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艺术论文 >

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影响因素的比较及其启示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 作 者】李如密/张金泉 【作者简介】李如密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主任,教授; 张金泉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1级研究生 【摘 要 题】域外教育 【 正 文】 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时


【 作 者】李如密/张金泉
【作者简介】李如密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主任,教授;
张金泉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1级研究生
【摘 要 题】域外教育
【 正 文】
应试教育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时至今日也未给中国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带来多少骄人的成绩。究竟是什么影响着我国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对中美两国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学校教育加以比较,或许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社会文化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社会对个体发展的期望直接规定和影响着个体的发展方向;社会文化的积淀对社会个体的影响至深。下面我们将从占社会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态度和社会对于竞争的理解三个方面对中美社会文化中对于创造力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行比较。
(一)关于占社会主流的传统哲学思想
1.美国的实用主义思想。 2.中国传统的“天不变,道亦不变”“一而不二”的哲学思想。
西汉董仲舒在“天不变,道亦不变”(《天人三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而不二”的观念。他说:“天常道,相反之物也不得两起,故为之一。一而不二者天之行也。阴和阳相反之物也,故或出或人,或左或右。……并行而不同路,交会而各自代理”(《天道无二》)。即认为阴阳等相反之物是相互分离的,既无联系,更不会相互转化,这强调的是一种僵化、孤立的思想。这种思想上升为统治阶级的上层建筑后,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而不二”和“天道有常”的哲学思想,在当代的衍生物就是“对权威的迷信”,宁可固守,而不思变。这种思想的表现:一是“迷信书本”,时至今日相当一部分国人仍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书本,认为书本写的就是不变的真理——尊而奉之,而不敢越雷池一步;二是“迷信权威人物”,人们往往对“大家”的言语观点过分地敬畏,“某某人说”成了我们许多人以“理”服人的唯一尺度。思如斯,行如斯,堪为忧矣!
综观两种哲学思想,前者的“实用主义”强调的是“效用和变通”,而“一而不二”注重的则是“孤立和固守”,如此对立的传统哲学思想必然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造成潜在的影响。
(二)社会对“个性发展”的态度
1.美国社会的个人发展的思想。
美国特色的个人主义,强调每个社会公民都应有与人不同的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才是真正的自我。他们的信条是“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你不是我,我不是你”。这种提倡个性的社会文化必然推动了美国人,特别是美国的青少年的个性的扩张。而这个扩张的个性使得美国的青少年勇于独出心裁的表现自我,也使得他们习惯于用那种“毫不受约束”的思维来思考周围所发生的一切。
2.中国社会的“中庸”思想及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
“中庸”一词始见于《论语》,最初是作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提出来的。关于“中庸”的含义,孔子自己解释为“执两用中”“过犹不及”,孔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先进》),孔子又曰:“执其两端,用中于民”(《中庸》)。后来,“中庸”的思想也扩充至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方法论领域。这一思想在当今社会也发展为两个小分支:一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处世思想;一是“明哲保身”的为人原则。然而它们共同强调的就是内敛以自保,安于现状的不思进取的态度。
“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个人个性的张扬,强调个人的与众不同和标新立异;而“中庸”思想和“明哲保身”的原则则要求人们满足、安于现状,收敛个性以求得社会的认可。正如某学者所言,“中庸思想扼杀了个体创造的动机。”(注:张忠仁、苑景亮:《影响创造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锦州师院学报》(哲社版)2000(2),49~52)
(三)社会对“竞争”的理解
