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 > 列表

新时代的洪湖赤卫队:男女老少齐上阵,近4万民兵冲在防汛一线

时间: 2020-08-03 08:52:23 来源:新时代的洪湖赤卫 作者: 新时代的洪湖

图为女子民兵突击队抢筑子堤。(通讯员 董悦 摄)

61年前,随着歌剧《洪湖赤卫队》在北京公演,洪湖赤卫队的故事家喻户晓。歌剧讲述了1930年夏天,战斗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洪湖水网地区的“韩英”和“刘闯”,带领赤卫队员保卫家园的英雄事迹。

今天,一支近4万人的民兵队伍,冲在防汛一线。

他们身后,扬起一面鲜红的旗帜,旗帜上写着“洪湖赤卫队”。

今年7月,面对洪湖超历史水位的严峻汛情,新时代的“韩英”“刘闯”们,再次扛起守护家园的责任。

这是发生在洪湖岸边的抗洪故事。

抗洪没让女人走开——

“韩英”们再上战场

“晒得见不得人哒,我以前可是村里的一枝花哩!”雷义言语爽朗。

女人天生爱美,46岁的雷义也不例外。

7月7日前,她是洪湖市滨湖办事处杨嘴村妇联主席,长发披肩,皮肤白皙。

7月7日后,她多了一个身份:洪湖市滨湖办事处三八湖女子防汛抢险突击队队长。不到两周,她就像变了个人:一身迷彩服,脸上皮肤被严重晒伤,黑得跟村里的汉子一样,双手也粗糙不少。虽然少了些女性的柔美,但英姿飒爽。

杨嘴村三八湖组常住村民70户,承包着三八湖渔场3000多亩鱼塘,不断上涨的水位威胁着村民的生计。

“村里没有一分耕地,全靠这片鱼塘。”雷义说。

7月6日,洪湖水开始漫堤。全村人一起上阵,男人抢筑子堤,女人挥锹装填砂袋。

这一幕,深深触动了下派杨嘴村指挥抗洪抢险的洪湖市妇联主席廖丽君。在她的建议下,雷义把村里青壮年妇女组织起来,成立一支35人、平均年龄46岁的女子防汛抢险突击队。

7月18日,洪湖市人武部将这支女子突击队纳入基干民兵序列,授旗“洪湖赤卫队女子民兵突击队”。

“没有了拖拖拉拉、松松垮垮,没有了想干就干、不想干就站在一边看的现象,凝聚力大大增强,战斗力显著提升。”雷义说。

女子民兵突击队一成立,就立下战功:7月10日8时许,队员巡堤时,发现一处鱼塘泛起浑水。

“坏了,有管涌!”突击队员立即向村防汛指挥部报告。因发现及时,管涌险情得到控制。

7月26日,在三八湖防汛备料堆场,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一座占地面积约一个篮球场、高约10米的土山,已被装填沙袋挖去三分之二。

不远处,2500米长的三八湖堤上,筑起一道高约60厘米的新子堤。

“这些筑子堤的沙袋,都是女子民兵突击队装填搬运的。抗洪抢险,女将们个个像‘韩英’。”雷义自豪地说。

洪水不退,他们不撤——

“刘闯”们坚守大堤

洪狮胜,则洪湖胜。

今夏,在洪水的长时间浸泡下,洪湖大堤洪狮段发生脱坡、侧移现象,是洪湖防汛的险中之险。洪湖市机关党员干部、民兵共1000余人,每天24小时坚守。

7月15日,29岁的戴家场镇关庙村村民邓志愿长途跋涉46个小时,从拉萨乘火车赶回家乡,加入村民兵抗洪抢险突击队。

他为何要放下手中每年上百万元的生意,不远万里回家乡?

“听大伯电话里说,今年水好大,我就回来了。没别的,就想为家乡抗洪抢险尽点责任。”邓志愿说。

一张脸稚气未脱,一双手却起了老茧。18岁的蔡一帆是洪湖市乌林镇的一名大一学生,今年刚报名应征入伍。

汛情发生后,他和另外9名同时报名应征入伍的高中毕业生、大学生,主动加入乌林镇人武部组织的民兵抗洪抢险应急分队,成为守堤大军中最年轻的一支力量。

“虽然有点累,但我们决不当逃兵。洪水不退,我们不撤。”蔡一帆说,他们已在大堤上坚守20来天。

“全家人都上了堤,4岁的孩子在家里饿得哇哇哭。”1996年的那场大洪水,汪芝英永远忘不了。当时,洪水漫堤,她家贷款6万多元买的蟹苗全跑光了。洪水退去,她站在空空如也的鱼池边,忍不住大哭。汛后,夫妻俩外出打工还贷,直到2006年才还清贷款。

52岁的赵小娇亲历了三八湖的每一次汛情。干起活来,一点不输年轻人。她说:“守不住家园,对不起后人。”

7月7日开始,洪湖市螺山镇界牌村民兵抢险突击队队长章邦满带着12名队员,先后转战新滩镇沙套湖、洪狮大堤抗洪抢险,至今没回过家。

新时代的洪湖赤卫队:男女老少齐上阵,近4万民兵冲在防汛一线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