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损,*****部署文物防汛救灾工作
时间: 2020-07-21 19:41:08 来源:大数据热点 作者: 500余处不
<body>
今年6月以来,我国多地发生洪涝地质灾害,部分文物、博物馆单位受损严重。据*****统计,截至7月16日,江西、安徽、湖南、四川、广西、湖北、重庆、广东、福建、贵州、浙江等11省份有50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不同程度受到损失,其中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7处。
“今年汛期,受损文物范围广、数量多、损失大,是近年来汛期文物受损最为严重的一年。”*****副**宋新潮介绍,进入汛期以来,*****密切关注各地汛情,及时启动应急机制,印发关于加强汛期文物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全国文物防汛安全工作作出具体安排,要求各地保持高度预警状态,全面排查可能面临的灾害险情,周密组织防灾减灾工作,妥善做好受损文物后续保护工作,搜集、保存好文物构件或者部件,组织文物修缮、修复,将文物损失降到最低。向文物受灾严重的四川、湖北、广西、安徽、江西、湖南、重庆等省份,拨付文物应急抢险资金350万元。
目前,一些省份汛情仍在继续,文物防汛安全形势非常严峻。一方面,文物本身防灾抗灾能力弱,容易在自然灾害中受损。另一方面,文物分布区域复杂,许多位于山区、河流、湖泊、沟谷区域,受自然地质灾害影响较大。“今年入汛以来,南方多省持续强降雨,江河水位偏高,一些上游水库泄洪排涝,河流中往往裹挟大量泥沙、杂木等,大流量、高流速洪水堵塞、冲击、冲毁古桥,洪水长时间浸泡、淤埋古建筑,致使文物受损严重。”宋新潮说。
宋新潮表示,*****将督导各地将文物防灾减灾作为重要内容,纳入防灾减灾体系。在重大自然地质灾害中,将文物作为国家和人民重要财产,统一协调实施抢险救灾。强化部门间协同配合,加强多灾种综合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共享和应急联动等,提升文物防灾减灾整体能力。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