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 > 社会论文 >

在“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上的致辞

发布人: 谜语网 发布时间:2015-10-02 字体: | | 打印文章

推荐阅读:在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十一月的花城广州,花团锦簇,清新爽朗。今天,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华文作家朋友们,会聚 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共襄盛举,更是喜气洋洋。在此

在“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上的致辞

尊敬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们、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十一月的花城广州,花团锦簇,清新爽朗。今天,来自世界五大洲的华文作家朋友们,会聚 “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共襄盛举,更是喜气洋洋。在此,我谨代表中 国海外 交流协会、代表李海峰常务副会长,对莅临会议的各位嘉宾、各位新老朋友,对来自海峡两 岸和世界各地的华文作家朋友们表示亲切的问候和热烈的欢迎。

人们常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中华文化的传承。”同样,有华人 的地方,就有华文文学在发展。中华民族是勤劳而又智慧的伟大的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 河中,我们的祖先用辛勤的汗水与聪明才智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 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与 此同时,从近代到当代,移居海外的中国人,不仅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带到海外,更把灿 烂的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可以肯定地说,遍布世界的华侨华人,不仅是中华文化的传 承者,更是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为中外文化的交流与友好往来做出了独特的重要贡献 。

无论是早期漂洋过海、最终依依、恋恋不忘、落叶归根的老一代华侨华人,还是生于 海外、长于海外、落地生根的新一代华人,无不激励于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无不 鼓舞于关心担当设计的民族精神,无不承受着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的中华智慧。他们崇尚厚 德载物,追求高尚的人格,怀抱着一份思乡恋土、期盼团圆的乡亲、乡谊。这些深深扎根 于中国人心灵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民族记忆和心理体验,无论身处何方,总会不失时机地 发酵,带给海外华侨华人拿起笔踏入文学的冲动,以诗抒怀,以文发声,讲出自己在异域的 情感和经历。所以,华文文学是海外华侨华人文化自觉的真实体现,更是海外华侨华人生存 意志的鲜活的体现。这次大会,我们专门编辑了一本世界海内外华文作家的论文集,大概有 三百二十一位海内外华人作家讲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用诗歌、散文、微型小说和平 稳的各种形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怀,说明了对中华文明、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义。大家可 以看看,这么厚厚的一本,非常生动,代表世界各大洲华侨华人的心声,非常地生动感人。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华文文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愈得到海内外读者和 学界的广泛关注。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不断加深和扩大,现在国际 上很多重大的问题,如果没有我们中国人在里面参与,可能都会解决不了。所以,现在很多 重大的国际问题,我们中国在里面起的作用日益重要。全球范围内的中国热、汉语热持续升 温,这种独特的机遇,为世界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世界华 文文学的研究,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与建设,早已成绩斐然,日趋成熟和繁荣。我们欣喜地看 到,时至今日,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也逐渐成为一门备受关注的学科。

今天,在场的除了我们来自海内外的世界华文文学作家和专家学者以外,还有我们暨南大学 的华文学院的学生。我想开会的过程,各位专家、作家的讲演对他们来讲都是一次很好的教 学经历。此次研讨会是由大陆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祖国宝岛台湾的世界华文作家协会 首次携手合作举办的。来自海峡两岸四地以及海外三十多个国家的四百多位华文代表作家与 会,规模空前,这无疑是两岸文学界的一大盛事。我有幸参加了两届在中国大陆举行的世界 华文文学研讨会,那么,两年一届,前面一次是在广西的南宁,去年是在湖北的武汉和三峡 。那两次盛会,我印象大概只有三百人左右的规模。所以说我们这一次研讨会人数的规模, 人数的层次,对外的影响力,以及在海外报名的踊跃程度都是空前的。刚才我们讲,(与会 代表作家)将近五百位,四百多位。如果不是由于场地和名额的限制,我想这个数目还要突 破六百、七百。所以这一次大会,是我们有史以来召开的世界华文文学界规模空前的一次 聚会。

研讨会以“华文文学与中华文化”为主题,富有时代意义,更富有文化意义。我相信此次研 讨会将进一步总结世界华文文学创作和研究的宝贵经验,进一步总结世界华文文学发展的规 律和特点,从而推进和提升世界华文文学的整体创作和研究水平,为世界华文文学的繁荣和 发展尽一份责,发一份光。

