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哲学论文 >

浅析西方城市化的历史发展过程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 要】西方城市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与其历史发展进程相关联,从早期出现,历经古典时代的辉煌,到中古时期的衰落与复兴,地理大发现后的扩张,工业革命后的大规模发展。城市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其自身的概念也在历史实际发展中不断丰富,日益复杂化

【摘 要】西方城市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阶段性,与其历史发展进程相关联,从早期出现,历经古典时代的辉煌,到中古时期的衰落与复兴,地理大发现后的扩张,工业革命后的大规模发展。城市是人类历史的载体,其自身的概念也在历史实际发展中不断丰富,日益复杂化。

【关键词】西方;城市;历史发展

“城市化”一词最早见于巴塞罗那规划师塞尔达(Ildefonoso Cerda)1861年出版的《城市化概论》一书,经过一百多年的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城市化成为涉及多种学科的复杂概念。从广义上讲,城市化指居住在城市、城镇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增长,这是在社会生产力提升的前提下,城市和城镇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展。世界各国的学者对城市化有过多种定义,内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领域。目前,我国对城市化的定义如下,即“城市化通常是指人口向城市地域集中和乡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的过程”。①根据这一定义,城市化从本质上讲涵盖了城市人口比重的提高,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变,城市居民收入的提高,城市文明向农村的传播和渗透以及人口的素质的不断提高这五方面的本质内涵。我国学界对城市化的理解与世界城市化发展的总体情况密切相连。

1.西方城市的出现和早期发展

从现有考古学、历史学证据来看,人类最早的城市出现于最早实现农业食品生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埃及、印度河峡谷、中国北方和中美洲。这些地区保存有现存最早的城市化文明的遗迹。早期的人类城市通常保留有城墙、街道、神庙、居民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这些功能区反映出当时人类城市所拥有的一些共性因素,如城市居民、农业生产、水文条件、防御、贸易、宗教等多种因素。

2.中古西方城市的复兴与发展

西罗马帝国消亡后至10世纪左右,西欧的城市生活出现了一段极长的停滞时期。而在拜占庭帝国治下的原罗马帝国东部,城市延续罗马的传统继续发展,拜占庭(时称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作为帝国首都,承载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功能。从7世纪开始,随着阿拉伯帝国的兴起,一系列穆斯林城市,如麦加、巴格达、大马士革、德黑兰、摩苏尔、开罗、蒙巴萨等,或在希腊罗马的基础上发生转变继续发展,或在帝国发展的过程中日渐兴盛,许多城市成为东西方商业要道上的重要市场。在西欧,罗马帝国衰亡后的权力真空被蛮族国王和罗马公教教会填补,原有帝国境内的稳定局面被封建领主的混战、冲突打乱,侥幸存留下来的城市承担了防御要塞、封建领主行政中心,特别是教会中心和高等教育场所的职能。 11世纪以后,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蛮族王国基督教化的完成,社会再次进入稳定发展的阶段。这一时期,中世纪西欧城市开始复兴,并奠定了今天西欧主要城市的基本格局。11世纪以后西欧城市可以根据其起源分为以下几类:一是罗马帝国时期幸存的城市,或废弃后重建的罗马城市,如英格兰的伦敦、约克,德意志的雷根斯堡;二是原封建主城堡、教会、修道院等在获得商业功能后发展起来的城市,如英格兰的牛津、诺丁汉等;三是村庄聚落发展起来的城市,如英格兰的威克汉姆等;四是防御性乡村城镇,主要集中于法兰西、英格兰和威尔士,多为新规划建设的新城,防御是其基础功能,在规划时也保障了商业的发展;五是新建城市,这类城市多源于长途贩卖贸易的兴盛,其城市选址多位于水陆交通要道,如法国的香槟,瑞士的伯尔尼等。

