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还有助于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也有利于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本文就音乐欣赏教学展开以下几点探究。 一、将音乐作品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开展音乐欣赏教学,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经典音乐作品,还有助于对学生实施审美教育,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也有利于陶冶他们的情操,启迪他们的智慧。本文就音乐欣赏教学展开以下几点探究。
一、将音乐作品欣赏方式传授给学生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仅凭学生的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要引导学生深入到作品的内涵当中探究,去欣赏音乐作品所蕴含着的情感,加强自身的情感体验,再逐渐实现欣赏目标。不同的音乐体裁欣赏的标准、方法也不尽相同,因此要准确掌握。在欣赏歌曲时,可以借助歌词对歌曲内容进行直观理解,为进一步实现欣赏目标做好准备。如果歌词内涵较深奥或者寓意较模糊的作品,在欣赏的时候,需要学生具有很高的文化素养。在欣赏古典的、少数民族的以及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等作品时,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素质。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如时代背景、创作目标以及民族习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为对作品的内容深入探究做好铺垫。
二、欣赏曲目的选择要点
创作作品的过程也可以说是创作者将自身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到其中的过程,也是其良好艺术性的有效表达。对一首优秀的音乐曲目而言,需要把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充分体现出来,让欣赏者在欣赏的过程中能够与之产生共鸣。学生在音乐欣赏时也会受到原创积极性的引导,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同时,精神与思想也能得到有效升华。此外,优秀的音乐作品还要体现出强烈的民族风格。尽管音乐没有国界,但是音乐家却是有国界的。音乐家在创造音乐作品的过程中,也会不知不觉地融入自己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因此这对继承与发扬自身的文化来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这些音乐作品还普遍存在着强烈的音乐感染力,让欣赏者也能产生认同感。因此,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欣赏曲目的选择,也要对这一方面加以重视。高中阶段的学生性格与心理趋于成熟,对音乐作品也有一定的认知、理解,而且还能对音乐曲目做出自己的预判。在欣赏时,学生也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欣赏曲目进行合理评价,再结合自己的喜好有效区分,然后再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解与感悟。鉴于高中生各方面的素质基本成型,可塑性不是很强,这就要求教师在选择欣赏曲目时,要注重曲目的易理解性与内涵的丰富性,尽可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欣赏曲目的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味,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奠定基础。
三、及时点拨提示,充分引导想象,进一步深化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和理解
当学生初步认识与理解了乐谱后,教师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合理发挥想象力,师生一起去捕捉、寻求音乐的美妙之源。这个时候,教师一方面要提醒学生静心去听,充分去体验,另一方面也要给予学生简单、明确的提示。例如,在欣赏柴科夫斯基的钢琴曲《四季》中的《雪撬》这一片段时,教师就可以这样加以提示:大家现在坐在椅子上,犹如坐在雪撬上,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到俄罗斯的大雪原畅游吧!欣赏完音乐后,请大家也谈一谈你们眼前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脑海里又想象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以此来启发、引导学生。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力度,交给学生欣赏的钥匙,让他们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走进音乐,学会倾听,与音乐交流,产生共鸣,这对学生审美意识的发展以及审美能力的提高,对学生个性化品质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与时俱进,追求音乐的流行美
当今社会,包括音乐在内的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着。不管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等都在技术上、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突破,这一快速变化也恰恰体现出时代气息以及人们对音乐文化的需求。作为欣赏主体的学生对音乐品位的提升也会越来越高。在欣赏音乐教学中,也要体现出时尚旋律美的特征,这也是学生音乐鉴赏的第一需求。例如,在欣赏《学堂乐歌》一单元中,学生对教学内容较陌生,肯定缺乏探究的兴趣,有些学生还认为其旋律老土、没有新意。课后,针对学生反映的情况,我认真反思并且做出适当调整,将“学堂乐歌”与“校园民谣”有机结合在一起,在课堂教学中简略聆听“学堂乐歌”,把欣赏的重点放在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民谣”上面。例如,播放《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流行音乐,供学生欣赏,既能激发学生对本音乐的欣赏兴趣,又能促使学生顺利进入到同类音乐的拓展当中,而且还能促使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可以这么说,音乐欣赏是整个音乐教育中不可取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欣赏作品的兴趣后,再穿插具体的知识讲授,然后再运用正确的方法将学生带入到音乐欣赏的具体意境之中,让他们敞开心扉主动去体会音乐,了解音乐,在情感上去感受音乐,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欣赏的“主人”,在欣赏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