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质疑网络文学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现今这个时代,如果不谈网络,至少给人一种乘掉班车的感觉。网络是全新的,而文学是古老的。这种古老与全新的嫁接,就促成了网络文学的悄然兴起并俨然成了文学领域的一种时尚。目前,国内各大文学网站均在现代文学、古典文学等栏目之外,特辟出网络文学的专

现今这个时代,如果不谈网络,至少给人一种乘掉班车的感觉。网络是全新的,而文学是古老的。这种古老与全新的嫁接,就促成了网络文学的悄然兴起并俨然成了文学领域的一种时尚。目前,国内各大文学网站均在现代文学、古典文学等栏目之外,特辟出网络文学的专栏,甚至正襟危坐的传统文学期刊也向网络文学频频发出招安的信息。因此网络文学的参与写作和阅读者不计其数,在传统的印刷文学之外形成了一道野生勃勃的文学景观。传统文学的枷锁将被鼠标击得粉碎,自然空间的限制也将被键盘的凌波微步轻轻跨越。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对于这种新生事物的理论阐释却一直处于缺席状态。网络文学的存在及发展所引发的滞后的怀疑与争议清晰地凸现出了信息技术背景下文学理论界和创作界的集体困惑与焦虑。网络文学究竟是旧瓶装新酒,还是对传统文学的颠覆与解构?究竟是文学中的卡拉OK,还是寻找突破的崭新尝试? 那么,什么是网络文学?它具有何种区别于传统文学的特征?它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呢?

命名:存在与身份的争议 身份尚属不明,内涵的界定就更见分歧。梳理目前流行的看法主要有三种:1.从内容方面考察,认为网络文学的题材应与网络有关;2.从思维角度考察,认为网络文学的创作应基于网络思维;3.从发表、传播的途径理解,认为网络文学应首发于网络,或主要通过网络进行传播。

第一种看法只照顾了网络文学初起时的状态,而明显忽视了现今网络文学与印刷文学在反映对象上没有任何区别。第二种看法,看似新潮,而实则将本末倒置。网络文学思维方式的确立有一个必然的物质前提,即文学必须以网络为工具来进行创作、传播、阅读。离开这个前提来谈网络思维是不可能的。比较而言,我个人倒倾向于第三种界定。网络文学与以印刷业为依托的传统文学的区别不是在它的内容,而在于它的形式,即它的刊发载体、相应的表达媒介及表达手法。在此,网络与文学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互相融合,从而产生出一种新的文学。它一方面没有违背文学表现人的传统,而另一方面又借助新的技术形式带入符合当代人生活观念和节奏的真实情感和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文学显得比传统文学更坦诚、更快捷、更真实地反映了当代人的当下生存状况。

特征:个性的突显与冲击

这是一个标榜个性、张扬特别的年代,整齐划一不再是全民族共同的审美意趣。

通常人们界定某种审美对象时,一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一是它所使用的材料,二是它所借助的媒介;三是它的接受方式。网络文学由于采取了新的刊发和传播载体——因特网,因此,它与生俱来的另类色彩必然地显示出与传统文学的区别。

首先,网络文学最引人注意的特征莫过于创作主体的非职业化。作家的权力在网络时代被敲击键盘的无名者所分享,众多网络作者的加盟使我们一下子生出些许“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的憧憬,文学的“一言堂”格局仿佛在新技术时代被击得粉身碎骨。这是个意味深长的现象。罗兰·巴尔特早就从读者参与作品创造的角度宣布了“作家死了”。(注:罗兰·巴尔特:《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一版第7页。)而网络时代的降临,成就了公众发言、说话、表达的梦想。他们或不具名、或只是起一个网名,就在BBS、MUN上信手涂鸦。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一个作者的作品往往会被许多人删改、转贴、续写。接力棒传递的结果让许多人拥有该作品的版权。例如,《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刚刚在网上窜红,就出现了众多的改编版本。有些网友甚至把自己的作品都署上“痞子蔡”的名字,以期引起注意。

