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这才是上海弄堂最值得打卡的“活标本”

时间: 2020-08-09 06:28:05 来源:这才是上海弄堂最 作者: 这才是上海弄

开了23年的大福里,完美复刻了记忆中的烟纸店。插图/马越

上海作家程乃珊曾这样写道:“在我童年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临尽深巷小弄的烟纸店。这种上海人俗称夫妻老婆店的,是很有人情味的。”

在淮海路“背面”的延庆路上,就有这样一家烟纸店,叫大福杂货店,活脱脱从二十年前“穿越”来。

这爿小店竟然还有手写冷饮牌、挂在铁网上的零食钩子、蓝色塑料拎箱和空酒瓶,老式的翻盖冰柜里,还能找到不少1块钱一根的冷饮,大布丁、盐水棒冰。

“侬想写烟纸店,要多了解、多调查。阿拉刚开店辰光,前头华亭路服装市场还在,49路还经过阿拉门口,多少闹猛(热闹)呀?”听说我们来采访,烟纸店老板黄宝忠认真地提出了建议。

“复刻”了记忆中的老式烟纸店

大福杂货店几乎完美“复刻”了记忆中的老式烟纸店。

首先,它并非马路沿街的店铺,而是开在大福里弄堂内,在过街楼底下,与门口的延庆路形成了一个角度,绛红色的店招和弄堂红色的墙砖浑然一体。

在烟纸店遍布弄堂的年代,这样的小店并不稀奇。但随着上海对小店资质的管理越发严格,加上城市改造,开在弄堂口或弄堂深处的小店已寥寥无几。

老式烟纸店的另一特点是夫妻老婆店,“前铺后住”,大福也是这样的格局。店里货架后头的小小空间,就是可以围坐吃饭的地方。

老板黄宝忠今年80岁了,戴一副眼镜,高高的个子。退休前他在学校教书,店门口挂着的手写冷饮牌,就是他自己写上去的。

他爱人叫李舜莲,今年69岁,身材有些微胖,讲话中气很足。

黄宝忠从小就住这,住了七十多年,许多客人都是几十年老邻居。

他们日常和街坊邻居的对话是这样:“菜买好啦?”“对,买了点青菜、虾。”

在门店布置上,老式烟纸店一般会有个小小的玻璃柜台,背后是一面大大的货架,摆满“牙刷牙膏香肥皂”各色日常用品。

大福也保留了这样的摆设,售卖的商品,也还是牙刷牙膏、糟卤香醋这些。1块钱的珍宝珠,5块钱的扇牌肥皂,6块钱的宝鼎天鱼糟卤。

要是再细看店里的陈设,还会发现不少“古董级”的烟纸店元素。

小店左边半开着的门上,钉着张旧旧的方格子铁网,小铁夹子吊着乐事薯片,还有红色小钩子下面一挂挂的旺仔QQ糖。

过去这种铁网钩子最主要的用途,其实是挂那种一次性袋装洗发水的。5角钱一包的飘柔洗发水,拖得长长的,买一包撕一包。

“为什么袋装洗发水都看不到了?”

“因为太便宜了,卖5角一包,前几年有的农民工还会来买买,现在不大有人买了。钞票赚得动的农民工,人家也不要买,太蹩脚了。”李舜莲解释说。

批发商用赠品“拉拢”小店

小店门口的另一个“古董级”商品,是门口堆叠着的两筐蓝色塑料拎箱啤酒。

在上世纪90年代,这种可回收空瓶的啤酒,几乎是所有饭店、夜宵摊的绝对主角,随便哪家烟纸店里都能方便地买到。

早些年的大学校园毕业散伙饭桌边,都放着整筐的这种玻璃酒瓶。

“老早天热辰光,一天40瓶也不够卖,现在买的人少了。那种纸箱装的,网购更便当。”

黄宝忠说,因为偶尔有老邻居要买,所以还会进货。

“侬啤酒吃好,瓶子拿过来,再买一瓶,就好便宜2角5分。两瓶啤酒本来卖7块,侬两只空瓶来调,只要6块5。”

李舜莲补充说:“会吃老酒的人晓得,这种啤酒口味‘凶’一点,不会吃酒的人,要吃淡点的。现在延庆路上,只有阿拉一爿店还在卖,人家年纪轻做生意的,不会进这种,不格算呀。阿拉都是老客人,一只瓶子也好优惠,和气生财呀!”

玻璃橱窗右边挂着一块手写冷饮牌,看上去有些年头了。“这块牌子是老早啤酒公司的赠品,伊拉还送过阳伞。”黄宝忠从小店里拿出了一把阳伞,上面印着“力波”的字样。

“当年力波、三得利为了推销生意,相互竞争,锅碗瓢盆样样送。这趟送小碗,下趟就送盆子。”李舜莲叹了一句,“现在没人会再送了。”

二十年前,批发商为了让烟纸店多进货,还得用赠品“拉拢”小店,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当年烟纸店的江湖地位。

这才是上海弄堂最值得打卡的“活标本”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