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点新闻 > 列表

66年16次蓄洪!致敬,王家坝精神

时间: 2020-07-21 18:26:27 来源:大数据热点 作者: 66年16次
王家坝镇上一处路段被淹没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响应党和国家“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中,阜南县王家坝村建了控制闸。这座位于皖豫两省交界处,由国家防**一调度运行的大闸,被称为“千里淮河第一闸”,是淮河防汛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运用蓄滞洪区分蓄洪水是一项牺牲局部,保全局安全的重要措施。濛洼蓄洪区位于安徽省阜南县,为淮河干流中游第一座蓄滞洪区,总面积180.4平方千米,区内耕地面积19.74万亩,设计蓄洪水位27.8米,设计蓄洪量7.5亿立方米,区内居住人口19.5万人。


1954、1956、1960、1968、1969、1971、1975、1982、1983、1991、2003、2007年,自1953年建成以来,濛洼蓄洪区的蓄洪年份平均4年一次。其中1954、1968年大水,堤防发生决口、溃破达26处之多。


1951年,新中国掀起第一轮治淮**。按照“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1953年1月10号,王家坝闸动工兴建,工程于当年汛前竣工。


1954年发生了大洪水,王家坝闸在它刚建成的第一年就开闸蓄洪,发挥了一定的防洪作用。



上面这张照片记录的是2003年7月3号王家坝闸开闸蓄洪时的场景。当年王家坝闸先后两次开闸蓄洪,蓄洪量达5.6亿立方米,安全转移人口19142人。这也是王家坝老闸的最后一次蓄洪。

66年16次蓄洪!致敬,王家坝精神来自于网络,由谜语网(脑筋急转弯)整理编排并为广大网友提阅读,如有您有其他需求及疑问请咨询网站客服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