近年来,我们中国政府和涉侨部门非常关注我们海外华侨华人在文化、教育、媒体这些方面 事业的

发展。大家知道,今年的九月份,我们在中国的重庆召开了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 ,刚才讲“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有华侨华人的地方就有世界华文文学”,同样,有我们 海外侨胞的地方,就有我们世界华文媒体的存在。我们海外侨胞有三宝:一个是社团,华侨 的社团以及各种同乡会;一个是侨校,华侨的学校,教育我们海外华人的子女后代;再有一 个就是侨报。今年九月份重庆的第六届世界华文传媒论坛也创造了近年来华文媒体 盛会的人数之最,规模之最,它的气氛热烈之最。大概全世界将近90%的华文媒体的领军 人物都参加了此次论坛。来的不是普通编辑记者,来的都是主编、社长、董事长,领军的人 物。

那么,接下来的十月份,我们又在中国的西安召开了第二届世界华文教育大会,(与会的) 也是全世界,就及海内外,也包括我们台湾宝岛的从事华文教育的校长、董事长、理事和领 军人物。涉侨的侨领,比如我们菲律宾的著名的教育家、实业家崔永斋先生,也是将近八十 高龄从头到尾参加了华文教育大会的。九月份的华文传媒论坛,十月份的华文教育大会,和 我们十一月份的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我想这几次大会的相继召开不是一次偶然的巧合。它 表明了我们海外侨胞对文化生活、对文学艺术等精神层面需求的日愈增长。无论是汉语热、 中国热,还是媒体热,我想这对扩大我们的话语权、扩大我们中国的影响,促使世界客观公 正地认识我们的中国,意义都非常重大。

这次的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是提高华文文学的创作水平和研究水平的重要阶段,这与我们 国内的整体布置和安排都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昨天,我们中国作协在进行换届会议, 中央的领导几乎全部参加,表明了中国政府高层领导对华文艺术、华文文学界的极大关注 。我想我们今天的会议也是对北京召开的作协会议的一个呼应。

丰富的生活体验可以激发人们艺术创作的激情和灵感。研讨会后,主办方将安排与会代表, 这个主要是指海外的几百位代表,深入生活,参观广州的辛亥革命史迹,接着还到福建的 闽南、厦门,还有漳州、泉州参观考察。今年正好是辛亥革命100周年,海峡两岸以及海外 侨胞都以不同的形式纪念辛亥百年。广州拥有丰富的辛亥革命的史迹,各位代表身临其境, 必会深受激励与鼓舞。而闽台之间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源久,我们80% 的台湾同胞的祖籍地都在福建。闽台之间本来就是同根、同祖,亲密无间。其中包括乡音在 内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定会让各位代表不虚此行。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共同缔造了伟大的中华 民族,同时也共同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化,并保留着各个民族自身文化丰富多彩的特色。中 国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尤其是西藏、新疆、云南、贵州等省区,是少数民族主要聚居 地。一直吸引着海内外关注的目光,欢迎海内的作家朋友们,你们有机会也到西部去深入生 活,旅游观光,亲身感受西部雄浑壮丽的自然风光,感受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而更深刻 地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的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共有和共同创作的。 有关的专家经过调研,讲得非常地生动,就是:没有我们五十六个民族,就没有我们中国的 文明史发展,就没有我们的中华文化。新疆占我们960万平方公里的六分之一的领土,西藏 、内蒙、广西、宁夏、云南等少数民族,如果这些民族都从我们中国的版图中分离出去,中 国将支离破碎,几千年形成的中华民族将不复存在。所以,我们民族的团结和民族 的强盛对我们中国至关重要。我想这是我们这次能够开展这次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的一个重 要基础。所以我们才吸引了全国、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华文作家参加了这次盛会。

我想,今后,这种活动的平台,还会继续地举办下去。也许今后的规模会更大。我们会 搭建更多的平台给我们海内外的作家、学者,特别是海外的侨胞,提供更多的联谊、沟通、 合作和发展(机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今天,在经济总量达到世 界第二位、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历史节点上,中国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目 标,继续保护好中华文化,并将它发扬光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这是所有中华儿女共 同的历史责任与神圣使命。

海外华文作家是华夏儿女中的一员,你们作为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吸收世界各民族有益 文化的文化实践者,将对提高文化科学化水平,完善中华文化,开放格局,发挥更加积极的 作用。历史会永远铭记你们,中华儿女会感谢?你们!?