中世纪城市拥有一些共同特征。从城市源头上看,多位于水陆交通方便之处,即使地势险要的城堡、修道院,也往往会在其领地范围内选择利于商业发展的地区,便于税收的增加;而依附于领主、修道院的城市商人、手工业者,往往能通过赎买等方式,从封建主处购得城市的自治权,这成为13世纪以后欧洲城市发展的另一种方式。在城市内部,从空间结构上看,可用作集市的开放广场是城市的中心,在较大规模的城市中, 广场附近往往建有富丽堂皇的教堂、市政厅、行会或杰出市民的居所。城市中心附近建有具有特殊功能的区域,如银行、家居、金属工艺制造等。对大部分中世纪城市而言,防御是其所有功能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城市的发展往往从城墙的建设开始。

中世纪城市内部人口密度很高,有限的空间集中了受到社会经济发展影响的各种不同集团,即使在同一栋建筑内部,人口也有着明显的层次。如,商人或手工艺人生活在第一层的店铺,店主的家庭成员多居于第二层,再向上是学徒的活动空间,顶层阁楼一般由仆人使用。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临街店铺,这一时期建筑常以窄面面向街道。商人作为城市中最活跃的因素,与生产、销售、税收、行政等各个因素有所交集,商人掌握有大量的资金,但在政治地位上处于弱势。13世纪以后,随着商人行会、城市联盟的发展,商业资本成为资本主义兴起的前驱。

3.文艺复兴至工业革命时期的西方城市发展

14-18世纪,西方的城市与整个世界经济一起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地理大发现使欧洲文明传播到美洲,在殖民地的建立过程中,欧洲人在世界各地兴建了成千上万的城市,将原本局限于欧洲,或西欧的传统传播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新世界的商品、原料源源不断的输入欧洲,使欧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文艺复兴时期,完整的城市体系与政治上的权力集中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同是出现:首都城市在国家的中心位置,保证了政治的稳定进程;地区性首府的出现,充实了国家的城市体系。在这些城市中,原有的传统,如城市议会、自治团体、商业手工业行会等多被保留,而在城市建设方面,随着文艺复兴的在欧洲范围内的推进、古典文化再次被重视,各种新的建筑、艺术形式被引入城市建设,欧洲的城市规划和内部结构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城市中的建筑和艺术繁荣发展,雕塑、喷泉或其它建筑装饰广泛地应用于公共场所。城墙的设计更加适应火器武器,变得更厚、更坚固。

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发端,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的模式,也成为城市增长的强力催化剂――城市围绕工厂为中心聚集发展。

伴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城市化的进度在欧洲逐渐加快,并随着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展到北美、澳大利亚等地,进而日本、中国等东方国家也开始了自己的工业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农业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新机器、技术的推广增加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剩余的农业劳动力可以投入工业生产,如此呈现出一种螺旋式增长的态势。

到19世纪,欧洲开始出现人口转型:城市中更高的工资、更多的机会吸引了大量的农业富余劳动力,农民逐渐转变为市民。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力取代了煤炭蒸汽,工业者不再需要更多的工人,农场逐渐整合,大农场出现。技术的进步造成了工人过剩,加之过度生产、国际竞争等,工人工资降低,生活质量下降,城市棚户区、贫民区出现,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在这种局面下,曾经在罗马帝国末期出现的情况再现,花园城市、逆城市化等思潮出现,成为城市化研究的新领域。

总体而言,西方城市从其出现至一战之前,城市的发展基本保持与其历史脉络相通的阶段性:古典时代的城市保留了城邦政治传统,完善的城市网络和商业发展优势;中古时期,城市的防御、宗教、行政功能继续保留,新的商业形式促进了商人、市民阶层的壮大,保证了持续至今的城市传统;工业革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作为政治、经济、社会、环境、文化功能的综合载体,总体上呈现出更加复杂的发展态势。 [科]

【参考文献】

[1]Carter,H.1983.An Introduction to Urban Historical Geography. London: Edward Arnold.

[2]Mprris,A.E. J.1994.Industrial Revolution,3rd ed.London:Pearson Education.

[3]古代世界史:http://memvers.aol.com/Teacher Net/Ancient.Html/.

[4][美]马可?戈特迪纳,[英]莱斯利?巴德著,邵文实译.城市研究核心概念,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5][美]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著,顾朝林,汤培源,杨兴柱等译.城市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6]陈锐.世界与中国城市化之路:从理念共识到共同行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zhexue/156664.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