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言语论文 >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与对策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 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差生、优等生、中等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对策:加强诚信教育;加大监管和惩戒力度;建立科学考核方式;采用多种方式,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关键词】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动机分析;对策 考试是高校评估特定课

【摘 要】 文章分析了高校差生、优等生、中等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对策:加强诚信教育;加大监管和惩戒力度;建立科学考核方式;采用多种方式,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关键词】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动机分析;对策

考试是高校评估特定课程在一段时期内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老师的教学质量的主要方式。考试作弊是一种无视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采用不正当手段提高考试成绩的行为。这种行为如今在高校中已成为普遍现象,而且愈演愈烈。据统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以上,有些课程甚至超过50%参与作弊。[1]这种现象严重损害了为教育教学工作付出辛勤劳动和努力的师生的利益,扰乱了学校教学管理秩序,破坏了诚信公平原则,严重影响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动机分析

导致大学生作弊的主观因素主要基于学生本人的心理动机。为更好地体现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征,本文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业表现和同一时期内对特定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差等生、优等生和中等生三大群体进行具体分析。

1、差等生

部分学生在平时表现方面比其他学生略逊一筹,考试成绩也不容乐观,在查处的考试作弊学生当中,这部分学生首当其冲。[2]造成这种局面除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有所欠缺以外,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学习态度存在以下三种消极状况:

(1)懈怠心理。在经过了紧张的高考、考入大学后,不少学生摆脱了以往被家长和老师整天监督的高中管理模式,同时又被大学校园内丰富多彩的社团和社会活动吸引,学习上放松了要求。在大学课程学习上缺乏长期积累,担心自己考试不及格无法面对家长、老师和同学。在对外界的期待感到焦虑,走投无路的情况之下只好孤注一掷,通过作弊以求考试顺利通过。[3]

(2)自卑厌学心理。有些学生因为不适应大学课程强调主动性的学习方法,积极性受到打击;有些学生因为未能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学或者与同班及同寝室的优秀学生相比产生了自卑心理。这两类学生因为负面情绪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和缓解,对学习产生了厌烦的情绪,通过逃课、沉迷于电子游戏和网络等方式来逃避现实。

(3)叛逆心理。有些学生进入大学之后,因为脱离了以前的家长式管理,平时在学习生活中常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强调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在他们看来,学校设立的规则限制了自己的自由,老师平时的教导阻碍了自己的成长。用逃课、作弊等不良行为挑战学校的规章制度,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产生以上心理的学生们因为自身对大学学习和自身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错失了学习和积累知识的大量宝贵时间,进入了 “差等生”的行列。

2、优等生

据统计,近年来优等生考试作弊的比率呈上升趋势,是不容小觑的现象。[4]这部分学生作弊的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动机:

(1)虚荣攀比心理。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无论是参与学校的奖学金评定,还是到单位应聘都离不开一张漂亮的成绩单。特别是平时在各方面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的学生,参加考试不仅仅是为了过关,而是通过考试获得高分来证明自己的存在价值。为了超越实力相当的同学,或者担心其他同学通过作弊获得更高分数影响自己的专业排名,部分优等生即使考试之前准备得非常充分,也不惜铤而走险,加入考试作弊的行列。

(2)人情心理。部分优等生对于同考场成绩较差,准备不充分的学生的求助没有正确的认识,出于同情和义气,或者因为碍于同学情面,协助他人作弊。[5]

3、中等生

根据正态分布原则,在同一专业或班级中,优等生和差等生所占的人数比例非常小,成绩中等的学生占绝大多数。这部分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实力通过考试。然而,这部分学生在作弊人数比例上却非常突出,据调查,他们主要基于以下心理动机。

(2)确认心理。有些学生平时成绩一般,对自己没有足够的信心,虽然考前进行了大量的复习,但是仍然要将参考资料带入考场,以备不时之需。据了解,大部分持有这种心理的学生在考试时已经对试卷的题目作了解答,但是因为对自己信心不足,没有绝对把握,于是拿出夹带的资料 “核对”或“检验”自己是否回答正确。

(3)合理化心理。有些学生在平时以自己的实力通过考试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受到家庭、身体疾病等意外事件的影响,又没有及时寻求心理上和生活上的帮助和疏导,严重影响和耽误了自己的学习。考试时担心不能通过,便将自身遭遇作为考试作弊的合理化借口。

除此之外,所有学生在作弊时都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只要运气好,作弊手段高超就不会被发现。特别是当自己身边的同学作弊未被学校发现时,他们更加坚信自己能够侥幸过关。

二、措施与建议

根据学生的不同作弊心理动机,学校考风考纪管理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强诚信教育

要从根本上铲除考试作弊这一现象,加强诚信教育,防患于未然比事后处分更有效。学校可以开设专门课程或者讲座,对学生进行集中教育和考核。同时鼓励学风建设相关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经费自助和场地支持。

2、加大对考试的监管和惩戒力度

通过主观因素分析,大部分优等生和中等生起初并没有作弊动机,而是看到差等生作弊,怕自己在成绩上吃亏而采取了跟风行为。跟风作弊行为反映了学校监管存在漏洞,使作弊者有机可乘,这对平时认真学习的学生非常不公平。 因此,学校有必要在考场监管和惩戒方面加大力度:一方面要严格考场管理,不定期安排人员巡考,要求监考人员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履行监考职责,用自身的行为在学生中建立威信,严肃考场纪律;另一方面对于认定作弊行为的考生,不能避重就轻或区别对待,应该根据规章制度给与相应的惩罚。只有提高公信力度,实现考场管理的公平公正,才能以儆效尤,打消学生因为备考不足而产生的作弊动机,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其他学生,特别是本身已经认真备考的学生的盲目跟风行为。

3、建立科学考核方式

大学生应该是多元化发展的一个群体,不应按照统一标准培养。高校应改变“分数至上”的教学观念,多采取关注过程的考核方式,如撰写小论文、口试、小组项目答辩等,使平时付出了努力的学生感觉更为公平,减少优等生和中等生为求高分或者盲目从众而参与作弊的机会。

4、采用多种方式,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大多数差等生是因为不适应大学环境或者遇到挫折而主动放弃平时的学习积累,产生考试作弊的念头。如果学校对于他们给予更多的关注,促进师生交流,为他们提供积极而有效的指引,那么他们很可能重拾信心,积极地去寻求帮助,避免考试作弊。

三、结语

大学生考试作弊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其原因复杂多样,学校应该根据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遏制不良风气,净化校园文化和学风考风。

【参考文献】

[3] 李娟.大学考试作弊心理探究及对策思考[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3)95.

[4] 宋桂全,洪流.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分析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下,2009(9)186-188.

[5] 许文哲.大学生考试作弊原因及其对策初探[J].科技咨询,2012(31)196.198.

[6] Cialdini,Robbert.B.Influence: Science and Practice,3rd Edition[M].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3.100-107.

[7] z法{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24-137.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yanyu/163046.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