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言语论文 >

质性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发展质量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内容提要 在深刻把握中国社会复杂性、矛盾性特征的同时,对以经济增长为取向的社会发展模式和重物质轻精神的价值观倾向进行质疑和理性思考的过程中,质性社会学产生了。质性社会学具有人文关怀,强调社会发展的质量,致力于在深刻理解、阐释中国社会的基础上

内容提要 在深刻把握中国社会复杂性、矛盾性特征的同时,对以经济增长为取向的社会发展模式和重物质轻精神的价值观倾向进行质疑和理性思考的过程中,质性社会学产生了。质性社会学具有人文关怀,强调社会发展的质量,致力于在深刻理解、阐释中国社会的基础上,运用其学科知识、理念,并通过学术实践,促进中国社会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质性社会学 人文精神 社会质量 价值体系 文化认同

质性社会学的提出与探讨,是对转型期中国社会特征和现实问题的回应。在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模式及价值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和质疑的过程中,质性社会学产生了。质性社会学关怀人文精神,强调社会质量,致力于在深刻理解、阐释中国社会的基础上,运用学科的知识、理念,并通过学术实践,促进中国社会质量的提升。

一、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质性社会学提出的社会背景

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复杂、多元且充满矛盾,出现了各种新问题。这样的社会现实需要社会学从“质”的角度做出阐释和理解。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主,这一模式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社会的价值体系陷入困境,整个社会出现功利化倾向,物质利益几乎成为人们认同的唯一价值,而精神上极度匮乏。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家开始重视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社会发展从“数量”的增长阶段正在转向“质量”的提升阶段。这一切,都呼唤着“质性”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现实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特征

中国正在经历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迁,处在这一过程中的社会现实非常复杂且充满矛盾。其一,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然而在急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破坏。同时在快速的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在经济上已融入西方的经济体系,文化上呈现中西文化杂糅的状态。其二,中国是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民族、宗教问题十分复杂。其三,中国是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城乡之间在经济、文化上有很大的差异。其四,中国不同区域之间存在地理、文化上的差异和经济上的差距。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深化,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变得更加复杂。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城市扩张与乡村衰败的对比,民族、区域之间的差异,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社会、文化的滞后,多元主张的纷纷涌现与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缺失,人们文化认同的困境等,使中国社会充满异质性、复杂性和矛盾性。如何表述、理解这样的社会现实,对中国社会学来说是一个挑战。质性社会学试图从“质”的视角,运用质性方法和学科的价值理念,对中国社会做出解释和理解,并用理论话语表述其复杂性和矛盾性。

2.追求经济增长为主的社会发展模式及其引发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指导下,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自2003年起,GDP年均增速已经连续五年达到或超过10%。经济增长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追求的主要目标,也成为社会的主流话语。经济增长的GDP指标几乎控制了各级政府的思维模式,长期成为衡量各级政府政绩的重要标准。为了提高GDP,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招商引资,征地、开发、搞建设,不断扩张城市,甚至不惜牺牲环境、耕地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可以看到,“经济的增长”几乎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唯一标准,掩盖了社会发展的其他维度。

一味的经济增长势必引起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同时带来环境危机。20世纪70年代,当西方发达国家正陶醉于高增长、高消费的“黄金时代”,《增长的极限》[美]德内拉?梅多斯、[美]乔根?兰德斯、[美]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李涛、王智勇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年。一书第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在一个资源有限的星球上无止境地追求增长所带来的后果,尤其是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粮食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等。在中国,环境污染问题、生态恶化问题早已暴露出来。同样严重的是,诚信危机、道德滑坡、腐败现象、自我认同的迷失、社会安全感的缺失等新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多源于将经济增长视为唯一的追求目标。

