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政治论文 >

浅谈增强忧患意识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胜信念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忧惠,意识,对策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中,历经艰辛探索而开辟出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在这一实践中,必须准确把握人们思想认识领域的困惑、应对非传统矛盾的

"

论文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忧惠,意识,对策

论文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中,历经艰辛探索而开辟出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在这一实践中,必须准确把握人们思想认识领域的困惑、应对非传统矛盾的不足和战略机遇后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等忧惠,采取有效措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历经艰辛探索而逐步开辟出来的,是一条实现中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正确道路。历史雄辩地说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富强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伟大的实践。纵观古今,横观中外,实践充分证明,“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一充满辩证法的警示名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必须找到一条既适合自己实际、又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道路,同时必须具备“居安思危”的战略思维。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和科技发展迅猛、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而多种矛盾凸显的新背景下,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一、党保持忧患意识的历史传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一穷二白和国内外多种矛盾冲突的状况下逐步开辟出来的。在这一道路不断前进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综合围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这是党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二三代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高举中国特色丰十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与时俱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强化忧患意识所取得的。

建国前夕,面对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应具备怎样的精神态度和思想意识,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全党说到,“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建国后,在给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同志们的信中再次强调了必须保持这种谨慎的态度和优良的传统,“我并且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作风”。[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认真分析了世界各国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态势,总结了我国建国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建设社会主义惨痛教训后,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指导思想,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此期间,邓小平多次提醒全党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要增强忧患意识。“不解决思想路线问题,不解放思想,正确的政治路线就制定不出来,制定了也贯彻不下去。”说明了忧患思想路线必须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说明了党在接班人这一最大、最难也是最迫切的问题上也要增强忧患意识。“不要‘当官做老爷’,要反对‘衙门作风’,这是毛泽东同志的一些根本的思想观点,现在我们还是应该按照这些思想观点来办事。”他提醒全党在作风建设上要把反对官僚主义和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大事来抓。“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通常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他提醒全党必须把制度问题上升到关系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的高度加以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增强忧患意识,要求全党必须对现在和未来有清醒的认识,居安思危。2000年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说过,“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增强忧患意识,以前多次强调,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要奋斗就会有困难有风险。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对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要求全党同志必须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要结合我国的实际,以艰苦奋斗和务实创新的精神不断创造经得起检验的业绩,要以合作的精神,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海外中华儿女和支持我国建设发展的各界人士,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力量。党的第一、第二、第三代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忧患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党建设的实践指南。"

二、增强忧患意识的时代紧迫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伟大的实践。在这一创新性的实践中,由于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和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因素,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对社会主义概念认识的困惑、对非传统矛盾到来的应对不足、对战略机遇期后可持续发展的不确定性认识模糊,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清形势。

1.面临社会主义概念阐释的重重阻碍。关于社会主义概念的阐释,国内有一种声音,认为中国改革开放失败了,我们的制度已经不是社会主义了。他们的依据一方面是,随着非公有成分的增加,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概念已经受到挑战,另一方面,由于贫富差距的客观存在。依据邓小平同志讲的,“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在他们看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也应受到质疑。还有个别学者全面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指责我们党“用所谓‘长远利益’否定‘当前利益’,用未来共产主义天堂的幸福生活安抚人民,叫人民忍受现实的饥饿、贫穷和苦难,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欺骗人民的把戏。这一切都应该收场了”。明确主张“只有民主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事实上,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化改革开放成果显著,但也出现了不少矛盾,比如收入差距拉大,腐败问题,看病、住房、就业等问题。针对诸种现象,有两种错误的思潮,一种是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改革开放导致的,认为改革开放的路子是错误的,应对改革开放作全面的清算,另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一党专政,没有民主,应引进西方的民主。这些错误的思潮,在一定的范围内影响很大,将严重地禁锢人们改革的思想,甚至引起改革方向的偏离。对此,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同时强调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动力,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保证,并科学地、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对全党全国人民的一次重要的关于认识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也为我们全面树立忧患意识明确了方向。

