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浦春马**背后:名人**事件中,社交媒体扮演着何种角色?
时间: 2020-07-22 17:50:11 来源:大数据热点 作者: 三浦春马**《倦怠社会》,作者: [德] 韩炳哲,译者: 王一力,版本: 见识城邦|中信出版集团,2019年6月
纵然韩炳哲的《倦怠社会》已经超出哲学阅读的范围,成为一本畅销书,告诫着人们二十一世纪的病理样貌已经被神经元所引起的疾病——忧郁症、身心俱疲症候群等——所主导,提醒着我们福柯的规训社会已经被功绩社会所取代,但许多人依然执着地相信着无远弗届的更完美的“可能”。这令人们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更努力”“要更强大”“要更好”的要求,以为只要保持此种追求,就可以做自己、成为自己的主人,取得想要的成就。只是,当这种自我要求遇上三浦、雪莉等所谓追求完美的努力型艺人,再加上社会对积极情绪的提倡和肯定,效果更加适得其反了。
情绪与行为专家苏珊·大卫认为,负面情绪的价值也应当被关注。在TED演讲中,她曾提到自己十五岁时一边忍受父亲离世的悲痛,一边以看似平静的情绪、一如往常的笑容面对校园生活的经历。即便她被问到“最近过得怎么样”时,也依然会“积极地”回应说“我很好”。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她相信,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鼓吹“无情文化”的社会,即便自己已经堕入深渊或感到孤立,也不会有人愿意来了解别人的内心痛苦。在这种规训下,大众也开始习惯在技术、**和经济愈发复杂的境况中,学着强化并严格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在对七万人的调查研究中,她发现有三分之一的受访者,选择在面对负面情绪时主动推开这种感觉,不仅对自己如此,对家人、孩子等身边的人也是如此。这形成了一种“道德正确”,即时刻保持积极的态度,忽视负面情绪作为一种讯息、一种数据的对生命个体自身的价值。
但实际上,被忽略、被压抑的东西往往会通过潜意识影响着主体,僵化的情绪反应不仅起不到作用,也不可持续。由此,她呼吁大众体认情绪所带来的多样化讯息,从而培养情绪敏捷(emotional agility)——以好奇心、同情心,特别是勇于采取与价值相连的方法步骤和情绪共存,而不是否定、忽视负面情绪。
电影《恋空》剧照。
能够令苏珊面对悲痛,最终将情绪作为毕生研究对象的转折,是她当时的英语老师敏锐地察觉了她的负面情绪并让她写下感受,这一契机被她视为人生的**性时刻。这让人不禁想起日剧《伦太郎》中,堺雅人所饰的心理医生巧遇轻生者时,说出的那句:“不要再努力了。”
需要通过媒体获取曝光率、树立形象等职业特征,使得许多公众人物直到**离世,才被发现情绪出了问题。而当朋友圈、微博等社交网站将越来越多的人带入公共空间,希望变得受欢迎早已不再是明星们才有的心理状态。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下,负面情绪如何得以被察觉又如何与之共处?我们能否敏锐地察觉他人的情绪,并为他人创造一个“**性的时刻”?这也成为更多普通人需要面对的难题。
Copyright © 2013-2020 www.tkpao.com 泡谜语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