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学论文 >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构建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1、首页2、传统、文化和文明认同3、注释 【摘要】本文是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您奉献的精编范文新闻传播论文:从《舌尖上的中国》看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构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 要] 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整合机制,发挥着传递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的

1、首页2、传统、文化和文明认同3、注释

【摘要】本文是查字典论文网小编为您奉献的精编范文新闻传播论文:从《舌尖上的中国》看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构建,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摘 要] 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整合机制,发挥着传递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建构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电视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承载,通过民族性格认同,民族情感认同,传统、文化和文明认同,族群认同,完成了一次以国家认同为主题的主流意识形态价值的传播。

[关键词] 国家认同; 意识形态; 电视纪录片;

在当下的中国,重视研究大众媒介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具有现实意义。根据维基百科的定义,国家认同(NationalIdentity)是“个体对于政治国家(state)或民族国家(nation)的归属认同意识以及与本族群人的共享情感”。国家认同在个人层面指一个人在心理上对国家历史、语言、伦理、习俗、文化、价值观等的认同。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个体自觉归属于国家的主体意识。英国学者沃克指出,所有社会都需要某种集体认同感和共识,缺少这种共识,就会很快分崩离析。[5](P58)

中国的大众传播作为社会整合机制,构建国家认同的现实意义毋庸讳言。历次春晚、大阅兵以及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奥运开幕式、世博会开幕式等的大型直播活动都体现了主流媒介对于国家认同、社会凝聚的意识形态功能。2012 年 5月,一部美食题材的七集电视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6]在中央电视台悄然热播,吸引了无数观众深夜守候,更引得人们在情不自禁中潸然泪下。与以往的美食纪录片不同,它不是一部精致的烹饪教科书,没有梳理烹饪大师、美食名家、菜系流派、地域特色,也不旨在展现精湛的厨艺和繁复的烹饪过程。片子总导演陈晓卿说: 这个片子不完全是美食纪录片,是要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7]

事实上, 《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承载,通过国家认同的构建,较为成功地完成了传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此片对于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构建,是通过民族性格认同,民族情感认同,传统、文化和文明认同,族群认同四个维度的互动实现的。

一、民族性格认同

民族性格是民族共同体与民族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一般性的行为与性格特点,体现于外在的活动、行为和态度之中,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把民族性格理解为民族行为模式。[8](P316-317)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共同特征,是民族文化的体现,与国家认同密不可分。《舌尖上的中国》在七集篇幅中,通过故事性叙述和象征符号的使用,讲述不同人物获取、加工食材和食物的日常劳作故事,勾勒出中华民族勤劳坚韧、吃苦耐劳而又热爱生活的民族性格。

片子选择了数十个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普通劳动者的故事。例如凌晨三点上山采拾松茸的卓玛母女; 长年在淤泥中挖采莲藕的圣武、茂荣兄弟; 在查干湖冰河里干了一辈子的鱼把头石宝柱; 冰天雪地沿街叫卖黄馍馍的绥德汉子老黄; 挑着扁担摆豆腐摊儿为生、渴望钓一次鱼的姚贵文; 守着百年虾酱作坊自食其力的郭绍芬老人; 童年便开始在自家餐馆帮工的澳门阿伦; 祖祖辈辈种植高山糯稻的壮女潘银绍; 深海潜水一天捕捞几千斤鲍鱼海珍的叔辉师徒等等。通过叙事讲述了平时看似简单的竹笋、莲藕、江鱼、稻米等食材、食物加工背后劳动者的勤劳和艰辛。

节目使用了象征符号凸现民族性格。象征主义大师将象征符号作为维持一个社会的机制。象征符号的作用在于 “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9]( P48)节目中的人物生活在东南西北的城镇村落,他们地域不同、民族各异,但是片子中反复出现的鲜活的象征符号: 一双双制作美食粗糙的手,一个个操作食材熟练灵巧的手指,一张张满布皱纹黝黑的笑脸,是他们的共同群像,是中国普通劳动者的象征。在每个人物故事结尾时,片子使用了 “收获”的象征,展现了或是因劳动获得的经济收入,或是因劳动获得的实物收获,表达出了对勤劳坚韧、吃苦耐劳民族性格的褒奖和强化。