2.面对传统矛盾向非传统矛盾转换的应对不足。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但是,我们必须站在世界角度看中国,充分认识传统矛盾与非传统矛盾,时刻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积极寻求解决的办法,才能把握发展机遇。从国际上看,我国面对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从国内看,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是,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民生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一些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与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还不适应,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等等。在现实问题上,国际反华势力的再度兴起,恐怖主义活动盛行、国内三股反华分裂活动猖獗、金融风险、能源危机、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分散了我们很大的精力,影响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我们对高速发展带来新的不安全凶素,思想上准备不足,国际力量对我们的遏制总是仓促应战。大量的非传统矛盾的聚集使我们面临很多的不确定的因素。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重要讲话中对我围所面临的形势的重要判断。深刻理解这个判断,对我们客观地分析当前T作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科学制定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极为重要,也为我们增强忧患意识注入了“清醒剂”。

三、正确应对风险与忧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的关键

矛盾和问题的形成有一个过程,矛盾和问题的解决也要有一个过程,解决矛盾和问题就是推动发展。应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充分认清形势,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时刻把握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主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1.要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客观地认清形势,保持对未来风险与忧患的警觉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开创性的事业,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对此,既不能掉以轻心,盲目乐观,也不能看得过重,信心不足,既不能麻木不仁,等闲视之,也不能大惊小怪,惊慌失措,要分清主次,看清发展的态势,把握发展的前景,增强解决问题的信心,要时刻牢记居安思危,探寻化解矛盾的办法。机遇与挑战同在,战胜挑战也就赢得了机遇。必须看到,我国要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工业化道路,它必然会使西方国家几百年工业化过程中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几十年内集中表现出来,使我国成为矛盾凸显期是正常现象,但同时对未来的风险也应保持高度警惕性。

2.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意义,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体现了其严密性、科学性和开放性,既面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主题,又侧重于探索和解决不同时期、不同阶段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一个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逻辑严谨的理论体系,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国际战略、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重大问题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是我们党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团结和带领全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与挑战的最强大的武器。

3.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加强马克思主义在主流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规律,是治国、安民、同邦的方向盘和稳定器,关系人心向背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它具有传授与支配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引领与整合各种社会力量的功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明了社会制度建设在价值层次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是一个社会是否完善和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针对国内国际意识形态现状,凸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要求。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是西方分化的重点,我们面临着文化竞争、文化渗透、文化安全的严峻形势,西方国家用自由、民主的人权价值观作为国家战略观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其目的是用个人主义价值体系来占据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前苏联解体就是核心价值体系扭曲与衰变,新思维就是指导思想多元化,各种思潮泛滥,再加上西方价值联盟沆瀣一气的综合结果。我们一定要认识到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在发展主流意识形态中的特殊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一项基础工程和灵魂工程,是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同时,我们要进一步深化对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价值取向、凝练过程的理解,着力增强国家与民族的凝聚力,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增强对外来颠覆势力的消解。

4.把握和平、发展、合作“三大主题”,战胜各种外来风险和对华遏制。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时代的潮流”。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成为当今世界三大主题,这是带有全球战略意义的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时代最主要的问题。在1987—1990年,邓小平同志在和外宾的谈话里多次提到合作的重要性。“所以我们确定的政策是同欧洲,包括西欧和东欧,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这不仅是立足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也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欢迎发达国家同我们合作,也欢迎发展中国家相互之间的合作,这后一种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看来。他的判断具有深远的历史眼光,尤其在当前国际间的分工与合作日益频繁、各种矛盾错综复杂的新的历史时期,更具有战略意义。我们必须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加强与一切爱好和平的人们的合作与团结,战胜各种诋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企图颠覆人民民主政权的外来破坏力量。

5.坚持科学发展观,主动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面对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首先要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就拿关注民生,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来说,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城乡居民的收入持续增长,吃、穿、住、行、用条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矛盾新问题,诸如食品质量、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上涨、医疗保障等问题,只能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只能靠推进改革来解决。矛盾凸显期,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大有作为期。矛盾化解了,问题解决了,我们的事业就一定会有一个新的突破,有一个大的发展。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的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认真总结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实践经验,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加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利益,我们要站在世界的角度,全面分析研究我国近期和发展机遇期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非传统矛盾和不确定因素,科学制定我国的发展思路,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进一步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成功之路、胜利之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时代的选择。我们一定要从党和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高度,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zhengzhi/159398.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