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言语论文 >

嘉靖皇帝:丹炉焚毁的帝业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一、少年天子 首辅杨廷和是这期间最重要的政局核心人物,在明武宗去世后,他总揽朝政37天,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陆续清理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政治烂摊子,把过去陪伴他玩耍的豹房的武僧、教坊乐人都予以遣散;第二件事很重要,逮捕了当时民愤极大、掌控特务实

一、少年天子

首辅杨廷和是这期间最重要的政局核心人物,在明武宗去世后,他总揽朝政37天,主要做了两件大事:一是陆续清理正德皇帝朱厚照的政治烂摊子,把过去陪伴他玩耍的豹房的武僧、教坊乐人都予以遣散;第二件事很重要,逮捕了当时民愤极大、掌控特务实力的江彬,消除了政局隐患。

朱厚械腔后的第六天,就下诏群臣讨论如何尊崇他的亲生父母。当杨廷和以既定的“承祧”原则提醒他时,这位15岁的皇帝拉下脸来狡辩说:“孝宗本是伯父,如何变成了父亲?兴献王本是朕生父,如何又变成了叔父?这样绕来绕去不妥当。”这就是在历史上被称为“大礼议”的事件。

作为他皇位继承的主持人杨廷和,由此才发现这个孩子太狡猾,本来已经商定好的事却被他抵赖,在名分与皇位之间,他做出了极为强烈的反弹。只此一个称呼和尊号,让整个帝国政治核心都为之争斗。原兵科给事中史道升任山西佥事,赴任前夕,上疏给小皇帝:“先帝(正德皇帝)自称威武大将军,廷和未尝力争。今于兴献帝一皇字、考字,乃欲以去就争之,实为欺罔。”紧接着就回忆了一个相关的事情。想当初,正德皇帝朱厚照违反祖制自称威武大将军,身穿铠甲,头戴银盔,腰佩宝剑,骑乘在一匹枣红马上,威风凛凛,神采飞扬。群臣匍匐道左,高呼万岁。大学士杨廷和不但不以违反祖制加以阻止,还代表大臣进酒一杯,表示祝贺,皇帝一饮而尽,对杨廷和高声说道:“朕在榆河曾亲斩虏首一级!”杨廷和赶紧叩头,赞扬道:“皇上圣武无比,臣民备感欣幸!”这个关于违反祖制的往事在世宗朱厚锌蠢词翟谔及时了。杨廷和终于受不了,上疏自辩,并请求辞职回家。朱厚锌悸堑饺盟离职的时机并不成熟,下诏安抚他说:“及国势危疑之际,又能计擒逆彬,俟朕从容嗣统,功在社稷。”(《世宗实录》卷二十一)表面如此,他们君臣矛盾却日益不可调和,两个非常固执的人都开始布局隔空发力。

朱厚写耸闭在靠近朝堂的文华殿,他听说左顺门外有骚动,立即派几个太监去让群臣散去。但是群臣推说他们没有得到书面的诏令便拒绝离开。但当诏书随要随有时,群臣仍然拒绝走开。于是朱厚辛⒓聪铝畲捕了为首的8人。一时群臣情绪更加激愤。左顺门前出现混乱,声震阙廷。朱厚猩毙亩倨穑派人将员外郎马理等134人逮捕,86人待罪。一时间锦衣卫从四面八方围来,左顺门瞬间被染红。这些血迹清楚地表明了18岁的朱厚械囊庵荆他的旨意是不能被逆转的。在被打的文臣里,有个叫做杨慎的人,他是杨廷和的儿子。这是世宗第一次与以杨廷和为代表的文官彻底决裂,为此他开始重新构建绝对服从自我的官僚体系。

二、靡不有初

嘉靖前期推行了改革,成效显著。河南道御史刘安说:“今明天子综核于上,百执事振于下,丛蠹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气耳。”朱厚幸云渲巧毯湍芰Γ在励精图治的精神下,把大明王朝引向一个繁荣稳定的局面并非只是梦想。

朱厚型ü“大礼议”提拔了一批低级官僚,借重他们的力量张扬皇权,并最终战胜了内阁。杨廷和集团开始走向覆灭,张璁等新兴势力迅速崛起,明朝统治阶级内部借助“大礼议”平台开始有序而及时的吐故纳新,成功实现新旧势力的更替。

首先,他革除镇守中官。宦官出镇各地,是前朝的一大弊政。宦官领兵镇守,掌握兵权,多施横暴。又往往牵制主帅,贻误军机,甚至与朝廷内宦互相勾结,酿成祸患。《明史?宦官?张永传》记载:“世宗习见正德时宦侍之祸,即位后御近侍甚严。”“帝又尽撤天下镇守内臣及典京营仓场者,终四十余年不复设。故内臣之势,惟嘉靖朝少杀云。”可以说,朱厚写耸崩精图治之心绝对清晰可见,而且抓住了要害。通过一系列的革除旧弊,对宦官势力严加抑制,影响是深远的。