片子中使用环境影像作为象征符号,如美丽如画的贵州梯田、一望无际的江汉藕田、挺拔青翠的竹林、碧波万顷的海洋……让故事更具有张力,使得个体故事具有了普遍性和历史感,具有了时空的延展性,让人感受到世世代代身处此环境之中的普通中国人的勤劳和生活的艰辛。在每一集片子结尾部分都运用慢动作 “笑脸”的象征符号,不管是挖藕兄弟满脸泥点子的憨厚,还是姚贵文夫妇的羞涩腼腆,一组组纯朴而又美好的笑脸,象征着一种收获的喜悦和满足,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对于生活的态度,更是对中国人勤劳坚韧而又热爱生活的民族精神的礼赞。

随着 《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片子中个体人物故事所传达出的中国人的民族特性,得到了观众强烈的共鸣。“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多可爱的中国”。[10]民族性格认同从一个层面支撑着国家认同的构建,奠定了构建国家认同的基石。

二、民族情感认同

民族情感是民族心理特征之一,是国家认同的明确指向。自发的民族情感表现为日常生活环境中,人们对某个民族的某些人、某种文化或某种带有民族色彩的活动的特殊情感。[11]( P160)对乡土的情感和家庭的亲情是中华民族延续了几千年的共同情感和心理特征。

《舌尖上的中国》里介绍的食物、食材和菜品不是出自名门的珍稀美食,相反却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日常居家的美味,如柳州酸笋,广州炒牛河,西安肉夹馍、羊肉泡馍,兰州拉面,岐山哨子面,宁波水磨年糕,绍兴酱香菜,云南汽锅鸡,徽州臭豆腐,扬州煮干丝、狮子头,重庆火锅,上海糟货,苗家腌鱼、腊肉,朝鲜族辣白菜,西藏青稞酒,内蒙古奶豆腐……正是这些家常、街边的美味勾起了人们对于家乡、故乡的情愫。“看到片中家乡的美食,就想起了故乡的味道,想起了小时候妈妈做的饭”, “看到和家乡有关的部分,真的会哭”。从网络上观看到 《舌尖上的中国》,也勾起了无数华人的拳拳游子心、故乡情。欧洲时报网站撰文 “《舌尖上的中国》受华人热捧”,文中有海外华人评论说:“你也许可以强迫自己头脑遗忘中国的一切,但你的舌头和胃总是会不屈不挠地想念中国菜,中国馒头,老干妈……这完全是无法遏制的。”来自纽约的网友 “洛之秋”说,“听到那一句句方言,备感亲切”。来自海内外浓浓的故土乡情,在各种媒介上互相共鸣着。

有人将家乡美食比作骨子里的乡愁。这些家乡的美食所承载的正是故乡的味道,是对儿时母亲、祖母的记忆,更是游子心中无法割舍的乡情。这种绵延在中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借助片子中一个个家乡美食得以释放。正像纪录片人何苏六在微博中的评论: “《舌尖上的中国》快节奏的影像文本里传递的是中国乡土情怀。”

家庭亲情也是 《舌尖上的中国》试图突出的情感。片子或者用整个人物故事突出亲情主题,如宁波顾老婆婆夫妇为四代同堂的春节家宴制作水磨年糕,摄影师白波接来外地家人在京过年吃饺子,伴随苗家女走出大山的腊肉、腌鱼背后深深的母爱; 或者通过采访、解说、镜头语言等将亲情的表达交织在故事叙述中,如方兴玉毛豆腐作坊中母女三人温馨的笑容,挖藕工圣武家人来信对兄弟两人健康的挂念,姚贵文夫妇在镜头前带着爱意互相揶揄的羞涩,香港郭老婆婆思念老伴儿的背影,四川婆婆为身处异乡的子女制作的几大坛子的豆瓣酱,蒙古族妈妈看着儿子远去的殷殷的眼神; 还有反复出现在各集片子中的家庭欢聚的大团圆和不厌其烦的关于 “团聚”的直白解说,无一例外都是一种对于亲情的渲染。据中华台湾网报道,对在美国 “漂泊”的80、90 后游子来说,《舌尖上的中国》 的美食和亲情深深勾住了他们思乡的心。在巴克莱银行工作的北方人张先生被一家人围坐一桌、团圆包饺子的画面戳中泪点,饺子蒸腾出的温暖让他恨不能插上翅膀回到天津家中。

如果说乡情和亲情等是中国人共有的民族情感,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的流行则是国人乡愁和亲情的集体共鸣,这种自发的情感认同是电视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构建国家认同的第二块基石。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wenxue/160548.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

"从《舌尖上的中国》看国家认同的意识形态构建"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