭、福清、长乐后与当地“白字”曲调结合发展而成。它是平潭最古老的戏曲剧种,比“闽剧”传入时间要早将近200年,包含了提线木偶戏、人演词明戏、手动布偶戏三种形态。词明戏上承昆曲,词牌与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时代的“元曲”相似,人物对白多为北方语言词汇,相传为宫廷戏流落市井民间。

平潭民俗文化专家赖民说:“词明戏是福建戏剧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平潭的地域文化来说,更是润物细无声,渗透到了平潭的民间音乐、戏剧、曲艺和嫁娶哭丧等各方面。”

上世纪60年代,受文革期间的“破四风”运动影响,平潭词明戏沉寂了半个世纪。2018年9月,随着第二届平潭“霞海文化节”暨首届“词明戏艺术节”的举办,词明戏再度走进人们的视野。

富有特色 民众喜闻乐见

敖东镇苍海村是平潭词明戏的发源地。据史料记载,明末清初,浙江余姚林氏艺人历经满族入主中原的战乱遁居平潭敖东苍海苍霞垄北头,从此苍海村成为了词明戏的集散地,随后相继传入福清、长乐等地,在闽中、闽东地区风行一时,并在一个历史时期中成为广大民众喜闻乐见的唯一剧种。

据了解,早期词明戏后台乐队共有5人,乐器为清鼓、小锣、大锣、大钹和钹。在演唱时,采用帮腔形式,即前台干唱,后台帮腔,前后台音高有八度之差,帮腔形式多样,有整句帮腔、后台只和尾音等。此外,演唱时往往速度较快,具有“字正音少,一泄而尽”、“一人演唱,数人接腔,名为一人,实出众口”的弋阳腔特色。

在角色上,词明戏可分为生、旦、净、末、丑、外、贴七个角色,艺人自称“梨园子弟”。文戏里,生、旦科介变化不多,注重通过唱段抒发内心情感,保留了南戏中旦角重唱的遗风。而丑角随时插科打诨,活跃气氛,使得台面生动化。武戏里,早期掺入了特技表演,打斗场面十分精彩。

在音乐曲牌上,词明戏的曲牌更是丰富多彩。已知曲牌就有138个,既吸收弋阳腔、昆曲、皮黄的曲调,又融汇民谣、山歌、坊间土调。曲调根据剧情搭配,由“正字腔”和“白字腔”两大类组成。“白字腔”唱出来的曲调与口语相近,为当时的老百姓所喜闻乐见。而“正字腔”在后期也逐渐地方化,包含“水调”、“阔调”、“北调”三种曲调。其中,“水调”节奏自由,速度缓慢,善于表现剧中人物的不幸遭遇和悲伤情感;“阔调”辽阔粗狂,奔放高昂,善于表现威风凛凛的英雄形象;“北调”则缠绵悱恻,善于表现怀乡思亲、忧愁烦闷的心情。

三起三落 古老戏曲艰难传承

现年80岁的林文远,是平潭林氏词明戏第九代唯一传人。林文远生于词明戏世家,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在十一二岁就熟悉了词明戏的唱腔。“那时候,我父亲、叔伯都会唱词明戏,我听着听着就都记在脑子里了。”

1961年,在省文化厅戏曲研究所的支持下,平潭县文化部门开始重视起词明戏的挖掘与保护,林文远当时作为学徒参与了“复苏”行动,正式开始系统学习词明戏。教授他的,便是他父亲、叔伯一辈的词明戏老艺人,从剧本到谱曲到唱段,林文远都学了个遍。

时间辗转,文革到来,“破四风”运动一度让词明戏陷入发展绝境,也让词明戏艺人的生活陷入窘境,词明戏从此沉寂了近半个世纪。直到2010年,平潭霞海委员会组织承办了第一届平潭“霞海文化节”,当时由林文照老先生组织苍海村还会唱词明戏的老艺人排练演出,词明戏才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

好景不长,首届霞海文化节演出过后,由于没有后续的经费支持,词明戏再次沉寂了。最近一次挖掘与保护,是在2018年3月份。苍海村乡贤林心惠不忍词明戏就此销迹,和村干部一起组织筹划了第二届平潭“霞海文化节”暨首届“词明戏艺术节”,并多番动员林文远出山教授族人词明戏。年已80的林文远,在经历了词明戏的多番起落后,已感觉力不从心,也不敢轻易拾起曾经的技艺。但最终,林文远还是经不住众人的劝说和对词明戏难以割舍的情感,再度出山。

词明戏,古老的平潭文化瑰宝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