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文化论文 >

用身体说话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3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再遥远,各国人们之间的往来和接触日益频繁,有统计数字表明,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55%是靠无声的语言来传递的。所以,为了让语言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当代大学生非常有必要了解不同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不再遥远,各国人们之间的往来和接触日益频繁,有统计数字表明,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55%是靠无声的语言来传递的。所以,为了让语言不再成为交流的障碍,当代大学生非常有必要了解不同国家文化习俗的差异,这样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质,掌握不同文化之间无声的交流的真正含义。

关键词:文化素养;无声的交流;身体语言;文化习俗;跨文化交际

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必须做到三个well, 即well-dressed(衣着得体), well-behaved(举止得体)和well-educated(受过良好的教育).下面,我想从着装打扮、身体语言、触摸、气味、空间距离和时间等几个方面来阐述非语言信息在不同文化背景中所代表的不同含义。

首先,不同的文化对着装打扮有不同的标准,审美标准也各不相同,这也同样传递着非语言信息。我们中国人常说:“不能以貌取人”。然而,每个人都明白外表在中国文化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我们通常可以从一个人的体态、打扮和服饰推断出其学识、性格、社会地位和职业等。比如说,中国人喜欢身材中等而略微丰满的女性,而在美国,人们则偏爱身材高挑的女姓;在一些欧洲国家,身材高挑则意味着孱弱,体态丰盈的女性更惹人喜爱;在日本,小巧玲珑是评价一个女人是否有魅力的标准。着装是文化交流体系中的一部分,它能有助于我们了解更多的信息,我在这里所要强调的是更具民族传统的服饰。长袍和面纱是阿拉伯世界人们常穿的服装,那里的女人着装必须要遮挡住身体的大部分,由此所传递出的是该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谦虚的美德。如果我们在电视画面上看到这种装束,我们马上会意识到他们来自何方。因此说,人们的着装打扮能帮助我们判断出他们的身份和可信度。

其次,身体语言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也有不同的含义。身体语言是表达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无声而真实的语言,在非语言手段中最为引人注目。身体语言在人际沟通中有着口头语言所无法替代的作用。心理学研究发现:在两个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过程中,50%以上的信息交流是通过无声的身体语言来实现的。身体语言是国际性的,不同国家的人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借助身势语能够进行交际。曾有人研究发现,人们每天平均讲话只占与人交往的时间的 10%,与人交往的其它时间都是在有意无意地进行着身体语言的沟通。有些时候,身体语言就足以表达所有的信息,语言反倒是多余的。尽管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表现行为的相似性保证了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可以交流信息,但是,由于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误解和错误破译信息也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一种表现行为是适用于所有文化的,所有的行为都是文化的产物,而不是生理上的遗传或天生。由于不同民族文化已经根深蒂固,不容易接受与自己的习惯相反的信号,所以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约束力对身体语言的影响以及环境差异所赋予身体语言的不同含义。也就是说,不同的民族对同样的身体语言有不同的理解,或者说即使是相同的身体语言也因为文化间的差异而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比如说,当一个人表达同意对方的观点时,大多数欧洲人会采用点头微笑的方式,而不同意时则是摇头。但是,当我们中国人微笑的时候,并不一定表示同意,有的时候也是因为尴尬才微笑的。

