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筑起防疫青春长城丨张献丹 我觉得自己还做得太少

时间: 2020-08-12 16:53:09 来源:筑起防疫青春长城 作者: 筑起防疫青春

1991年出生的张献丹是山西省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主管护师。

大年初二的晚上,张献丹刚刚上完白班回到家。十点多,手机弹出来一条微信消息,那是来自单位群的一条紧急通知:招募支援湖北的医护志愿者。第二天一早就要出发,报名时间只有半个小时。

做了一番思想斗争,张献丹对丈夫说,我报名了。

医院的电话随后打过来,你孩子这么小,能走吗?

能!张献丹回答。

短短半小时做出的决定,其实源于很久以来的影响。2003年非典的时候,张献丹还小,她的姑姑是一名军医,主动请缨到北京小汤山医院紧急支援,那时候她心里对姑姑特别佩服。“这一次,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也想发挥自己的所长,贡献一份力量。”停了停,张献丹说,“也想了很多,孩子怎么办,家人怎么办?但是我知道,如果这次不报名的话,我肯定会后悔的。”

第二天一大早,张献丹回到了父母家,和他们道别。得知女儿要去支援湖北,并且马上就要出发时,他们都很意外。但惊讶与担心的表情只是一闪而过,他们微笑着说,“去吧,这是好事!放心,孩子我们给你带好。”

就这样,张献丹作为山西省第一批支援湖北医疗队成员之一,来到了潜江市妇幼保健院。刚刚建成的医院还没有投入使用,非常时期,用来收治疑似新冠肺炎患者。第一天上班接受培训,第一次穿防护服,张献丹穿了一个小时。护目镜勒得太紧了,工作到一半,她感到头疼,胸闷,恶心,但她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后面的几天,逐渐适应了,就好多了。”张献丹说。

特殊时期,除了病人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外,像给病区消毒,给病人送饭,打扫病房卫生等工作,也都落在了医护人员的身上。而脸上有防护面罩、护目镜和面屏三层屏障,再带着手套,给病人扎针,输液,也成了很大的挑战。在这样的情况下,张献丹和同事们还要克服种种不便和困难,尽可能地为患者服务好。医院收治的一位老奶奶70多岁了,腿脚不方便,住院后天天以泪洗面。张献丹就尽可能地多开解她。由于医院还没有安装呼叫系统,老人又不会用手机,为了不让老人下床呼叫护士,张献丹每次都掐算好时间,提前到病房去给老人换药。

有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看到针头就恐惧。输液的时候,张献丹就耐心地开导他,放松,不要紧张,肯定能给你一针扎准。

来到湖北已经接近一个月了,最想念的就是女儿。从来没有和女儿分开过这么长时间。每天和她视频通话,聊天,4岁的孩子已经知道了妈妈去了湖北,每天趴在地图上寻找哪里是湖北,哪里是武汉。她跟孩子说,妈妈工作结束了就坐飞机回去。孩子就天天趴在窗边,看天上有没有飞机飞回来。

张献丹也很担心妈妈的身体。妈妈经常失眠,晚上休息不好。每次视频通话的时候,妈妈都是一脸笑容,跟她说家里一切都好。“但我妹跟我说,她常常在家翻看我以前写的文章,一边看一边哭。”讲到这里,张献丹的声音哽咽了。

在湖北期间,张献丹火线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之前的工作中,张献丹一直是敢挑重担,从不言苦言累的人,曾获得四星级服务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作为重症医学科的主管护师,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对她来说是家常便饭,因此,对于这次支援湖北的工作,她并没有觉得辛苦。“我还觉得自己做得太少,还想多做一些。”

这一次选择来到湖北,她认为自己责无旁贷,“我们90后是30岁左右的人了,工作已经七八年了,比较有经验,也还年轻,体力上可以胜任比较繁重的工作,这个时候该为祖国做贡献,有多大的力量就贡献多大的力量。”她的语气很坚定。

带着对家人的思念和打赢这场硬仗的信心,张献丹仍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虽然还不知道何时可以回家和家人团聚,但张献丹说,一定要坚持到这场战役结束。

筑起防疫青春长城丨张献丹 我觉得自己还做得太少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