“竞争”是推动个体不断完善自身、开拓进取、谋求创新的压力,也是一种动力。美国是一个富于竞争和提倡竞争的社会,失业、破产随时可能降临到每一个人的头上,这种社会压力迫使美国人不得不在这种竞争中不断地充实自我,以适应社会和时代的选择。然而我国社会中关于“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旧思想在今天依然还有它的市场,这严重地打击了人们的进取心,抑制了人们创造意识的发展。
二、家庭观念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一)关于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
1、美国家庭在儿童独立意识培养问题上持积极的态度。 2.在儿童独立意识的培养问题上,许多中国父母往往背道而驰。
中国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是“家长制”的作风,这有其历史渊源。孟子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其中的“长幼有序”就是针对儿童而来的,它的存在就决定了我国父母对待儿童的基本态度,它强调的是父辈和子辈的绝对服从和被服从的依附关系。这种“长幼有序”的思想在今天又获得了新的“释义”,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包办”行为——父母的选择便是孩子的决定。在物质方面,父母更是子女的“私家银行”。这样以来,儿童从小到大始终摆脱不了对父母的依附性。
从决定的做出到后果的自我负责,是一种独立地、主动地思考和自我负责的过程,它有利于独立思考和积极的探究;而对父母的服从只是一种被动的顺应,它极易养成儿童被动接受、懒于探索的不良习惯。
(二)关于自信心的建立
1.美国家庭非常重视自信心的建立。
他们把“自信”摆到了通向成功的第一桥梁的位置上。他们的具体做法是,积极肯定孩子的自我探索的成果,让孩子从小就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当孩子进行探究性活动时,每一个很小的进步都会受到他们父母的重视和鼓励,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并能够沿着前进的道路继续前进。这一方面有利于儿童做出选择并勇于坚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儿童正确认识各种各样的挫折而不会轻易地灰心沮丧。
2.中国父母的一些做法却常常使儿童面对自卑。
首先,对于“建立孩子自信心”这个问题在大部分的中国家庭中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当一部分父母还未自觉地对孩子的自信心进行培养。其次,受到传统“家长制”的影响,为数不少的中国父母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是积极地发现孩子的优点、重视他们的进步,而是处处挑剔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而大加批评。孰不知,正是在这种动辄的斥责声中,使孩子丧失了探索这个神奇世界的勇气。
自信是积极探索、开拓创新的重要前提,很难想象一个内心充满自卑的孩子会有什么发明创造。
(三)关于探索行为的认同
没有探索就没有创新,中美两国父母对儿童所表现出的“积极探索行为”的不同态度,值得我们深思。总的来说,美国父母对儿童所作的种种探索行为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他们鼓励自己的孩子在生活中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对其中的疑问进行积极的探究,即使父母认为儿童的某一行为并不具有积极的效果,他们也不会过多地干涉,而是让他们在自己进行的探索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予以纠正。而中国父母对儿童的探索活动大部分是持否定态度的。他们心中的“好孩子”的标准就是“听话”,而把儿童自己所进行的“探索活动”视做“胡闹”而加以制止。
这样,中美儿童在童年时的活动数量和种类上就有较大的差异,特别是那种富有冒险性和探索性的活动,中国儿童往往在父母的严格管教下与之“失之交臂”。
三、学校教育对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
学校教育是儿童培养的主要方式,不同的办学思想和理念,必然培养出不同品质的“人才”,正所谓?木直中绳,róu@①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róu@①使之然也”(《劝学》)。下面我们将从教育理念和具体的课堂教学两个方面对中美学校教育现状进行比较。
(一)关于学校的教育理念
1.重视个性化和学生兴趣的美国学校教育理念。 2.重知识、轻能力、忽视创新的中国应试教育。
在升学压力日益激烈的今天,我们的学校教育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我们的教育目标已经转向了高考。高考在教育制度中处于核心地位,高考制度越来越“完善”,考试内容也更加丰富,学生的头脑充满了知识,已很难找到创新的“领地”。在学校制度方面,人为地将学校划为“重点校”“一般校”“垃圾校”;又将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差等生,这一切都在客观上扼杀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创造的积极性,渐渐地熄灭了他们的创造热情!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应试教育也非智力教育,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智力是指认识方面的各种能力,即观察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力的综合,其核心成分是抽象思维能力,而我国的应试教育恰恰忽视了人的智慧的开启!
