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哲学论文 >

套损井灰浆封堵封窜技术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 要:针对油水井出现水淹层、油气枯竭层、套管损坏、套管外窜通等问题,常利用液体压力挤压灰浆使之进入地层缝隙或多孔地层,或是利用液体输送灰浆在井筒套管内留一定长度的灰浆柱,从而实现封堵封窜。采油厂经过近年来不断探索,解剖分析每次施工,在优选

摘 要:针对油水井出现水淹层、油气枯竭层、套管损坏、套管外窜通等问题,常利用液体压力挤压灰浆使之进入地层缝隙或多孔地层,或是利用液体输送灰浆在井筒套管内留一定长度的灰浆柱,从而实现封堵封窜。采油厂经过近年来不断探索,解剖分析每次施工,在优选封堵材料,拓展封堵技术,优化封堵方式方面,总结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思路,从而达到灰浆封堵封窜施工规范化,收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封堵材料;预堵解堵;封堵方式;效果评价

套损井治理技术进一步提高:针对目前套损井增加,治理难度大的情况,开展套损井治理技术的研究与引进,取得一定成效。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油水井出现水淹层、油气枯竭层、套管损坏、套管外窜通等现象越来越严重,灰浆封堵封窜工艺措施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采油厂经过近年来不断探索,解剖分析每次施工,总结形成了适合油区封堵封窜工作思路,即针对不同井筒状况(深度、吸水量、压力、温度、套管老化程度)、不同施工目的,规范出对应的封堵材料、用量及封堵方式,从而达到灰浆封堵封窜施工规范化,收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

1 灰浆封堵封窜技术

灰浆封堵封窜技术就是利用液体压力挤压灰浆使之进入地层缝隙或多孔地层,或是利用液体输送灰浆在井筒套管内留一定长度的灰浆柱,从而实现封堵封窜的目的。灰浆封堵封窜主要是所施加的压力能使灰浆在炮眼以及孔道和裂缝处脱水,形成灰浆滤饼,而获得封堵成功。在地层压力高及中高温井中合理使用添加剂,可控制稠化时间在90-300min,使用灰浆添加剂能减小施工风险,提高封堵封窜成功率,它可分以下五种施工方式:高压挤灰浆技术,低压挤灰浆技术,封闭井口挤灰浆法,封隔器挤灰浆法,留灰浆塞技术。

2 灰浆封堵封窜技术探索与应用

2.1 优选封堵材料

2.1.1 超细水泥及添加剂的选用

由铝酸盐、铁铝酸盐、碳酸盐等矿物及调节剂混合研磨而成的粉末,缓凝时间长,固结中体积不缩小,适用于水泥返高以上,渗透性强,套管损伤严重,地层坍塌,需大剂量封堵的井,价格便宜,来源广。

2.1.3 DH-07堵漏剂

该堵剂进入封堵层或套管破损位置后,能快速形成互窜网络结构,有效地滞留在封堵层内;在井下温度和压力养护条件下,通过有机和无机材料的协同效应和化学反应,能够在封堵层位形成抗压强度高、韧性好、微膨涨和有效期长的固化体;应用界面固化胶结技术和固化体自膨胀技术,能将周围介质胶结成一个牢固的整体,与所胶结的界面具有较高的胶结强度,从而大大提高有效期;配制的堵浆流变性能好,固化时间可调,便于安全施工。

2.1.4 ZY-QC-1堵剂

2.2实施预堵封堵、解堵封堵,拓展封堵技术

针对封堵段吐砂严重,冲开砂随之又被埋掉的井,难以进行下步工序,经过研究试验,采用白灰膏预堵,即利用冲砂管柱冲开吐砂井段,立即挤入白灰膏,白灰膏进入地层缝隙后,与散砂胶粘固结,有效预防地层吐砂,为下步处理井筒,实施灰浆封堵奠定了基础。白灰膏价格便宜,来源广,在井筒中不固结,无施工风险,目前已利用白灰膏预堵,实施预堵封堵井8口,成功率100%。针对待封堵段因结垢、污物堵塞等特低渗的井,灰浆难以挤入,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处理完井筒后,首先利用酸液解除地层堵塞,提高渗透能力,然后注灰达到封堵目的,实施解堵封堵的井7口,成功率100%。

2.3 依据封堵目的,优化封堵方式

封堵不同层系高含水层,解决层间干扰,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灰浆封堵高含水层,简化生产管柱,一是封上采下即封堵炮眼,二是封下采上即打灰浆塞。采用全井封堵,重射潜力层,由动态分析或各种测井方法解释有些小层动用程度差,剩余油相对富集,但在开采时往往因为纵向上含油层系多,夹层小无法卡封单采或油井斜度大卡封困难,为简化生产管柱,往往采取大井段、多层系井的全井封堵,然后重射潜力层。解决层内干扰,对管外层间窜槽的油井,采用挤入法和循环法进行封窜,全井封堵后采用避射的方法来解决层内干扰,它分为挤入法封堵套管外窜槽 、插管注灰塞循环挤入法封窜。封堵套管漏失,对套管漏失,首先确定漏失具体位置,漏失类型,搞清漏失机理,然后采取相应措施,它分为封堵套管微缝与丝扣漏失、高压漏失水层封堵等。

3 下步攻关方向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zhexue/159560.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套损井灰浆封堵封窜技术的探索与实践"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