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政治论文 >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 [论文关键词]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宝 [论文摘 要]胡锦涛关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科学论断,既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问题的

"
[论文关键词]解放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宝
[论文摘 要]胡锦涛关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科学论断,既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问题的深刻揭示。解放思想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动力源泉,是科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前提,也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想保证。

过去,我们党依靠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这“三大法宝”,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今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制胜的法宝是什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这一重要论断,既是对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问题的深刻揭示。

一、解放思想是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动力源泉

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表明: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无一不是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的结果。期间的每一次解放思想都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每一次解放思想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每一次解放思想都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向前迈进。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一直都是我们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动力源泉。 第一次解放思想,我们突破了“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围绕如何评价文化大革命、如何处理大批冤假错案这两个问题,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坚持“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道路:十年动乱的文化大革命不能否定;牵涉到千万人的冤假错案不能平反。二是坚持“实事求是”道路: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要看社会实践结果,看客观实际效果。两种观点通过激烈的交锋和斗争,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表了《实践是检验一切真理的标准》的文章。文章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从根本理论上对“两个凡是”进行了否定。由此引发了全国性的真理标准大讨论。1978年12月23日,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否定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理论,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揭开了党和国家历史的新篇章。从此,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崭新道路。因此我们说,这次解放思想解决了中国究竟向何处去的问题,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解放思想大讨论。 第三次思想解放,我们突破了姓“公”姓“私”的思维定势。坚持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明确了所有制理论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关于我国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问题又成为一个带有争论性的话题。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并明确提出:“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十五大的历史贡献在于:一是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二是明确了所有制理论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性。这些论断,是党在社会主义理论问题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这次思想解放突破了国有企业姓“公”与姓“私”的问题。
新一轮思想大解放运动,重点是解决“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继续前进”的问题。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入了新的历史起点,解放思想也必须进入一个新的更高境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意味着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始。该轮思想解放的主题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如果说第一轮的思想解放是挣脱思想枷锁面向过去反思型的,那么新一轮思想解放就是再上新台阶,面向未来发展型的,是确立新目标、制定新战略的过程,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过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逐步形成,是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想解放作为前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进一步拓展,同样需要继续以解放思想作为前提和动力,以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特别是“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为主题,联系各地区各部门的实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两个没有变”。一个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一个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进人新世纪新阶段以来,我们在经济发展、经济体制、人民生活、发展协调、政治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发展都面临着一系列的新的阶段性特征,存在着区域差别、城乡差别、贫富差别显著拉大;社会管理严重滞后,民生问题十分突出;高投人、高消耗带来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没有从根本上加以转变;环境破坏、生态污染令人触目惊心;腐败严重,官商勾结,权钱交易,社会风气不好,社会治安混乱等等问题。这都要求我们在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按照十七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转变发展方式。这些方方面面,都离不开进一步解放思想作为前提和动力。

二、解放思想是科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前提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财富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解放思想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前提。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我们党同党内的主观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进行长期斗争,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和理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进而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为我们党在新时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艰辛探索,不断解放思想,从“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立足中国和世界实际,开始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十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指出“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这是我们党突破“两个凡是”和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开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之所以能够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观念,是因为我们突破了长期束缚自己思想的把社会主义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党的十四大之所以能够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也是因为我们突破了把社会主义等于计划经济、资本主义等于市场经济的思维定式,如此等等。所有这些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观点、新思想、新论断,都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大成果,同时又进一步推动了思想的解放。正是在不断解放思想的基础上,党的十四大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科学体系,并提出用这一理论武装全党。 "
解放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基础。从党的十四大到十六大的10年间,我们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继续解放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这期间,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关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思想,关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思想,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思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思想,关于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思想,关于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的思想,关于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思想,等等,都是在继承邓小平理论基础上不断突破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结果,都是从实际出发,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精髓。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借鉴当代世界发展的经验,在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上解放思想,摆脱了单纯追求GDP的片面发展观,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新提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的新把握,进一步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实践表明,正是由于我们党坚持了解放思想这个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才能在继承前人的同时又能不断创新、在排除各种错误倾向干扰的同时又能汲取各种失误的教训,不断解决新课题、实现新突破、开拓新境界,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新的丰富和发展。因此,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法宝不是别的,正是赫然生辉的四个大字——解放思想。