身体语言包括姿势、头部动作、面部表情、目光和其它用于交际中的身体动作。身体语言除了能够传递一定的信息,同时也能影响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有专家提出,人能发出多达50万种不同的身体信号,只用“千姿百态”作比喻已显得苍白无力,任何想将它们分门别类的企图也只能令人失望。所以我们只能从传递交际信息的常见姿势中诠释一些行为代码与文化含义。手势在各国有不同的表达意义,不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手势不同的交际功能。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坏”,这反映了一种“尊卑有等”、“长幼有序”的文化心态;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车”,将拇指朝下则表示“坏”;而日本人伸出小指却表示“情人”;在美国,人们用挥手来表示再见;而在南美,人们见到这种动作时不但不会离去,反而会向你跑过来。在美国,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个圈,其余三个指头分开向上伸直,则表示“OK”一词;在日本,这种手势则表示钱;在阿拉伯人中,这种动作常常伴以咬紧牙关,两个动作一起表示深恶痛绝。用手指在太阳穴旁边转圈,中国人表示动脑筋,美国人和巴西人则表示发疯。俄国人把手指放在喉咙上表示吃饱了;日本人用此动作表示被“炒了鱿鱼”。美国人、日本人抿着嘴吃东西才算得体,而印第安人却以张口大嚼为礼貌。假如一位美国人无意中把筷子直直的插进饭碗内,再把饭送给中国人吃时,中国人心里就可能会大为不快。因为按照中国的风俗,供奉死人时才把筷子插进饭碗里。美国人用手指着太阳穴表示用手枪自杀,反映的是美国私人拥有枪支不足为奇的社会文化背景;日本人用手戳向肚子表示剖腹自杀,反映了日本传统文化中的武道精神;在新几内亚,将手架在脖子上表示自杀;在中国,这种手势表示被人砍头,是古代刑法取去“首级”的遗风。

姿态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以及姿势和坐立习惯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态,犹太人的手部动作远比一般德国人的手部动作来的自由,所以二战时期生活在德国境内的犹太人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手部动作,以免暴露身份。白色人种的年轻人步履轻捷,而年轻的黑人则步伐较慢,这与他们的社会环境不无关系。在东方人眼里,美国女子大胆而泼辣,因为她们的步子比东方女子大,腰板挺的更直。在西方人眼里,日本女子的莲莲碎步反映出她们的柔顺和屈从心理。英国人将两臂交叉放在胸前表示旁观或不准介入,恰似中国的“袖手旁观”;美国人着重随意的个性,常常大大咧咧地坐下来或者站着时一副松松散散的样子,所以当某位美籍外教上课时坐在课桌上,中国学生的惊讶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但在德国等欧洲国家,生活方式比较规范,人们十分注重礼仪,懒散的样子常被认为是粗俗和无礼的标记。不同文化在姿态动作上的这些时而明显,时而微妙的差别常常容易导致交往失当,甚至会使交际完全中断。了解这些差异并采取必要的补偿手段,对于人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互相理解,避免误会,对于填平文化沟壑,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人类的感情或欲望,在无意中形成身体行为的变化而表现出来,而利用面部做出的变化更是难计其数。相对目光而言,表情是更容易辨别对方心情、态度的线索。一切没有经过掩饰的肯定与否定、积极与消极、接纳与拒绝等表情的事情发生,面部表情对于交际的重要性是众所公认的,但表情中的多种文化内涵却难以估量。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纳粹党徒投向犹太人身上那恶毒的表情里,人们可以知道犹太人当时的悲惨命运;从过去的南非白人鄙视黑人的视线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南非黑人当时的社会地位。感情的表达是在文化背景中习得的,它们的表现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汉民族在贵客来到时,笑脸相迎才合情理,而美国的印地安部族却开怀大哭来迎接客人的到来。在某些文化中,咂嘴唇是认可的表示;在中国文化中,表示有滋有味;在英国文化中,表示没有滋味;在许多地中海国家,则是过分夸大痛苦和悲哀的标志。微笑,是最有益于人际交往的面部表情。白居易的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写出了最微妙的表情效果。正如亚当斯所说的,“当你微笑的时候,别人会更喜欢你”。笑脸不只是快乐和友好的表示,也能传递道歉与谅解的信息。在公共汽车上因急刹车而踩了别人的脚,微笑就等于说“对不起”。与陌生人相遇或相撞,露出微笑是为了向对方表示自己没有敌意。服务行业的人脸上常带着微笑则是欢迎和友善的表示。东方人比较含蓄,感情不容易外露,不像西方人,尤其是拉丁语系人身上那样,可以看到七情六欲的展现。中国人习惯用面部来遮掩感情,而不是显露感情。中国俗语“看脸色办事”和“给人脸色看”更将面部表情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察言观色”与“toread ones' face”便成了跨文化交际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wenhua/162623.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