最后我们衷心地祝愿,海峡两岸的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世界华文作家协会都取得新的更 大的发展,为弘扬中华文化,繁荣世界华文文学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预祝世界华文文学研 讨会取得圆满成功。谢谢!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 张铭清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来自两岸四地和海外的华文工作精英欢聚在广州,共享文学时空,探讨加强海峡两岸华 文文学界的沟通与了解,促进交流和合作,推动华文文学走向辉煌,走向世界,这是世界华 文文学的一件雅事、大事。特别是在中共中央关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文化强国 的决定发表之后,昨天全国第九次文代会和第八次作代会召开之际,我们这样的 一个盛会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我谨代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对这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表 示祝贺,对来自海内外的嘉宾、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对精心筹办此次会议的两岸 主办单位,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世界华文作家协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文化承载着民族发展的历史记忆,沉淀着民族的精神追求,文化是国家之根,是民族之魂。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创造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 力、坚韧的凝聚力和不竭的创造力,华文文学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伴随着先辈们 的足迹,在全球广泛传播,吸收了外国文化的优秀成果,成为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地绽放的奇 葩。在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下,华文文学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国际影响 力不断增强,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两岸同胞同根同源,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 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中国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发展,台湾文化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 这次研讨会能由两岸文学界共同举办,得益于两岸的交流,得益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是 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丰富的成果。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是 大势所趋,人心所向。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进入了和平发展的新时 期,为中华民族,为两岸中国人,携手开创全民族的繁荣、昌盛、和谐的未来,提供了难得 的机遇。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息息相关。机遇来之不易,值得我们 两岸同胞共同的珍惜。当前,两岸同胞再次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新的关头,如何珍惜和 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的良好局面,是两岸同胞共同的责任和面临的现实问题。两岸同胞 都不希望两岸关系停滞甚至倒退,不愿意看到这些年来两岸关系取得的成果得而复失,更不 愿意看到两岸关系回到过去的紧张对立。两岸同胞有责任,本着对民族、对历史负责的态度 ,以两岸同胞的福祉为念,正确把握好两岸关系前进的方向,共同维护好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的良好势头。

各位朋友,古往今来,中华文化始终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 儿女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建功立业。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发展进步的牢固的纽带。 两岸交流是促进两

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是两岸同胞增强了解,融洽感情的重要途径 ,是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座各位都是从事华文文化的优秀代表,衷心希望大家携起手来,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两岸交 流,共同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共同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贡献力量。祝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圆满成功,祝各位与会嘉宾身体健康,家庭和 美,谢谢大家!

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会长 庄延波

大会主席、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来自全球七大洲华文文学作家以及我们的好朋友暨南 大学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全球华文文学与作家大喜的日子,因为来自两岸以及旅居海外的爱好文学的作家在广 州暨南大学创办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这是历史的第一步,这是全球华文文学、华文作家深 深值得庆幸的大事。首先要感谢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与世界华文作家协会一起联合举办这 次的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一共有300多位来自全球各地的艺文界朋友共享盛会,具有跨时 代的历史意义。这次的主题是“共享文学时空——世界华文文学研讨会”。从今天起,在广 州 有两天的研讨会,共有四场,分别为“全球化背景下的华文文学创作与研究”、“华文文学 与跨文化交流”、“华文文学的价值与品质的提升”、“华文文学的创作与研究的心路历程 ”等四个议题,深入研究,共同讨论,相信结合大家的智慧、学识和经验,一定能够绽放出 非常丰硕的成果。

科技改善生活,人文提升生命。近代西方文化最大的成就在于近物之性,而以孔孟学说为基 础的中华文化长期以来最大的成就则在于近人之性,因为强调以人为本,物为后,所以中华 文化能够培养和谐的人生,推及极致。所以,反观西方文化的高度发展,确实是人性湮灭, 甚至对全球人类产生巨大的危机。

21世纪,是我们中国人的世纪,在座所有的作家、文友,我们责无旁贷,我们要用我们敏锐 的眼光,聪明的智慧,炽热的爱心,精美的文采,为社会代言,为时代见证。这个时代充满 很多的苦难,战争不断,天灾频传,接二连三的大地震、大海啸造成数十万人的伤亡,家庭 的残破。虽然天地无情,但是人间有情,我们文人的笔可以为苦难的世界留下真实的记录, 也可以为伤痛的人心提供慰藉与鼓励。爱是信心,爱是力量,爱是心灵的宁静,爱是生命的 价值,爱是人类最可爱的品质。心中有爱,人生俊美。

全球的华文作家代表们,就从今天起,让我们一起心连心,手携手,共同发挥伟大的文学力 量。让世界充满爱和和平,不再有灾难和苦厄。最后祝福大家,在生命中有歌,有诗,在生 活中,有爱,有美。谢谢!

1、“议论文格式”范文由查字典范文网网友提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议论文格式例文地址:http://www.tkpao.com/lunwen/shehui/151427.html,复制分享写作指导范文给你身边的朋友!
3、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