第三,由于土地被贵戚过度兼并,朝廷的赋税收入减少,民间的赋役也因土地兼并而负担不均。朱厚性诘玫较喙刈啾ê螅着手研究,初步推出了“一条鞭法”,“行令各府州县永为遵守,则徭役公平而无不均之叹矣”。朱厚兄灰认真做的事,几乎没有推动不下去的政令,

最后是抑制外戚。外戚专权是传统封建社会的巨大难题,历代外戚专权弄权者大有人在,朱厚卸源擞凶偶其清醒的认识。 明朝以来,后妃家多封授高官,爵至公侯,并允许世袭。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认为“戚里如此恩泽,近古所无”。历朝外戚,多为权贵豪门,形成一个严密的既得利益庞大群体,中国有历史记载以来,外戚专权乱国、亡国者大有人在。明孝宗张皇后父张峦及其弟张鹤龄、张延龄,爵位到了侯伯,占田经商,恣意妄为,朝廷不能管制。世宗继位后,张鹤龄因定策有功,晋封昌国公。张氏兄弟得张太后纵容,权势显赫一时。

张延龄在正德皇帝时期,就被人指告图谋不轨。1533年,张延龄杀死与此事有关的人员后,被人告发。朱厚形叛洞笈,将张延龄下狱,欲以谋反罪,处以族灭。首辅张璁上疏说,张延龄是个守财奴,怎能谋反?如坐谋反罪,恐怕伤及皇太后。司法审讯后,又揭出张延龄占买官田,私杀奴婢,朱厚杏谑且晕ブ粕比俗锝其处死。张太后要面见朱厚星笄椋这一次他再次显示出乾纲独断的风格,避而不见,与此同时削去张鹤龄公爵。鹤龄三年后也被告发,死于狱中。

与皇族贵戚斗争,明世宗朱厚邢允境黾其强大的自信和决心,之后他开始着手将取消外戚特权制度化:“及今已封,姑与终身,子孙俱不准承袭,著为令。”就连他的亲生母亲蒋太后家及皇后陈家,均不准承袭封爵。万历时沈德符著《万历野获编》谈论此事说:“本朝外戚世爵,至世宗尽革之。”一个“尽”字显示出世宗处理此事的干净利落。

正如《明史》评价他为政之初:“御极之初,力除一切弊政,天下翕然称治。”这绝不是假话。但他道教的小嗜好,毁了嘉靖时代的大格局。

三、天下摄静

不能否认,朱厚谐跄攴畹溃还是在于求雨祈福,以此巩固皇位。明太祖曾封授龙虎山张道陵后裔张正常为真人。明成祖以后历代皇帝都崇奉武当山真武神,凡即位登基,都要派近臣到武当山祭告,宪宗、孝宗两朝也多次封授他姓道士为真人。可以说,至此的明朝上下弥漫着浓烈的道教气息。

这只是开始,由于愈加亲近道教,他越来越看不惯佛教的东西,十年后的一天,朱厚信既豢吹浇中佛殿的佛像,觉得非常不顺眼,说它们有淫亵之状,于是废除佛殿改建内宫,又将佛殿所藏佛牙及佛像等一万三千余斤,在通衢大道公开焚毁。从此宫中不见佛殿,只有道场。也是这一年,他的杜贵妃生皇子朱载,朱厚腥衔这就是邵真人的祷祀之功,加授邵元节礼部尚书,这种情况历史上相当罕见。邵元节病死前推荐陶仲文接班,于是这个皇帝又封陶仲文为秉一真人,领道教事。史书记载二人:“见则与上同坐绣墩,君臣相迎送,必于门庭握手方别。”

这时候他已经离不开道士陪侍左右了,正如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只不过这水有毒。嘉靖时文士何良俊说,当时的道士有三千六百家,“盖剑术、符水、服金丹、御女、服日月精华、导引、辟谷、搬运、飞精补脑、墨子服气之类皆是,不可以一途限也”。

在朱厚姓饫铮用得最多的就是“服金丹”和“御女”而已,服所谓的金丹还有一个小插曲。人到中年的朱厚凶猿贫嗖。服食丹药以求长生。道士段朝用进献自炼的金器,说是作为饮食器皿用,可以长生不死。又自称可以点化金银,补助国家花费。聪明的朱厚芯谷恍乓晕真,召他入朝。后来证明都是谎言,段朝用被人揭发下狱,死于狱中。宫中斋醮祭天,需要撰写“青词”,即奉祭天神的表文。世宗一开始让文臣代写,后来竟然由内阁大学士撰写供奉。此举似向臣下表面,他是受命于天,可以与上天对话。由于很多人都写得不让他满意,最后把这件事情交给了严嵩,一步步予以提拔重用,为日后明朝的政治危机埋下了巨大的伏笔。