(二)关于课堂教学
1.重实践、重创造的美国课堂教学形式。
在教学方面,美国学校注重启发式教学,特别重视个性发展和自我表现,注重培养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而不偏重考试成绩,鼓励学生发展特长、爱好。在课堂上,课堂气氛活跃,教师侧重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重视概念教学和应用,不要求死记硬背;课后作业一般很少且题目灵活,主要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思考习惯。无论是课上,还是作业中,如果学生表现出创造的思维或特殊的能力就会得到奖励。
2.重知识、重灌输的中国课堂教学形式。
在中国的学校里,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课后作业,统一的考试及标准的答案。这一切将学生削尖去棱,塑造为一个个行动统一的应试“小专家”,创新一词在他们身上显得有些异端的色彩。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课堂的教学完全瞄向了应试。教师教的内容完全以“大纲”为依据,里面充满了需要死记硬背知识模块,苦涩而繁杂;教学模式大多采用“满堂灌”“填鸭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地灌输、学生一味地死记硬背那些脱离社会实际、古板的知识,却把创新思维和能力的训练丢在一边。有这样一句话值得我们深思,我国的医学家访美时,和美国的同行讨论起为什么中国学生基础扎实而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美国同行回答说:“或许,知识的洪流麻木了他们的头脑!”
总之,美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有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合格公民,而不以考高分为最好的学生,相异、相反,更注重学生特长的发挥。而我国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为高校输送更多的学生,所以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和应试能力的提高。
四、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影响因素比较的几点启示
在上述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国的社会文化、家庭观念和学校教育中的确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内容,它们极大地制约着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下面便是笔者在综合比较中美学生创造力发展差异的基础上从社会文化、家庭观念、特别是学校教育三个方面得到的关于我国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几点启示。
(一)来自社会文化方面的启示
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三方的协调努力。社会要为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提供一种民主宽松、倡导个性发展的大环境;而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依附——社区也要积极为青少年的发展营造生动活泼的活动场所,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来自家庭观念方面的启示
正所谓“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汉书·贾谊传》),家庭教育对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影响极为关键。首先,家长要破除传统“家长制”的不良作风,提倡民主、平等的家庭气氛。其次,家长要重视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此外,家长还要积极提高自身的素质,了解基本的教育和心理理论,同时在创造发展方面尽力为儿童提供榜样的示范作用。
(三)来自学校教育方面的启示 2.在认识了创新型人才特征的前提下我们认为培养创造能力需要这样的知识:(1)创造能力的培养在课程知识方面要求逻辑上有必然的联系,前后具有高度的连贯性,这样的知识必然有利于逻辑思维和流畅观念的形成;(2)这些知识应是以某主题为中心构成的结构性知识,而这个框架要靠精确的知识来填充,这无疑有助于创造思维的展开,保证思维结果的精确性;(3)尤为重要的是这种知识中应隐含疑问,启发学生去思考,“以疑引疑”,将其被动思考转化为习惯的主动思考,所以学习材料要善于“设疑”;(4)知识应广博、多样以形成学生广阔的视野,众所周知,思考的视角越宽,解答的途径就越广。当然,中小学学生的学习时间毕竟有限,如何广、博呢?笔者认为以小专题的形式编制教材是个很好的尝试,小专题精而多,旨在概括介绍,学生一旦对某一专题感兴趣,完全可以求助图书馆或互联网进一步深入学习,以满足其好奇心,充实其求知心,开启其创造心!(5)此外,课程知识材料中应穿插易于激发学生创新意愿的榜样性材料,所谓“点将不如激将”。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概括的认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协同努力,而在这三者中,最重要的、最有效的还是学校教育。而在创造力培养过程中,最关键的就是“创新意愿的形成”和“民主宽松气氛”的营造。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车加柔

论文关键字: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yishu/159196.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