职业作家的缺席,非职业作家的涌现,仿佛宣布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始,按照福柯的“话语即权力”的观点,这等于是对一种权力的挑战与消解,把文学进一步拉向了平民化和通俗化。传统文学是在脑体分工的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其中的精英文艺相对于大众文艺而言,具有相当的优势。而这种优势通过社会的等级制获得了保护,后来又转而从版权制得到了维护。一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作家”一词仍标志着某种身份和地位,成为民众和社会的代言人。但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中,“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因此等级制无从施加影响。只要写作者愿意,随时轻轻点击鼠标,就可以完成发表,因而轻易地绕开了传统媒体中的编辑部角色,绕开了守门人(Gate keeper)而跑到了体制外围。成名后的蔡智恒认为网络文学的“最大的优势是降低了文学作品的门槛,只要你愿意发,你就可以成为作家,我鼓励年轻人创作,网络降低了发表的平台,对文学创作有促进作用。”(注:蔡智恒:《青年作家·网络文学》杂志,2001年第四期,第5页。)另外,网上文艺作品的上载和下载,均难以控制,目前也没有相应法规的出台,这就使版权制面临空前的危机。

更为重要的是,创作主体的非职业化带来了创作观念的不同。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多没有职业作家的发稿任务和经济压力,他们之中虽不乏沽名钓誉者,但更多的人的创作内驱力主要是一种“力比多”(弗洛伊德语)的释放,是一种“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的率性而为,一种和自我实现相联系的成就感和表现欲。大陆网上风头正猛、夺得网易第一次网络文学大奖一银一铜的邢育森说:“说实在的,在没有上网之前,我生命中很多东西都被压抑在社会角色和日常生活之中。是网络,是在网络上的交流,让我感受到了自己本身一些很纯粹的东西,解脱释放了出来成为我生命的主体。”(注:http://book.szptt.net.cn)网络写手宁财神说:“以前我们哥几个曾经探讨过这个问题,就是说咱们是为了什么而写,最后得出结论:为了满足自己的表现欲而写……”(注:http://book.szptt.net.cn)我们不要苛责网络作家不抱定使命感、责任感,丧失了精英文化的“宏大叙事”,但因为他们是为了来自自身的情感意志驱使而创作,为了个体情感的宣泄而表达,所以他们一开始就处于人文关怀的境遇之中了。因此,在这一意义上,网络文学的问世与文学主体的非职业化,其流行和文学队伍的扩大化互为因果。

网络文学的特点之二是文本的开放性。作为一个原创性概念,罗兰·巴尔特早就指出文本向读者的开放,读者可以加入到文本的再创造之中。而网络文学的开放性兼具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是指文本向其他作者的开放;另一方面是指文本自身表达手段的开放。尤其是超文本化的出现使得读者的阅读、批评和再创造有着更多的自主权。

第一种情况是网络作品一经张贴,就预示着要经受删节、改造、续写的命运,以致于一部作品最终成了无名无主的大拼盘。网络文本向所有跃跃欲试者开放。它既可以是单篇作者的篡改,也可以促成“接力小说”、“纸牌小说”的出台。所谓的“接力小说”是指一个人写了开头,其他的网友续写,小说就成了无法预知结局的接力赛,其最终的结果依靠整体的实力和配合的默契。所谓的“纸牌小说”是指一部已完成的作品,其他作者在同样的题目下,就像洗牌一样,对人物关系和情节的转换进行多项重组,于是又变幻出许多同题不同貌的新作品。小说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走向“小径交叉的花园”,也可能沦落成一堆能指所指的废物。由于一切都是在网上互动、即时地进行,因而比起传统媒体上出现的同类小说,就更刺激和新奇。大家就像置身于一个游戏场中,为一个莫名的规则所鼓励、所激动,并乐此不疲。在这一点来说,网络文学貌似前卫时髦,却在不知不觉地恢复了文学与游戏的古老关系。

第二种情况与网络技术所提供的可能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文本中嵌入各种声音、图片和色彩,使语言这种间接再现性媒介与音像等直观媒介相融合。它除了使文学表达更加生动有趣外,还依靠媒体间性、门类间性来传情达意。各种媒体和各种符号之间构成蒙太奇效果,新的意义从它们的边缘生成。在许多网络文学作品中,人们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看着流动的画面,一边听着朗诵,一边读着文字。视觉形象所造成的强烈冲击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改造着传统文学以语言为物质媒介的叙述模式,直观材料正以铺天盖地之势直接介入了传统平面阅读的天地,就像开启了一个立体的窗口,使得建立在线性叙述基础上的时间艺术面临着空间媒介的强力压迫。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之争论在新技术条件下的变体。我想,声光电所虚拟出的诗、乐、舞的合一也许正是网络文学最根本的创新。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wenhua/162654.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