在这种经济增长观的影响下,经济利益或物质利益不仅成为个人行动的驱动力,也是许多社会机构追求的终极目标。比如教育机构、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这几个机构本应是最远离经济利益的公益性机构,然而在今天却日益庸俗化、功利化。比如各地基础教育机构普遍存在少数“名校”垄断优质教育资源的问题,这一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根本原因在于,通过垄断优质教育资源学校可以收取高额学费。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造成幼儿入园、幼升小、小升初,初升高难上加难,并给少年儿童本应快乐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带来沉重的学习负担,也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医疗机构也备受诟病,为了经济利益,开高价药、滥用抗生素、过度检查、过度治疗等,也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一些政府部门也受利益驱使,官商勾结,无视甚至损害百姓的利益。这些重要社会机构的功利化倾向反映了中国社会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主的社会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3.人们的价值观倾向:重物质,轻精神

在整个社会崇尚经济和物质财富的增长这一语境下,物质利益几乎成为人们认同的唯一价值。人们普遍赞同“有钱就有地位”“有钱就有尊严”“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观念,于是物质财富成为许多人追求的终极价值。在这种价值观的引导下,许多人为了金钱不顾自己的道德尊严,更不考虑他人的利益和安全。众所周知,在生产衣、食、住、行相关产品的许多行业,都存在添加有毒有害物质或偷工减料等行为,危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安全。

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但在精神上却并不富裕。当前消费主义文化在中国非常普遍,在日常生活中从吃、穿、用到住房、行车、娱乐,人们的消费已远远超出需求,但欲望依然不断膨胀,许多人为了满足欲望不惜透支、借贷。人们消费一方面是为了满足物质的欲望,另一方面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身份地位。于是讲求名牌,互相攀比,使得炫耀成为社会风气。服饰、住房、汽车以及手机、电脑等物品都成为显示身份地位的象征符号。与此同时,人们的精神世界却日益匮乏空虚,信仰、理想、道德越来越远离人们,甚至被许多人当成交易的筹码。据报道,大量中国富豪在移民国外后,只带来了“名车、豪宅、贵族教育”,但他们的价值观、言论和行为受到当地人不少非议。这些富人除了花钱,找不到生活的其他意义。另外,在教育体系内,长期存在重理轻文的倾向,从中学到大学,学校注重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和技术,训练他们应试的技巧,却不注重对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的培育,造成许多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很好,但心理、人格不健全,缺乏审美能力和正确的价值判断,对世界、人生、社会不能认真思考。在教育体系重物质轻精神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中学生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和实用主义的观念。 4.新的发展阶段:从“量”向“质”的转变

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之后,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政府开始重视社会的和谐发展,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强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促进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并提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提出创新社会治理的理念。可以看到,在当前新的发展阶段,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已成为国家和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社会建设、社会治理已成当务之急。

正是在此背景下,人们质疑以经济和物质量的增长为取向的社会发展模式,反思社会价值观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同时开始寻求“高质量发展的社会”。在此过程中,质性社会学诞生了。质性社会学的提出,不仅仅是针对国内质性研究处于边缘地位的现状,更是为了运用质性方法深入地认识、理解复杂的中国社会,在此基础上,运用学科知识和理念,寻找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矫正唯GDP主义倾向,引导、影响并服务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健康发展,促进社会发展质量的提升。

二、质性社会学的学科理念:价值关怀

质性社会学是一门正在探讨中的新学科,它的产生是对中国社会新发展阶段的特征和问题的回应。“质”有多种含义,包括“性质”“本质”,以及相对于“数量”的 “质量”等。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质性社会学和量化取向的社会学的区别,不仅是研究方法的不同,更重要的是学科价值关怀的不同。正如本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石英所言,长期以来,占据主流地位的以量化研究为取向的社会学突出的是“工具理性”,而质性研究彰显的是“价值理性”。石英:《质性研究与社会学的中国化》,《人文杂志》2013年第4期。

可以看到,西方的质性社会学是指运用质性研究方法获得对个人和群体的经验及行为意义的洞察和理解,只要是运用质性方法进行的研究都被看作质性社会学。需要指出的是,正在探讨的中国质性社会学和西方的质性社会学在研究方法、研究理念以及思维方式上是一致的,但我们的质性社会学并不局限于此,它还有着学科的价值取向和关怀。中国质性社会学立足中国社会实际,倡导关注人的精神层面,以建设美好、优质的社会为终极目标。人文精神和社会质量是质性社会学关怀的两种主要价值。自《质性社会学研究》期刊及“质性社会学”论坛创办以来,在几年的探索过程中,质性社会学一直围绕社会管理、社会建设等有关社会发展的热点议题,从质性研究的视角进行思考和讨论。