三、解放思想是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思想保证

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已经使中国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今天,改革正处在攻坚阶段,发展已进入关键时期。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内政、外交、国防中遇到了不少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面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面对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如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答案只有一个:高举解放思想这面大旗,用好解放思想这个法宝。
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范畴之一,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思想,本质上是要解决好发展问题。检验思想是否解放的标准,就是看是否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否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但是发展不等同于单纯的经济增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也不等同于唯经济建设中心。发展要又好又快,要“好”字当头,质量第一,效益优先,要全面、协调、可持续。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解放思想的地方在于,如何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解决好“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和“怎样发展”这个基本问题,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前,我们尤其要把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持续地发挥作用,背后都有一定的思想和利益的驱使。如果我们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实际行动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那么就必须调整那些与科学发展要求“不赶趟”的过期思维,更新那些与科学发展要求“不相符”的陈旧观念,改变哪些与科学发展要求“不合拍”的错误做法。一句话,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突破现有的思维定势必须继续解放思想。30年前的第一次解放思想,是在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崩溃的边缘、政治生活陷于混乱的情况下进行的,全国上下迫切需要从“两个凡是”和对领袖的个人崇拜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形成了上下合一的解放思想的氛围。因此,第一次解放思想能够得到顺利开展并很快取得成效。而新一轮解放思想,是在我们取得前无古人的骄人成绩,同时,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潜在风险仍然在发展,并且出现许多新情况的形势下进行的。面对30年持续发展的辉煌成绩,一些地方和党员干部基于固有的思维方式,仍然在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忽视发展的科学性,进而在发展上形成某种程度的“路径依赖”,有的领导干部甚至认为,没有GDP的大增长就没有突出的“政绩”,没有突出“政绩”就没有个人的升迁进步。这种既有的思维定势十分可怕,它必将对我们全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产生巨大的阻力。要超越这种思维定势并非易事,因为这不仅是思想教育和观念转变问题,还有可能直接影响到本部门及其领导的既得利益。马克思说得好,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利益结构深刻调整,出现了不平衡甚至严重不平衡。而新一轮的解放思想,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必将大大压缩既得利益的空间,凡是既得利益者都有可能成为解放思想的强大阻力。因此,必须下大力气,使各级人员的思想来一次思想大解放。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解放领导层的思想。领导层的思想解放了,放下了各种包袱,就会出现一马当先、万马奔腾的跟进效应;企业界的思想解放了,就会不断开拓创新,把企业做大做强;老百姓的思想解放了,就会与时俱进,形成创业兴业热潮。
实现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群众对于民生的要求,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解决温饱、90年代“奔小康”,到今天要求政府提供更好更多的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与此同时,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平衡的呼声越来越高。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偶然的。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地统一起来,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把我们的工作思路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上来。进行新一轮的解放思想运动,就是要让我们的党员干部真正懂得,增长GDP是为了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城镇建设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加舒适方便,文化建设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教育卫生事业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素质和健康水平。让我们的党员干部彻底明白,如果不实现科学发展,还是像现在这样按照高投入、高消耗、高成本的发展方式,继续让资源这么消耗下去,环境这么破坏下去,社会不和谐因素这么存在下去,我们的发展就难以为继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放眼长远,兼顾各方,既注意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善于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民生的突出问题,综合处置,协调推进。
破解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难题必须继续解放思想。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转入城市以后就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早期改革诉求大都着眼于衣食住行、温饱富裕这些经济层面,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原有问题的解决,经济领域更深层次的问题又暴露出来,社会的改革要求也由此更加迫切,但基本还是以解决民生问题为主。现在的主要问题是政治体制改革没有跟上,尤其是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完全转变,没有转到法治、廉洁、责任、服务的政府上来。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场被人们叫做“大部制”的改革,发生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又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这次改革将努力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并将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对于这场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为重点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四位一体的全面体制改革和建设发展,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破除长期来形成的全能政府等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树立政府治理新理念,形成一个“政府管宏观调控、社会管社会自治、市场管创造财富”的和谐有序的三元格局,使政府真正从以经济为主体转变为以服务为主体,切实做到行使自己该行使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四大职能,既不能“越位”、“错位”,也不能“缺位”。唯此才能扎扎实实地把这场深刻而伟大的改革推向前进。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必须继续解放思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终价值,也是我们新一轮解放思想的鲜明特色和科学发展的根本目的。解放思想说到底就是解放人。改革开放前30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我们把全国的人变成了“政治人”。人人关心政治,人人参与政治,大家都在都搞阶级斗争。改革开放以后的30年,我们又把“政治人”变成了“经济人”。整个社会坚持以“物”为本,人人关心经济利益,关注经济投资,注重创造物质财富。但是经济人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诸如拜金主义、享受主义甚嚣尘上,浮躁急躁的情绪大量滋生,社会缺少以人为本,单纯追求GDP等。要真正变“经济人”为“和谐人”,就必须继续解放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纠正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成果、轻精神文明,重跟前利益、轻长远福祉的倾向,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不断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充分享有民主权利。把发展与富民统一起来,坚持富民优先,使发展的过程真正成为富民的过程,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全体人民过上富足殷实的生活。同时,积极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人民文化生活水平。注重协调好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关系,不断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整合社会管理资源,通过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30年来的思想解放、改革开放,造就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历史性变化,谱写了社会主义中国新的壮丽诗史;今天的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必将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创造中国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书写中华民族更加壮丽的篇章。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zhengzhi/158805.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