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谱写“两山”新篇章|宁海有个小村,村民靠“创艺”挣钱,还去大学讲课

时间: 2020-08-06 13:39:32 来源:走向我们的小康生 作者: 走向我们的小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张蓉/文 王建龙/摄

连绵阴雨中,葛家村仍散发着难以隐藏的光彩。在青砖黛瓦的庭院里,在千年古井旁,在电线杆上,在墙头和转角随处可见的景观小品中,你都会看到,这座位于宁海县偏僻一角的小山村换上的“艺术”新装。

在自家美术馆里,66岁的叶仙绒把儿子刚题好诗的几幅折扇作品一字排开;趁着无人就餐的空闲,56岁的袁小仙在自家开的民宿里,又坐到了缝纫机前,动手做一只布偶兔;隔壁不远处,39岁的葛品高调整着自家酒吧的灯光,试图将百年老宅变得新潮,迎接年轻人的光临……

他们都是在这座小山村中土生土长的村民。缘于一场“艺术振兴乡村”试验,去年4月起,他们变成了“乡建艺术家”,亲手构建起遍布村庄的文艺景观,亲手将自家房子改造成艺术空间,亲手用艺术点亮了这座只有1606人的村落。

小山村来了艺术家

这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播下的艺术种子。

去年4月,在宁海县的邀请下,他带着3名研究生住进了葛家村,意在用艺术解答一道全国性难题。

和很多地区一样,宁海县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乡村建设,但往往是“政府干、群众看”,规划设计千村一面,资金利用率不高……为此,宁海以艺术破题,启动“艺术家驻村行动”。

葛家村地处山脚,有1200多年历史,但和其他村庄相比,乏善可陈,丛志强却看中了它的普通,“试验核心就是在师生的指导下,催生村民内生动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到艺术振兴乡村中。”他把这一理念称之为“融合设计”。

可起初,村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设计。

村民变成“乡建艺术家”

袁小仙并不觉得自己从小就会的缝缝补补是艺术,直到在丛志强团队的帮助下,她第一次做起绒布偶。

照着他们画好的鱼图案,她花了一天一夜时间,做成功了。

“一开始做得没那么好看,但我很感兴趣,有时会做一晚上,到凌晨两三点。”袁小仙说,自己越做越顺手,后来就不再需要老师的指导。让14岁的儿子帮忙画图,她又动手做了12生肖等100多个布艺玩偶。

大象、长颈鹿、兔子、海豚……袁小仙将这些生动可爱、形态各异的绒布玩具挂上了墙,“粉小仙手工艺院”应运而生。

叶仙绒是再普通不过的农民,66年的人生轨迹除了家就是地头。丛志强发现了她家宝贵的资源——保留着很多老物件,承载着他们的家庭记忆和文化;她的儿女、孙子、外甥的书法都写得非常好。

于是,葛家村第一个家庭美术馆——“仙绒美术馆”诞生了。耗时三四天,叶仙绒腾空了自家装满杂物的偏房,把跟随自己大半辈子的千工床等各式古老的嫁妆都陈列了出来,将儿孙的书法作品、女儿的绘画作品装裱挂墙。

在奶奶住过的百年老宅里,葛品高动手修缮好漏雨的屋顶,去二手市场淘来各式废弃物品,花费半个多月,将它设计改造成了村里唯一的酒吧。因为老宅屋檐边默默生长了数十年的仙人掌,他将其取名为“仙人掌酒吧”。

在丛志强团队的指导下,村民开始迸发他们的艺术激情,类似的尝试越来越多。石头垒起“人”字形座椅,发黄的老墙上寥寥几笔勾出远山,老屋的长藤上挂着竹筒做的五彩风铃,充满艺术感的小设计层出不穷。村民个个变成能工巧匠,从图纸设计到施工造景全部自己动手,如今,葛家村已打造出4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300多个文创品。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谱写“两山”新篇章|宁海有个小村,村民靠“创艺”挣钱,还去大学讲课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