静摄没能办好,却引发了如此灾厄,这件事情对朱厚械某寤魇分强烈,他很庆幸自己活了过来,并且固执地认为之所以没能被害,全都得益于修道的福报。宫婢之变的次日,朱厚屑辞ǔ龃竽冢移住西苑,号为专心静摄修玄,从此他把西苑当做了自己的道观,皇帝之位在他看来越来越轻,通往玉京的大道要在紫烟飘渺里寻找,为此他要绝迹宫闱的一切。有了静就能统领一切,有了道法就能无往而不胜,为此他要将修玄静摄进行到底。

离开了皇宫,就等于脱离了祖制上的一切起居礼仪,他不需要别人观察他再给他写个《起居注》,他要活得自在,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独自翱翔,不仅做皇帝,更要做神仙。在他看来,皇帝的诱惑只是一世,而不死的神仙则将与天地齐寿。这种超乎现实世界的极端思维,支配着中年后的朱厚校他眼底的丹炉胜过了权力的宝鼎,丹药经卷超过了批阅的奏章。

四、丹炉坍塌

活在一个虚幻的大房子里,丹炉里焚烧着炽热的神仙大梦,朱厚懈械叫穆意足,与此同时,“权力下移”逐渐形成,万历时的沈德符说:“内阁辅臣主看详票而已,若兼领铨选,则为真宰相。”又说自翟銮以后“无不以殿阁大学士为真相”,反映了嘉靖时期大众的看法。

二十年的不上朝,纵容了权臣严嵩,给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损害。夏言和严嵩倾轧斗争,最后被害。严嵩得以独揽朝政,较之过去的宰相有过之而无不及。随着吏治的败坏,严嵩利用手中的权力大肆贪污受贿,直接干预六部事务,卖官鬻爵、贪赃枉法、侵吞公款,手段不一而足。“严嵩之纳贿,实自古权奸所未有朝廷”他倒台后,籍没其家产,得金三万二千九百六十两,银二十六万五千五百两,其他珍宝无数,超过皇室珍藏。这二十年是明朝边患危急的二十年,也是明王朝日益昏暗的二十年。清朝大臣张廷玉在《明史》中将严嵩列入“奸臣传”,说他“窃权罔利”,所谓窃权实为专擅相权,诛除异己。这当与朱厚行扌诸事多付内阁,严嵩“独承顾问”有关。在严嵩的把持下,文武官员超编超配,明宪宗成化时,全国武职人员超过八万,文职越二万余。到嘉靖时期增至数倍,自朝廷至地方各级官员行贿送礼,形成不可阻遏的贪风。

在世宗朱厚写笏撩曳训拇领下,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的规律下,大明王朝陷入了空前腐化、堕落。早在嘉靖初年,户部官员郑一鹏就奏称:“臣巡视光禄,见一斋醮蔬食,为钱万有八千。”(《明史?郑一鹏传》)同时在《明书》卷八三记载:“嘉靖中岁用黄蜡二十余万斤,白蜡十余万斤,香品数十万斤。”为了修玄,朱厚锌始大力营造道观。《明史?食货志》说:“世宗营建最繁,十五年以前,名为汰省,而经费已经六七百万,其后增十数倍。”与此同时财政不足就开始要求臣民捐献;捐献不够,开始增加课税。这种恶性循坏,历来都是国家衰退的标志。

朱厚械纳硖逡惶觳蝗缫惶炝耍专意斋醮却更为投入,与此同时又继续加大服食方士们所进内含铅硫的丹药,往往烦躁难以控制。他陷于这种沉迷,直到海瑞上“自杀式”的直谏才有些清醒,当时在京为官的海瑞,豁出性命痛斥嘉靖一朝“二十余年不视朝,纲纪弛矣。吏贪将弱,民不聊生,赋役日繁,万方悬罄。诸臣犹修斋修醮,相率进香”,“陛下之误多矣,大端在修醮”。海瑞指出了皇帝身上太多的错误,然而一切根源都在于他的修醮,接着他大声疾呼“嘉靖、嘉靖,家家皆净”,这种无异于晴天霹雳的警醒,犹如冷水泼头,让他有了少有的羞赧。史载,世宗大怒,命左右“趣执之,无使得遁”,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锦在旁说:“此人素有痴名。闻其上疏时,自知触忤当死,市一棺,诀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无留者,是不遁也。”世宗默然,在留中不发的这段日子里,他反复取读,略有悔恨地对徐阶说:“海瑞说的都对,朕今病久,哪能视事。假使朕能出御便殿,岂能受此人诟骂!”说完之后,恣意固执的他下令逮捕海瑞入狱,要刑部治他死罪,徐阶等将奏疏截留,海瑞得以不死。

在病危的这段日子里,嘉靖皇帝朱厚杏兴悔悟,内阁所拟谕旨,均亲自修改,但年事日高,国事日非,已处于无可挽救的境地,他已经将大明帝国拖向了悬崖边,丹炉里释放的烟火早已把帝国政治焚烧得一片焦黑,这年的十二月,嘉靖皇帝病死,他在位长达四十五年,终年六十岁。

在皇帝行列里,修道求仙长生的历史道路上,朱厚胁⒉还碌ィ所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yanyu/161534.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嘉靖皇帝:丹炉焚毁的帝业"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