1.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强调人的思想、精神,关心人的精神生活和意义世界,尊重人作为精神存在的价值,尊重精神思想的价值,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遗产,注重塑造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

西方文化自文艺复兴以来重新强调对人性的尊重,使得人文主义成为艺术、文学及哲学的重要思潮。中华传统文化中也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人文思想,滋养了中华民族。不幸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曾遭到严重破坏和否定,如今我们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我们既丢掉了传统的人文精神,又没有获得西方思想文化的真正要义,于是陷入精神匮乏的困境,也陷入了文化认同的困境,这是中国社会“断裂”的重要原因。

社会的快速变迁使人们迷失了价值,也迷失了文化认同。一百余年来,中国经历了无数重大而急速的变化,如今仍然处在深刻的社会转型之中,人们依然没有走出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的困境。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优质社会的保障和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质性社会学关注社会的精神领域和人们的精神世界,前者包括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后者包括人们的思想、价值观以及对周围世界的看法,也包括人们的文化认同。对人文精神的关照和探讨对于重建社会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2.社会质量

人文精神和社会质量虽是两种价值,但前者是后者的核心和保证。人不单是生物性和物质性的存在,更是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存在。对这两种价值的关怀体现了质性社会学对人作为精神性和社会性存在的尊重。质性社会学将这两种价值关怀贯穿在学术研究实践的整个过程中,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深刻的分析和洞见,也才能起到改造社会的作用。

三、质性社会学如何促进社会质量的提升

质性社会学通过学术研究参与到构建高质量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学术成果,为中国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和谐发展贡献学科知识。费孝通先生晚年在思考中国社会学发展创新的路径问题时指出,社会学具有“科学性”和“人文性”双重性格,其科学性表现在社会学可以作为工具来解决具体的问题,而其“人文性”则在于,社会学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人文思想”,其知识、价值和理念,可以通过教育的渠道成为全社会的精神财富,可以帮助社会成员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我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培养人道、理性、公允的生活态度和行为,这种“位育”教育过程是建设一个优质的现代社会所必不可少的。费孝通:《试谈扩展社会学的传统界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另外,质性社会学还通过深入研究并呈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状态,对社会观念、社会问题的反思与批评,表述人们寻找文化认同的过程等学术实践,参与到重建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进而促进社会质量的提升。

1.展示转型期中国社会生活的真实状态

中国正在经历巨大的社会变迁,从社会学的视角描述、分析、阐释社会变迁的过程和社会生活变化的真实状况对于促进社会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质性社会学可以通过实地调查、主观体验、深度访谈等质性方法,探讨社会变迁背景下不同人群与宏观的社会结构、社会政策及社会实践之间的互动,阐释不同群体人们的观念、行动和实践策略,理解人们的主观感受、道德意识和情感。

质性社会学还应关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处于底层的人们的生活,比如城市边缘群体、农民群体等在社会文化变迁过程中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期盼,表达他们的声音。通过参与式研究、行动研究等质性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帮助底层人民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促进整体社会质量的提升。

2.反思与批评

质性社会学本身就是在对社会和主流社会学的反思过程中产生的,应将反思与批评作为学科的品格。一方面反思社会学学科,另一方面反思社会上的价值倾向、观念和社会问题,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对于社会上存在的不利于社会质量的诸多不平等、不公平、不合理的现象或制度进行批评。

研究者应反思社会学知识的建构过程,包括西方概念和理论对于本土研究的适用性、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者的身份角色和背景对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影响等。在反思的基础上,建立本土社会的历史和文化自觉,建构适用于解释和理解本土社会的概念和理论。这对于学科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质性社会学还应反思当前中国社会流行的话语及其蕴含的观念和价值,比如西部大开发、消费主义、经济增长、城市化、全球化、现代化等,分析这些话语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对社会健康发展的影响。对诸如此类话语及观念进行反思有助于思考社会发展质量的含义,加深对社会发展质量的认识,也能体现质性社会学的独特视角。

另外,质性社会学应深入反思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比如社会道德、诚信的缺失、社会安全感的缺失和社会不公问题,以及其他社会危机和社会风险,探究这些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3.表述人们寻找文化认同的过程,重建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的迷失和价值观的困境是当前中国许多社会问题和个人问题的根源,稳定的文化认同和好的价值体系是一个高质量社会的保证和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包括价值和观念体系、思想、道德、准则和规范等意义系统。新中国成立后,在重建社会秩序和建设国家现代化的过程中,中国历史上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遭到否定和严重破坏。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又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但实际上我们并没有理解并接受西方文化思想的真正意义。我们丢掉了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也不能给人们带来生活的意义和内心的平静。因而人们陷入价值观的困境,文化认同迷失,精神匮乏,找不到生活的意义。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西方的现代文化受到批判和反思,人们认识到,西方现代文化中的一些价值并不具有普适性。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被重新强调,传统文化的精华――儒、释、道及其他哲学思想受到西方国家的赞赏,成为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的困境中,我们开始重新寻找自我,确立新的价值体系。开始思考什么是应该坚守的价值?我们该如何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这也是一个文化认同的过程。德国汉学家阿克曼认为,如何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文化认同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巨大的文化挑战。他说,当代中国正在文化的意义上自我寻找,寻找社会的、道德的、知识的、审美的价值标准,这也是在寻找自己的根。[德]阿克曼:《钱解决不了文化问题:在习近平访德时的演讲》,《南方周末》2014年6月6日。质性社会学首先要做的是将这种引人入胜的自我寻找的过程表述出来,比如人们如何重新发现和重新定义传统文化,如何看待和理解西方现代文化,如何创造新的话语等等,展示其中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这对于重建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次,质性社会学应将对人性、意义、观念、价值等人文因素的关怀体现到研究过程中,将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变化纳入研究的视野。从质性社会学的独特视角,探讨不同群体的观念、对周围世界的看法,社会结构对人的生活、行为、精神领域的影响,以及人们在思想行动上对社会变迁的应对,展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精神领域的变化。质性社会学还可以将对社会普遍关切问题的思考和价值体系结合起来,比如当前出现的诚信危机、道德滑坡、贪污腐败等热点问题,探讨人们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的问题,也探究转型期在制度性层面存在的问题,比如社会不平等、资源分配不均衡、全社会的功利主义倾向、消费主义等,这些问题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质性社会学在探讨当前社会问题的基础上,倡导正常的文化秩序,强调社会价值观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引导社会价值观从追求物质利益回归到社会发展的质量,帮助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心灵建设”促进社会关系的和谐。

第三,质性社会学还可以通过对非主流社区或群体的经验研究,分析其社会的价值体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展示其精神领域及其对社会质量的作用。有学者认为,重建人们的文化认同,“应向传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回归。”张海洋:《人性、发展、多元文化与少数人权益》,“多元文化视野下的民族宗教”研讨会发言,2006年4月。中国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和丰富的多元文化,许多少数民族社区仍然保留着传统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组织方式、人际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正是这些无形的文化认同使他们和生态环境保持和谐共生的关系,也使他们的社区团结和谐,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而在一些现代城市社区,人们的文化认同和生活意义严重流失,社区精神缺乏,因而社区如一盘散沙,且滋生吸毒、赌博、诈骗等各种犯罪现象。质性社会学可以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多元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反思主流社会的弊病,强调精神生活对个人和社区的重要性,促进主流社会重视人文关怀。通过借鉴少数民族文化来矫正当今主流社会的一元文化结构,从而保持文化的多样性,这对于建设良性运行的社会,提高社会发展的质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重建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需要重新认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也需要以开放包容的心态看待西方优秀的文化价值。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都蕴含着建设高质量社会所需要的价值,比如包容、平等、公平正义、互利互惠等。质性社会学可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精神文化遗产,包括概念、社会思想和社会实践,思考它们对当今社会质量的重要作用。还应借鉴西方的优秀人文、社会思想,创造性地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西方的优秀精神文化同中国的时代特点结合起来,重建中国当代的价值体系和文化认同,这也是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yanyu/162133.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